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音乐声乐硕士论文 音乐系毕业论文范文 声乐毕业论文

音乐声乐硕士论文 音乐系毕业论文范文 声乐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28 23:04:43

相关推荐

音乐声乐硕士论文 音乐系毕业论文范文 声乐毕业论文

音乐声乐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科学性极强的学科,声乐艺术是一门最古老的、最普遍的综合表演性的音乐种类。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声乐硕士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音乐声乐硕士论文篇1

浅谈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

摘要:对于音乐而言,音乐美学是其最重要的基础,音乐美学是音乐和美学之间的交叉产物,是从美学的角度看待音乐艺术,在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渗透在各个环节,如作品处理、表演技巧、情感表达等,因此,对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进行阐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声乐表演;音乐美学;作用

前言

在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是其最重要的基础和指导原则,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创造力,这样才能将表演中熟练的技巧、表演艺术体现出来。另外通过音乐美学,还能将声乐作品的特征、风格用独特的视角演绎出来,并引起观众的认可,因此,对声乐表演而言,音乐美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音乐美学的概述

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音乐和美学的结合体,同时音乐美学也是音乐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音乐美学的本质是对音乐的美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音乐形式、音乐特征、人类想象、情感、感知等与音乐的关系。音乐美学是一种社会科学,是通过理性的方法对音乐艺术进行探究,音乐美学涉及到的范围很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中的研究成果,都可以对音乐形式进行探究。利用音乐美学,能极大的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提高音乐艺术的欣赏价值。

2.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重要作用

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作用不言而喻,首先音乐美学是声乐表演的基石,声乐表演不仅仅是对技术的一种表现,更重要的是将声乐作品的内涵展现出来,这才是音乐的本质。在声乐表演中,最重要的是将作曲家创作作品的情感、意图、利用作品传达的思想表现出来,同时还需要表演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表演效果。通过音乐美学的应用,能实现声乐表演过程中的音乐创作,并从音乐美学的审美特点出发,将节奏、音高、音程、音色等声乐的基本形式体现出来。在具体的声乐表演中,往往对表演者的审美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不仅需要对作品本身进行鉴赏,还需要结合自身的感触去演绎作品,可以说声乐表演是表演者内在感触和外在感知有效结合的审美活动,这就需要利用音乐美学来提升声乐表演的审美价值,从而提高声乐表演的欣赏性。由此可见,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

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在与观众互动过程中会形成审美对象,对于表演者,也就是声乐表演的主体,其表演有演唱、外在形式两种情况,表演者的表演是构成审美对象的基础,而观众的视觉、听觉、意识是审美意识形成的基础,因此,在对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进行分析时,需要从表演主体和观众两方面进行。

声乐表演中表演主体的审美意识

对于声乐表演,其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具体的过程,其表述的内容是表演者内心活动的外在体现,因此,表演者在实际表演中,承担着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任务,是声乐作品首次创作(作曲家创作作品)和作品三度创作(观众对声乐作品的欣赏)的连接桥梁,表演者不仅需要将作品本身的内涵表现出来,还需要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声乐表演中,是通过视觉、听觉共同实现的,声乐表演本身就是表演者个人审美情感的外在体现,因此,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与表演主体的审美意识有很大的关联。

在声乐表演中,人们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不同的表演者,即便演唱同一首歌,演绎出来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就是表演主体的音乐文化修养有一定差异,导致其审美观念也存在一定偏差,最终造成演唱效果不同。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只是将没有灵魂的音符书写在乐谱上,作品的情感、内涵都需要表演者自己体会,并赋予作品生命力。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是很喜欢真人演唱表演,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在欣赏表演者个体的创作性表演,这里面渗透着表演者的智慧、情感,这是非真人表演无法代替的。

人们之所以普遍喜爱音乐,其主要原因是音乐表演经过不同表演者的创作,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且会引起不同观众的共鸣。有很多优秀的表演,会超出作曲家的预想,让作品的情感、内涵更加形象,因此,表演主体的审美意识是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声乐作品二次创作的重要环节。

声乐表演中观众的审美意识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其历史风格,不同时期演绎出来的声乐作品有不同的效果,同时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在不同表演者手中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很多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会在作品一次创作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理解、风格及情感,这就造成了不同的审美价值,但是表演者的审美并不能代表观众的审美,表演者必须结合所处时代进行作品演绎,这也就是音乐美学中的“尊重作品历史背景,用当代人的眼光进行表演”。只有用当代人的眼光,对作品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元素,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实现作品的当代性与历史性相结合,获得最佳的声乐表演效果。

对于不同民族的观众,其音乐审美观念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导致当前声乐表演中,作品的旋律、节奏、音阶、曲风、结构等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拉丁民族的音乐,其风格注重热情,并且带有一定的轻浮气息,这种风格有很多观众难以接受,但对拉丁民族来说,这是最优美的音乐;而对于日耳曼民族的音乐,其风格典雅含蓄,含有深刻的哲学含义;嘻哈音乐充满了乐观、积极的精神。因此,声乐表演必须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结合观众的审美意识,演绎满足观众审美要求的作品,这样才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可,获得预期的表演效果。

在声乐表演中,“情”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激发观众想象的重要元素,优秀的表演者会在对作品进行处理时,注入自己的真是情感,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唤醒观众内心最深处的情感,给观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因此,对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而言,情感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能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元素,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必须将注重自身的情感体现,对作品进行再次发现、再次创作,挖掘作品每一个情感元素,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并利用优秀的情感表现能力将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很多时候表演者的情感投入过于虚假,往往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因此,声乐表演必须注重情感的真实投入。

4.总结

声乐表演本身就是将艺术和音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情感、理智完美结合的艺术美,通音乐美学,能对声乐表演进行深层次的修饰,提高声乐表演中的艺术价值,因此,表演中必须充分重视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的重要作用,结合优秀的表演技巧、真实的情感体验,演绎出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作品,给观众一种艺术美的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1]郭海龙.浅谈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J].黄河之声,,(09):125-126.

[2]张诗杰.浅谈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的重要意义[J].音乐时空,,(12):131-132.

[3]程昕.浅谈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实践的作用[J].美与时代・城市,,(08):112-113.

[4]马丽萍.樊玲玲浅析声乐表演与音乐美学的关系[J].青年与社会:下,,(11):86-87.

[5]邱晶晶.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大舞台,,(09):81-83.

>>>下页带来更多的音乐声乐硕士论文

音乐声乐硕士论文篇2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音乐声学及其应用

在声乐教学界中,音乐声学的作用属于歌唱声学范畴,所以,歌唱声学就变成了一个音乐声学的重要分支。换句话说,歌唱声学是主要研究人在唱歌的时候,声带部位的发声机制,同时也涉及到如何正确的掌握歌唱的方法的一门学科。它更是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嗓音医学、嗓音声学、音乐心理学以及音乐声学。对于声乐教学来说,音乐声学具有关键的作用;对于声乐研究来说,它更占有着主导的地位。

1、声乐教学和音乐声学

声乐的教学,它是一门属于人类身体之内的科学学科,因为它可以是人体成为一种可以发声的乐器。人体内的器官可以看作是声乐的乐器,例如发声器官—声带,呼吸器官—肺、支气管、腹肌、横膈膜以及气管,共鸣器官—口、鼻、胸、咽喉,以及类似牙、口、齿、唇这些类型的咬字器官等。这些器官都依仗着自身的机构与能力实现之间的匹配与调节,同时,它们是收缩性较强并且也具有流动能力的富有弹性的软组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他们的训练不满足合适恰当这一点,这类自制的‘乐器’是很难被驾驭成强、弱、慢、快、高、低的音乐进行服务的。

声学,广义上说,就是能够用一种科学或是一门艺术来对各种声音的显现方式进行明确的见解与说明。而音乐声学就是一种对于显现在各大音乐礼堂的声音旋律的专门研究,同时,它也对音乐的演奏、创作、欣赏以及其他声学设备拥有着专业的分析与见解。声乐教学中的常见词汇和声学概念对应了多种关系。在歌唱时,有些人的声音单薄且尖细,但通过上述的种种联系关系,我们就可以分辨出引起这种现象是因为个人的声带振动频率较慢,或者有时也因为个人的共振腔做出的调节太少了。在分析音色的时候,频率高且强的时候就会使音色变得响亮,频率低的时候就会使音色淡下来。也可以通过控制共振峰的峰值,进而对学员们的声乐教学提供正确指导,从而使他们的声音更响亮,音色更动人。因此,对待是否拥有好声音的评价,需要从两方面进行——艺术与科学。

只谈艺术,而忽略科学,就很难真正走进这门艺术的殿堂。而只谈科学,不讲艺术,就不会对此门艺术的魅力真正领略;评价一种发音的是否正确,以科学来说时,要观察它对音响学的掌握是否有效率,以及人类嗓音的发展形式能否得到充盈,更要看其在演奏时的运用,能否威胁到嗓子的康健问题。而从声乐艺术方面来说,就主要观察它所发出的音能否满足声乐艺术的具体要求,即使在演奏时已经具有响亮的音色,但是,更要顾全到科学这一方面的各种正确的观点。而在声乐艺术上,演奏形式的不同,同样也需要不同类型的嗓音以及音色,所以那些‘好’嗓子也可以看作是许多不同的现象。

2、音乐声学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在声乐的教学中,要想对理想中的音实现获取,可以通过共鸣—发声—传递这个过程。在整个发声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声学衍射、频率、折射、振动、振动频率、反射、共鸣、共振峰、音色、歌手共振峰以及传播等等的概念。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声乐教学中的音乐声学有何具体应用。

2.1声音的基本三要素

2.1.1频率

频率的物理概念是质点在一秒钟内发生振动的具体次数。共振腔,可以看作是声音的重要传播途径,实现声音的传导,更需要频率这一重要工序。然而,当两者频率相同时,声音会被扩大一些倍数;而当两者不同时,声音又会被相应地减小。共振腔的形状也决定了共振峰的频率大小。所谓共振峰,就是在声道里,会有五到六个传到声音的共振腔,我们就称之为共振峰。又因为现今歌剧院和音乐厅越来越壮大,同样就要求歌声也要更响亮,能够覆盖剧院的整个空间。这种状况下,就要求歌手做到在不损害自己嗓子的情况下,探求准确的方法来爆发声音的能量,是声音与能量得到均衡。作为一个歌手,要想自己的声音在合唱时鹤立鸡群,就必须正确的控制自己的发声能力,使能量的分布密度变得较大。在声乐的教学中,获得此种能力的的重要途径就是使咽腔的下部得到扩张,要对此实现,就必须降低喉头的位置,通过抬高软腭和打哈欠来实行。

2.1.2音调

音调可以看作是一种听觉属性。共当身带的震动频率与鸣腔的振动频率相等时就会产生共鸣。可以说,频率低,音调低;频率高,音调高。由于各声部的音域有所不同,所以,就要用迥异不同的方式来对待不同的个体。在演唱中,因为演奏的音乐处于不停变换中,所以就需要对演奏的响度进行转换,因此就需要演奏者不断的随着音乐改变自己的音调,所以就需要频率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使歌声符合音乐的变化。在教学中,往往会通过歌唱者下巴的张开程度进行调节进而获得。

2.1.3音色

音调会被泛音添加一些特别的音质,又称作“音色”,所以,它会被各种泛音的强度以及多少所影响。通常,在对音色进行调整时,需要学员把声门闭合,并要降低喉头的位置,这样才会使共鸣腔与声带产生共鸣,再对这些共鸣进行适当的改变,从而使音质更加美妙。所以,在歌唱时,演奏者可以通过降低喉头来改变音色,也可以根据声带的振动来感知到最佳的共鸣方位。在声乐教学中,人类往往需要识别与发现一些好声音,这就需要所谓的评委们拥有一双好耳朵,他需要拥有良好的听力,最关键的是对于声音的敏感度。

2.2声音的传播

2.2.1介质与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介质会影响它们的传播速度。除了介质的种类,温度的不同也会对声音的传播产生影响。声音传入我们的耳朵,主要是靠骨传导与空气传导两种传导方式,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掌握的基础。骨传导是指声音由颌骨、头骨传到内耳迷路的淋巴之后发生振动而后发生的听觉。而空气传导是形容声音经空气传到鼓膜之后发生的听觉。所以在训练时,要分清骨传导和空气传导音色的区别,这样必要时就需要用录音机记录歌唱的声音,进而与自己听到的声音进行比较。

2.2.2反射、折射、衍射

声音的传播,不仅与温度有关,同时还与声源周围的环境、风速等条件有关。在这种影响之下,反射、衍射、折射的现象就随之产生了。人们一直都单纯的认为声道的运动只是简单的直线性运动,但是实际上,声音碰到障碍物之后,会发生反射与转向,从而就会产生嗓音声波。所以,要想在演奏时拥有正确的音色,除了需要勤奋训练之外,更加需要的是,对声音的特性的研究与谙熟。

结束语

目前, 我们正在准备进一步的将具体的研究成果实际运用到声乐教学与研究当中。我们要通过将科学与感性体验互相结合,让音乐声学能够更好的为歌唱艺术及声乐教学进行服务。只有合理的运用声学的概念,才能真正做到使声乐教学实现艺术化与科学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