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阴囊湿疹的有效治疗方法阴囊湿疹的自我检查方法有哪些

阴囊湿疹的有效治疗方法阴囊湿疹的自我检查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2-03-30 05:50:43

相关推荐

阴囊湿疹的有效治疗方法阴囊湿疹的自我检查方法有哪些

一、阴囊湿疹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

生活中,阴囊湿疹好发于青年。病因较复杂,与精神因素及饮食均密切相关,亦与出汗多,患了阴囊湿疹,致使局部皮肤受汗液浸渍有关。嗜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或饮酒、药物过敏等,也可加重病情。

假如细菌感染化脓,则引起局部炎症,淋巴腺发炎肿痛。多数患者由于剧痒难熬,经常搔抓,以致病变经久难愈,阴囊皮肤变肥厚,皱纹加深加阔,色素沉着明显,其上有鳞屑和薄痂。也有阴囊水肿明显,渗出结痂的。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通常的,对于阴囊湿疹的防治,首先要树立信心,克服悲观情绪。另外要戒除手抓、水烫的不良习惯,内裤要宽大,选用全棉制品,饮食上避免鱼虾等动物蛋白和辛辣食物酒、浓茶、咖啡等。

一般的,患了阴囊湿疹,中医治病主要是辨证施治。中医常把阴囊湿疹分为湿热下注证和阴亏血燥证两型来治疗。湿热下注证相当于急性阴囊湿疹,阴亏血燥证相当于慢性阴囊湿疹。此外,也可以使用可选用抗组织胺药物治疗。

总之,在治疗阴囊湿疹的时候,不要以为只能使用一种方法,这样常常会治疗的比较片面,只有在生活中,既做到了治疗,又做到了防治,才会有好的效果。

二、阴囊湿疹的自我检查方法

一、阴囊皮肤确实已放松后便开始检查,用双手托住阴囊,在拇指和食指之间轻轻的滚动每个睾丸,同时轻轻的按摩睾丸表面,检查睾丸有无肿大、轻压时有没有疼痛、睾丸表面有没有任何不规则的硬块。

二、在触摸睾丸的同时,你可能会将摸到的附睾当作异物。附睾是附在睾丸后上方的一个扁平条状物,大约5-6厘米那么长,附睾上端膨大、钝圆,称为附睾头。检查时可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压挤,注意其中是否有炎症造成的痛性硬结、柔软且有波动感的精液囊肿或者由于输精管堵塞造成的附睾硬结和瘀积现象。

三、顺着睾丸向上摸你就会摸到精索,精索是位于睾丸上部的一束条索状组织。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细捻可以感到其中有一条好象细麻绳一样的较硬的小管,这就是输精管。检查精索时值得注意的是摸摸整个管子是否顺畅,中间有无一团团像蚯蚓一样的物质,轻压是感觉会变小,如果感觉不顺畅但又没有明显的团块时,可以试着屏口气鼓鼓肚子可能就清楚了,这就是扩张了的精索静脉。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当你在自我检查阴囊时发现有肿块、或发现阴囊内有其它东西,或两侧差别较大等异常情况时,就应该立刻找医生做进一步检查,不可因为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而使疾病拖延。

三、治疗阴囊潮湿的偏方

(1)鸡蛋馏油

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

(2)紫草露

紫草9克,用香油适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捞出紫草即可,每日数次,用油涂患处。

(3)加味二妙散

君术10克,黄柏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衣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这是本人经验方,适用于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疹效果显著。

(4)苦参合剂

苦参15克,黄柏15克,蛇床子10克,金银花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疹。

(5)杏仁20克,蒲公英60克,野菊花15克,煎汤待冷后湿敷,每日2--3次。适用于湿热下注、糜烂滋水较多之阴囊湿疹。

(6)青黛散

用泽漆水浓煎,去渣取膏,调入青黛散,调匀后外搽,每日二次,适用于血虚生风的阴囊湿疹。

四、中医治疗阴囊湿疹的有效方法

1,青黛,枯矾,炉甘石,黄柏粉,儿茶准备适量需要研成粉末,之后准备蓖麻子油来调和均匀,之后就可以清洗阴囊湿疹的位置了,需要反复的进行涂抹,一天两次即可,如果阴囊湿疹有破损或者是有糜烂的情况,那么是可以准备干粉沫直接按压在患处即可,一般用药三天左右会发现阴囊湿疹的位置干燥,脱屑,慢慢的改善很多。

2,龙胆草、山栀子各、白藓皮、赤茯苓、地肤子、车前草、柴胡,准备好放在锅内用水来进行煎煮后服用,一般需要坚持饮用一周的时间会发现阴囊湿疹在慢慢的改善。

3,茵陈,苦参,元参适量即可,再准备少量的白鲜皮,需要混合在一起研成粉沫越细越好,之后可以包裹在袋子里面在沸水中浸泡十分钟的时间,在煮沸之后就可以熏洗自己阴囊湿疹的位置,每次二十分钟左右。

4,嫩苦参、生大黄、紫背浮萍、薄荷叶克,川花椒、煅枯矾,滑石,准备后需要放在锅内来进行炖煮,之后煮沸需要用洗液熏洗阴囊湿疹的位置,之后趁热的时候清洗患处,再准备干粉需要按压在阴囊湿疹的位置,需要早中晚三次,有很好的止痒消炎的一个作用,一般三天到五天即可治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