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阅读无假期”图书馆书评大赛 二等奖获奖作品展示

“阅读无假期”图书馆书评大赛 二等奖获奖作品展示

时间:2020-11-24 03:39:59

相关推荐

“阅读无假期”图书馆书评大赛 二等奖获奖作品展示

“阅读无假期”图书馆书评大赛|二等奖获奖作品展示-05-10咨询推广部广外图书馆

二等奖获奖作品

温暖的简单

——梭罗《瓦尔登湖》

会计学院 刘嘉慧

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没有什么是绝对简单的。亘古以来,人类追求一种心灵的温暖与简单。生活已经复杂的一塌糊涂,为什么不让渐渐磨出棱角的心有一方柔软的天地。对家人,对朋友,对爱人,对孩子。孩子,拥有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赤子之心。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之后,都慢慢柔软起来。在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会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我们这个世界。莫扎特琴技非凡,举世闻名,简单如他,内心却总是如幼童一般。或许正是拥有简单的心灵,才能心无旁骛的创作出不朽的乐章,音如天籁。

我所理解的简单,是一种内心富足的精神状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正如滴水穿石的精彩,在于以柔克刚。一点一滴的渗透,每一分每一秒的穿越。因为内心足够简单,这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内心宁静,纯粹美好,方有一往直前的执着。

梭罗用回归原始农耕生活的方式,自给自足,唤醒了每个人心里的瓦尔登湖。不禁反思,自然的平衡本不应被机器时代打破,只剩下被掠夺后痛苦的呻吟。我们常常抱怨海棠无香,鲫鱼多刺,可是却忘了它们不是生来为人类服务的。就像一串串葡萄是因为其美丽和芬芳,而不是因为可以食用而珍贵。敬畏自然,追求生态和谐是当代人的必修课。

繁华的喧嚣,有一时的登峰极乐之感,繁华落尽之后的底色,却透着些许悲凉落寞。梭罗选择独居,也许是想更好的获得一种心灵的契合,没有外人打扰,只和内心的自己进行最隐秘的交流。他说,我爱独处,我从来没有发现比独处更好的伙伴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外出,到人们中间去时,比呆在自己的屋子里更为孤独。很多时候人群里熙熙攘攘,不自知的随着人流向前,热闹都是别人的,而孤独是自己的。我常常幻想,一个人独处,四周花团锦族,流水潺潺。晨起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就那么平淡的度过。闲暇时分,看自己在湖里的剪影,一边端详一边与内心的自己对话。阳光下的小屋,伴着四季流淌,生命就在这时光中逝去。这怎会孤独。心灵丰富如浩瀚宇宙,藏着不计其数不为人知的奥秘等待自身解锁。世俗的我们只是一颗小小的尘埃,为了太多的身外之物,疲于奔波劳碌。让我们像大自然一样过着从容不迫的一天,早早起身,平心静气,任凭人来人往,任凭钟声响起。一汪湖水,泛着竹木清香的小屋,挺拔的绿树,柔软的青草,这些清新温暖的意象伴着内心的安稳,仿佛可以组成一个人的地久天长。

这让我想到中国文人墨客诗词中的空灵之境,简直异曲同工。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悠然自在,刘禹锡陋室谈笑的安贫乐道。案牍劳形,衣带渐宽终不悔;弹琴读经,谈笑有鸿儒。他们用同样简朴的生活,为自己的心情着上温暖的色彩。林清玄说,茶的真滋味,禅的真境界,唯有平常心乃能知之。品茗总是独自为上,茶香缭绕,自舌尖缓缓蔓延至全身,妙不可言。茶之韵,在于喝茶的心情内敛悠长。禅之意,在于天人合一的颔首微笑。内心简单的人往往会为生命中每一种细碎的瞬间感动。心湖可以平静如水,也可以汹涌澎湃。大抵便是如此。

温暖如斯,仿佛浸透一种坚韧如蒲苇的生命力。会受伤会哭泣,但是哭过之后有自愈能力。没有穷途末路心如死灰,更没有自惭形秽一蹶不振。温暖如斯,仍然能够热切的爱自己的兴趣爱好。时至今日,我仍旧会爱散发着香味的荧光笔和精致的小本子。涂涂写写画画,一个悠远宁静的下午就那么过去,多么平凡简单的生活。

留个温暖简单的角落给自己吧。

无论是静坐思索,还是眺望远方。

无论是弹琴唱戏,还是读书取乐。

我爱上心情的柔软简单,一切都是淡淡的。薄的像纱,柔得似水。看到路上一只小猫,依旧停下忍不住逗逗它,听见喵喵声。发觉今天的阳光很好,拖一张凳子坐在阳台上看看读者喝喝茶。

温暖的简单,充满了禅意和淡定。不去狂热的追逐外在物质的华美浮夸,不再担心谁走谁留,不会害怕一个人的孤单。淡然处之,泰然自若。

二等奖获奖作品

懂与爱

——读《飘》有感

法学院 杜冬达

《飘》(也译为《乱世佳人》)是在去年寒假时读完的,那段时间天总是阴沉沉的,偶尔还下着小雨,心情不免受那阴冷冷的天气的影响,每天都沉浸在忧郁中无法自拔。读完《飘》更是难过,一种压抑像绵绵不绝的冬雨一样慢慢地侵袭着我,渗透到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

故事发生在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斯佳丽从小深受南方文化传统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却流淌着野性的叛逆因素。随着战火的蔓延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原本作为贵族小姐的斯佳丽在一系列的挫折中完成了她的自我改造,改变了个人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命运,成为时代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同时,小说还有另一条主线,便是斯佳丽与几个男人的爱恨情仇的纠葛,斯佳丽固执地以为自己爱的是阿希礼,却因此而在最后失去了自己真正爱着的,也深深爱着自己的瑞特,为读者谱写了一曲经典永恒的爱情悲曲。

一开始读这本书,我并不是特别喜欢斯佳丽,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也随着斯佳丽的自我蜕变,我发现自己竟是如此喜欢这个角色。她是那么勇敢、拼搏、美丽又充满智慧。不可否认的是,斯佳丽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自私、冲动、固执,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是不择手段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斯佳丽显得更加真实而丰满。毕竟,人不是完美的,历经战争、历经种种失去与灾难的人,更有着我们所无法真正读透的内心。

斯佳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她青春美丽又能言善道,参加聚会从来都是焦点,更有数不胜数的追求者。但她心里只有一个人——年轻的庄主阿希礼。斯佳丽一直认为自己是爱着阿希礼的,甚至可以为了他付出一切。以至于当阿希礼娶了其表妹玫兰妮时,斯佳丽竟然为了赌气而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这是多么冲动,甚至是愚昧的行为。但这正是真实的斯佳丽——高傲而冲动。斯佳丽的第二次婚姻是在母亲去世,父亲精神失常,整个家庭陷入绝境的情况下完成的。斯佳丽为了摆脱困境,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手段抢走了妹妹深爱的男人。这时的斯佳丽是复杂的,一方面她也是为了养活家人才委身于自己不爱的男人,从这一点上讲她是伟大而无私的,但另一方面,她为了摆脱困境,甚至不惜伤害妹妹,抢走妹妹深爱的人,却是有点不择手段了。这样的斯佳丽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斯佳丽的第三次婚姻,与瑞特的婚姻,可以说是她步入幸福的开始。瑞特,小说里另一个极其丰富又真实的人物。他绅士又无赖,时而冲动时而冷静。当别人都处于战争的水深火热中时,他毫无愧疚感地从中牟取巨额利润。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会一直这样下去时,他却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战争中。他自私、无赖,却又待人绅士、懂得忍让。在整部小说中,可能也只有他真正了解斯佳丽并深深地爱着她。他懂她,懂得如何呵护她,满足她,给她依赖,让她没有束缚,给她安全感,让她随心所欲。他知道斯佳丽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憎恶什么。我以为,这样的爱才是最真实又最深沉的爱。然而斯佳丽并没有懂得这份深沉的爱,她甚至怀疑瑞特不爱自己正如自己不爱他一样,她以为他们之间只是出于利益的相互利用。他们彼此相爱却又互相折磨,以至于最后瑞特终于身心俱疲,他面无表情地说,“我的爱已经被消磨完了”,而正是在这时,斯佳丽才猛然发现,自己是多么无法自拔地深爱着自己的丈夫——瑞特,这个时候她才知道,是瑞特的呵护、忍让、温柔和无限的给予让自己一直处于幸福之中,而她竟然知道得这么迟!她苦苦哀求瑞特,表达自己的爱意,但瑞德却失望回绝,“斯佳丽,我这个人从来没有那个耐心,把已经破碎的布再拣起来粘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不好的布和原来一样好,已经破碎的总是破碎的------我宁愿记住它破碎以前的样子也不愿把它补好后一辈子看着那些补丁……”。这个时候的瑞特,与其说是失望,不如说已经无欲无求了。当他所有的爱都被斯佳丽消磨完时,又有什么失望可言呢?他是爱她的,正如他对斯佳丽说的,“你难道就从没有发现我爱你已经爱到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的最大程度吗?”,正是因为爱得太深,当爱情被一次次消磨殆尽时,内心必定是空虚得无欲无求了。

面对斯佳丽的苦苦哀求与真情表白,瑞特去意已决,但这也正是真实的瑞特,正如那次他决定投身战争一样,他的决定从来都是“不可挽回”的。而这时的斯佳丽,面对瑞特的拒绝,心里想的仍然是“明天还是美好的一天”,想着如何去挽回瑞特。这正是斯佳丽,永不屈服,永远乐观积极,敢于追求所爱的斯佳丽。

斯佳丽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阿希礼和瑞特。如果她懂阿希礼,她就不会如此固执地爱着他,或者说,不会如此固执地以为自己爱着他;如果她懂瑞特,她也该知道自己一直如此信赖他,深爱着他。当看到小说最后,当看到瑞特那一句“我的爱已经被消磨完了”时,我已经哭得一塌糊涂。我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如此投入感情,想起自己曾经一段感情经历,方懂得只有建立在相互懂得、彼此了解的基础上的爱情才更真挚更持久。或者说,这样的爱,才算真正的爱情。

曾经跟朋友争论过,懂一个人比单纯的爱恋更重要,朋友否定了我,他说“女人是用来疼爱的,不是用来懂的。”爱一个人,就是给她买礼物,带她吃饭,陪她逛街,尽量满足她的物质需求就够了,因为“你永远都无法知道女人在想什么”。看重精神交流的我却不以为然,物质真的能够掳获一个人的心吗?你不懂一个人,又怎么能口口声声说爱他(她)呢?你不懂他(她),又是否知道自己喜欢他(她)什么呢?斯佳丽就是一个盲目而又固执的爱情守护者。她不懂阿希礼,她永远都不会懂,不懂他的名誉,他的尊严,他的困扰,他所缅怀的过去,这样的爱又算什么呢?一种冲动、固执,抑或是记忆里的习惯吧。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是在了解你,懂得你,看清你本身的好与坏后,仍然爱你的人,就像瑞特对斯佳丽的爱,没有伪装,没有做作,只有懂得与真诚。

二等奖获奖作品

冷眼看狂热

——简评《兄弟》

中文学院 吴桂纯

7月,他说,“五年前我开始写作一部望不到尽头的小说,那是一个世纪的叙述。”

5月,它问世中国,并在这望不到尽头的大地上,开始了它的叙述。

它主要讲述了江南小镇中,李光头和宋钢两兄弟在文革浩劫的前后时代中,在一个动荡混乱、伦理颠覆的政治经济大变革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如何走出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

他和它,是余华和他的《兄弟》。

余华,他曾带我领略那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那生存与斗争中感人的故事。而《兄弟》,它带给我的疑惑、犹豫、困顿、和千头万绪甚至令我在“简评”面前举笔维艰。必须承认,在知晓并且拜读过余华笔下戴着意大利格林扎纳·卡福文学奖光环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样的优秀作品之后,我是带着欣赏和崇敬的心态虔诚地翻开《兄弟》——这五倍于《活着》页数的恢宏大作。

只是,它似乎有点辜负我如此高的期待值。

在我的冷眼看来,本书由始至终弥漫着的都是两个字:狂热。

暗流汹涌——粗鄙的窥探

开篇便是描写李光头的生父因为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掉进粪池里淹死了,又极尽笔墨之能事刻画十四岁的李光头如何干起同样的勾当并且以叙述女人的屁股换来一碗又一碗三鲜面。我曾经以为是我的保守导致我无法欣赏这样的情节,然而,很快我又发现,对“作案”越详尽叙述,越是让我不能想象,比如如何“用双腿和肚子紧紧夹住挡板”和作案者怎么样做到忽略这特定场所的刺激气味?包括镇上暗潮涌动的从李光头这里窥探的丑恶嘴脸是否有失真实?我始终认为,这样恣肆的细节和浮夸的臆想毫无根基一下子便让文本的档次下降了不少,多少有点为了迎合恶俗的口味。

波浪滔天——疯狂的求爱

宋凡平和李兰的相遇相许,李光头和宋钢的兄弟情义以及一家四口短暂的温馨生活,是整部书相对比较“平和”的部分,我觉得余华在这里的安排是处理得比较合情合理,特别是“冷静理性”的宋李二人,并非轰轰烈烈的一发不可收拾,显然作者是花了耐心经营他们的爱情的。然而到了李光头追求美女林红时表现出的幼稚、疯狂、病态、弱智行为和心理,又让我匪夷所思!不是出于任何的精神上的契合,就像是“无缘无故的爱”,李光头“不顾一切地爱上了。”“他要兵临城下针织厂,要去向林红宣布自己波浪滔天的爱和群山巍峨的爱。”于是出现了十四个聋瞎瘸傻的“大将”领导这刘镇攒动的人头涌向针织厂的所谓盛况。诚然,在这里看到的不是李光头深刻的鲁莽形象,而是一出无厘头无根据的闹剧。

一泄如注——悬殊与荒谬

宋钢的性格注定了在这本弥漫着浮夸与狂热的书里的悲剧命运,这一点似乎从开始就感觉到,也从未期待过宋钢可能会“变坏”存生。而李光头的荒诞的发家之路一泄如注却不得不让人疑虑丛生。或许,在那个敢干敢闯的时代里,李光头的性格确实很容易找到出路,但是他带着,仅仅带着几个聋哑残缺的人却将工厂搞得红红火火似乎太夸张......殊不知,跟他后来的致富经历比起来,这实在只是算小儿科。蒋泥说:“他骗取资金去上海招揽生意办服装厂,犹如儿戏;他一下子打开全国收破烂的销售渠道、初出国门,两眼一抹黑,独个人去了趟日本,就拉回来3567吨“垃圾西装”,狠赚了一把,毫无由头”。我觉得这无疑说出了我的心声。我觉得作者似乎仅仅只是为了渲染他的“成功”而大幅度写案例,却忽略了李光头的“市场竞争力”——头脑简单而任性胡为,自私粗暴而缺少手段,也没有任何后台。巨大的钱权性收获,证明他成功了,因为他在余华的笔下,我想,也只生存在余华笔下。但是,当李光头在镇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时候,宋钢同时也在这个镇里为了生计撞得灰头土脸。是作者没有这个细节么?没有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客观阻隔,李光头竟然“忙”得完全没有想起他童年肝胆相照的哥哥!他不是故意不帮他,而是“忘了”,这是否太荒谬,而且,站在社会的角度讲,舆论总会有人跟李光头提起宋钢,而不是非等林红上门求助。

喧嚣鼎沸——肉欲的狂欢

接近书末,作者又帮李光头精心炮制了一场“数万人报名、三千人参加”的全国性“美处女”大赛......我只能说,这一情节让我彻底地佩服余华的汪洋恣肆的笔锋,如果在此之前问我余华的文字特点,那我一定会回答:“节制”。然而,选美大赛的浮夸、躁动、狂热都已到顶峰。不过,在这一离奇的事件背后,我忽然想到了和现实相契合的地方:那些为活动宣传造势的被邀请的媒体,那些为了比赛修处女膜的女人,那些拼了命要把身体送给评委们的女人,那些靠这个机会大卖“药物”的小贩......反映在当下,单单作为一个活动来看,不就是有人出钱,有人炒作,有人弄虚作假,有人走捷径,有人投机么?有何怪哉?

余华在这本书的后记里写道:“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所以,在他看来,精神狂热和本能压抑就是偷窥欲望的放纵和“磨电线杆”么?而伦理颠覆和浮躁纵欲的“现在”竟容不得正常人的生存么?

冷眼看狂热,而我始终对此书抱有如此复杂和摇摆的态度,大概是当我即将为此书打下一个×号之时,却看到了,书的后面满满二十几页的中国乃至世界的如潮好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