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上海滩青帮老大杜月笙到底有多少钱

上海滩青帮老大杜月笙到底有多少钱

时间:2020-11-28 15:08:39

相关推荐

上海滩青帮老大杜月笙到底有多少钱

上海滩青帮老大杜月笙到底有多少钱

杜月笙号称旧上海的“皇帝”,是上海第一大帮青帮中的领军人物,他十四岁时进入青帮,排行悟字辈。后来,经由陈世昌的关系被黄金荣发现和赏识,进入黄金荣公馆听差,并先后接管赌场和鸦片提运。在担任鸦片提运期间,杜月笙勾结军阀和权贵,成立了“三鑫公司”,全面垄断了上海法租界的鸦片提运,杜月笙也就此起家。那么,杜月笙有多少钱呢?

影视剧中的杜月笙剧照

杜月笙有多少钱?这恐怕是无法估量,也没法回答的问题,更没有详实的资料记载。

我们只知道杜月笙从小家境贫寒,即使每个月五角钱的学费,也只能坚持五个月,停学回家。失学的痛苦经历,让杜月笙永生难忘,所以他终生看重文化,尊重文人。

但是饱尝贫穷之苦的杜月笙虽然爱财、敛财,但却不贪财吝啬,与黄金荣不同,杜月笙并没有把依靠赌场、鸦片赚来的钱囤积起来。他将赚来的钱投入到了交际和发展当中,他利用这些不义之财结交军阀、权贵,收买门徒、打手,甚至是购买一些药品无偿发放给上海本地的市民百姓,杜月笙的声望和势力也随之日渐强盛。

杜月笙一生敛财无数,挥金如土,虽然我们不知道杜月笙有多少钱,但是杜月笙临终前只给四房妻儿留下了十一万元左右的美金,应该说,杜月笙也算是千金散尽吧。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杜月笙的子女们也都非常长进和独立,都自有家业,并不依赖这份微薄的遗产。

少帅杜月笙和张学良之间的关系

随着电视剧《少帅》的热播,对杜月笙的关注度逐渐上升。杜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少帅》杜月笙和张学良之间会不会有着某种关系呢?

杜月笙照片

杜月笙出生于1888年,是江苏沙川人。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在他四岁之前,他的父母便相继去世,由他的舅父和继母养育成人。14岁时,杜月笙拜了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借着陈世昌的关系,杜月笙进入了黄金荣公馆。当时的黄金荣公馆是青帮上海的龙头,在黄金荣公馆中,杜月笙得到了黄金荣的信任,负责起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的事务。

1925年,杜月笙37岁时,他开始创业。他成立“三鑫公司”;垄断了法租界鸦片的提运。同年,杜月笙担任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纳税华人会监察。在任职期间,杜月笙善待已经下台的总统黎元洪,因此黎元洪的秘书长特地为杜月笙拟了一副对联,写道:“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自此杜月笙被其党羽吹捧为“当代春申君”。杜月笙的地位逐渐上升,之后更是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了中华共进会,在1927年4月,杜月笙设计活埋了上海工人运动的领袖汪寿华,指使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更有甚者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人群众。杜月笙的这些做法顺了蒋介石的心,他也因此而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杜月笙在上海的地位越来越高。

1933年,因“九一八事变”中执行不抵抗政策而备受国人苛责的张学良,在热河沦陷以后引咎辞职,与夫人等人一同悄然南下上海。到达上海以后,张学良就住在杜月笙为他安排的房子中。杜月笙见张学良毒瘾颇大,便将自己亲身戒掉鸦片的经历告之,希望张学良也能够戒除毒瘾。张学良听后颇为动心。在米勒医生的提一下,与夫人等人一并戒毒。终于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受尽毒瘾折磨的张学良等人戒掉了毒瘾。《少帅》杜月笙和张学良的交往因此开始。

有关上海滩青帮老大杜月笙的电影有哪些

杜月笙是一代风云人物,如今与杜月笙相关的拍摄题材数不胜数,有关杜月笙电影也有不少。

杜月笙图片

先拿《建国大业》来说吧。虽说在这部电影中杜月笙并不是主要人物,但是里面有他,也就说明了杜月笙在上海当时的巨大影响,就连当时杜美如都带着他的孩子来到了片场,来观看这部戏的拍摄。虽然当时她的儿子已经有50岁,但是她还是要求她的孩子叫冯小刚“爷爷”。因为当时冯小刚扮演的杜月笙实在装扮上都太像杜月笙本人了,唯独有一点不像,杜月笙在生前是绝对不会佩戴墨镜的。很多人都评价这个“杜月笙”在装扮上真的是太像了。

再来说说一部电影,这部电影与杜月笙的生活极为相似,它的内容就是杜月笙原来的生活状况,这部杜月笙电影就是《上海皇帝》。从名字中就可以听出来,因为杜月笙本来就是当时上海的富商,而且还是黑帮的头号人物,称他为上海的皇帝当然也不足为过,这部电影从杜月笙的小时候开始说起,然后讲述了后来他来到上海,以及最后在上海的传奇事迹,用电影的形式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总的来说这部电影不论是在布景还是在人物的安排,还有帮派之间的斗争,着装,还有言语都十分的考究。这部杜月笙电影能够把每一部分的情节都安排的十分紧凑,能够把当时的上海的传奇如此传神的拍摄出来,是别人所不能与之相比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