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汇总20篇)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汇总20篇)

时间:2020-10-27 02:00:57

相关推荐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汇总20篇)

总结是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总结的时候要注重量化和具体化,尽量用数据和事实来支撑总结的结论和观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写作总结的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一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前瞻性很强的系统改革工程、意义十分深远.在教学改革中要树立即注重素质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又明确面时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继承、传授知识的思想观念.我们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深深的体会到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药学研究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达到素质教育的作用.

作者:张颜彤王秋香纪耀华作者单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长春,130031刊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educationinnovationherald年,卷(期):“”(7)分类号:g40-05关键词:素质教育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二

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并不是一句耸人听闻之言,笔者从事化学教学多年,耳闻目睹了不少化学实验的危险情景,本文拟就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以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危险也能变为安全。反之,安全也变得不安全。但也不要害怕,也不必满腹恐惧不敢动手实验;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否则,在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危及师生的安全,甚至严重致残造成终生不幸,且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事关重大,务必高度警惕。

请注意下列情况下常常会发生实验事故:

一、违反操作规定。

例如,点燃氢气必须先检验纯度。可是,如果你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的塞又装上锌粒,塞上塞就点燃,就会引起仪器爆炸。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事故呢?这是因为你违背了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纯度的操作规定。实验过程中打开塞装锌粒跟实验开始时装锌粒相同,反应器里进入了空气,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都会发生爆炸。

又如,在制乙烯时,在大试管里倒入酒精和浓硫酸,加热时,就会发生液体喷出事故。为防止这样的事故发生,在加热液体制取气体时,应加入瓷片以防爆沸。

还要注意,如果你用酒精和浓硫酸加入瓷片加热制乙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完毕时,先撤去了酒精灯,冷水就会沿导管流入盛浓硫酸的烧瓶,以致引起烧瓶炸裂。这是因为你违背了实验操作而引起的。

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酒精灯。上面的操作正好颠倒了,先撤去了酒精灯,还没来得及取导管,水就沿导管流入反应器,引起仪器炸裂,溅出硫酸。

二、用药过量发生事故。

一些实验虽然剧烈,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用药量稍大便会发生危险。如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反应很剧烈,但药量少时并无危险。

在做分组实验时,让学生观察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的现象,放入的药量一定要适量,不得随意用药,否则就会发生意外事故。

又如:用小苏打和浓硫酸反应做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如果小苏打和浓硫酸用量大,产生气压过大,会冲开胶塞,喷出酸液。像这样,也曾发生过烧坏衣服,腐蚀操作者的手的事故。

再如:配制银氨溶液时,如果加入过量的氨水,且不随配随用,久置后再用,溶液中生成了容易爆炸的物质,用时就会引发爆炸事故。此实验要防止加入过量氨水,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能久置。

三、药品混入杂质。

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错把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使得药品中混入了杂质,造成了爆炸事故。因此用药时要认真辨清药物,不得马虎从事。

又如:做甲烷的演示实验时,有人没有把空气排净就点燃甲烷气体,产生爆炸事故。此实验应先做甲烷的性质实验,再点燃甲烷气体,以防空气的混入,保证甲烷的纯度,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四、使用失落标签未经鉴定的试剂发生事故。

如,在配制溶液时错把硫酸当盐酸使用,造成伤害事故。凡失落标签的试剂一定要检验确定后再使用,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实验室空气不流通。

[1][2]。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三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微课能节约时间,一般每个微型视频的时间在十分钟之内,用这些视频资料辅助课堂教学。

通过视频、图片的展示,将这些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直观形象的显示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融入课堂教学活动。

(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初中化学教学有些内容比较难,有些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微课,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让教学活动更好开展下去。

例如,分子、原子、电子结构学习过程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如果利用视频辅助作用,将这些结构放大,展示结构特点,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好掌握这些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整合化学课程教学资源。

微课能整合课本教学内容,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让整体教学知识结构体系变得形象化和直观化。

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氰化物、浓硫酸有毒,危险性较大,实验时如果不慎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

而微课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视频展示实验内容,形成教学资料并供学生观看和模仿,推动教学顺利进行。

虽然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任课老师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忽视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些内容融入教学当中,未能积极有效利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

为转变这种情况,今后应该采取以下改进策略,促进微课得到更好应用。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初中化学有些知识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比较困难,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而采取措施创设情境,能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让学生更好投入课堂学习当中,激发学习热情。

而微课的利用正好满足这种需要,可以让初中化学教学变得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演示,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效投入课堂学习活动当中。

同时情境创设还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和学习,开展课堂讨论,达到有效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

例如,化学元素符号、基本概念这些基础内容学习时,往往容易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激发热情,甚至存在畏难情绪。

而通过微课的应用,展示居里夫人探索化学的奥妙、展示中国四代发明、火药、炼丹等视频和图片,然后引入化学元素和概念学习,在这些情境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容易激发学习兴趣,不仅推动课堂活动顺利进行,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辅助重点难点内容。

初中化学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微课能帮助学习破解重点和难点,更为扎实、牢固的掌握所学内容,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习时,由于氧分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难以很好的理解这些内容,但平时呼吸,因而对氧气并不陌生。

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水分子,对水分子的形成往往容易感到疑惑,难以全面理解这些内容。

利用微课演示水通电分解的过程,水分子裂变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氢分子和氧分子,通过观察这样奇妙的现象,让学生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破解学习的难点,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化学有些试验需要应用有毒有害物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微课能弥补这种不足,满足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通过微课链接微视频,安全可靠,还能取得良好效果。

例如,利用酸碱指示剂验证物质酸碱性时,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慎会烧伤皮肤。

而利用微课《会说话的酸碱指示剂》视频,模拟不同酸碱的声音,诙谐幽默,带给学生以乐趣,让整个教学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如果实验操作失误还可能引起比较危险的后果,如试管炸裂、强酸碱烧伤皮肤等,微课的利用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保证实验安全、有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巩固复习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复习时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形成结构体系,并给出测试题目,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时,可以链接专题讲解、经典题型突破、中考链接等内容,将复杂繁琐的知识转化为网络结构体系,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

三、结语。

作为任课老师,应该认识其重要意义,结合教学具体内容,将微课合理应用到课程教学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作者:王文斌单位:杨子洲学校。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四

微课,即在教学设计理念下,就某个主题、知识点或者为了把一个问题解决好,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有针对性地讲解,以视频教学形式而开展的的教学活动.由于视频能够循环播放、多为3~4分钟的时间,主题性强烈,短小精悍,深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就微课的尝试提出相关认识,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对于抽象的微观世界,微课具有更生动、直观的表现,容易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微课生动的画面,可以帮助学习者发现微观世界的奇妙性.比如,在学习水分子的变化的知识点中,引导学习者建构微粒观概念为教学难点,帮助学习者从微观对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理解,其本质为分子破裂原子再次组合.尽管教材有图片,然而,学习者不容易理解.利用微课动画进行教学,学习者可以形象地发现: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子是怎么样破裂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怎么样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又是怎么样结合成氧分子的.在微课中,极微小的原子、分子能够可视,富有生命力.在教学难点突破方面,帮助学习者建构微粒观概念上,微课能够将实验素材的显著、安全效果体现出来,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部分化学实验自身具有危险性,部分生成物、药品自身具有腐蚀性、有毒,实验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比如,“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探究中,用赤磷对空气的成分进行测定.由于赤磷燃烧产生的p2o5为酸性氧化物,强腐蚀性是其特点,不能够直接闻气味,不能够用手触摸,也不可直接闻气味.在教室里,这个演示实验不可以做,需在通风橱里做这个实验.若链接有关微课视频替代实验,那么同学们不但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而且没有危险,使污染空气也减少了.

学校经费受到限制,开展有关的实验就比较困难,然而,教学过程中又须对有关实验进行展示.运用微课视频做演示实验就可以克服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效果不错,教学目的可以达到.比如,自然界中的水蒸馏实验,冷凝管、蒸馏瓶已经不是必配仪器,怎么样获得实验用的蒸馏水是同学们很想了解的.把水的蒸馏实验视频引入课堂,让同学们看到水的蒸馏环节,了解蒸馏水是怎么样获得的.如此不但使学习者的探究欲望得以满足了,并且进一步使同学们了解蒸馏为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之一,是净化水中净化程度较好的操作方法之一.视频教学,有利于理解,使记忆更加深刻.

四、微课内容可重复播放、内容呈“点”状,可以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自主复习、学习。

在化学教学中,微课内容以“点”状呈现,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学经验技能、方法传授,考点归纳,题型精讲、教材解读方面的知识讲解、展示等.微课内容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具有精炼性,在几分钟的时间讲解比较透彻,以短小精悍的形式把技能、小知识点展现出来,主要是针对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而设计的.微课不但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相适合,而且适合同学们深度、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微课视频播放速度具有调节性,使不同程度的同学依据自身的接受程度、基础对视频播放的速度进行控制.因为视频能够反复播放,平时反应不快又羞于发问的同学可以反复观看,很好地使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得到了解决.

五、反思。

虽然,微课在化学教学中作用明显,然而依旧不能够全部替代课堂教学,其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

一是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开展的安全实验,应当尽量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才会有深刻感受.

二是化学是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学们动手实施实验探究是学习活动的重要构成环节,也是同学们需要掌握的基础科学技能之一,不能将化学学科的实验功能弱化.

三是微课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使同学们借助小型多媒体播放器,随地随时可以进行化学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学习,有些教学难点通常并非一两句话可以讲明白的,如此,就不能够离开教师的讲解,因为教师的讲解可以依据同学们的反应不断作出调整.

总之,在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怎么样较好地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辅助功能,较好地为化学课堂教学服务,建构信息技术下的优质课堂,在教学实践中,仍需要每一位化学教师不断探索.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五

微课作为一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其在教学应用中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4、运用灵活,传统课堂是束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的,而微课作为一种被压缩的视频资源,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学习,如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微课在家中学习课堂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确定视频观看的时间点以及观看次数等,而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课程资源的运用效率。

1、突破学习难点,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微观世界化学知识展示的是微观世界的运动与变化,在初中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尚不健全,其对于教材中所描述的微观世界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虽然教材中也会利用图片对化学知识进行解释,但是学生对于静态图片的理解依然有限,基于此,教师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利用更加形象、具体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化学变化过程,例如在《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微观世界,让学生在直流电中直接观察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过程,进而突破知识理解难点,提高知识学习效果。

2、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实验素材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观察化学现象,总结化学理论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有些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一些具有腐蚀性的化学材料,易燃易爆的化学气体等,为一些教师为保护学生的安全,通常会略去这些实验内容,并利用图片直接给出实验结果,这样的教学设计必然难以满足学生对实验操作的需求。在微课教学中,这种两难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教师可以将具有危险性的实验过程制作成微课,例如“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粉尘爆炸”、“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等,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实验过程。这样在新的教学素材的引导下学生就可以进入实验情境,并在理解实验原理。

3、适当弥补教学条件不足产生的教学影响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也有所差异,一些初中,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初中由于教学资金不足,其在硬件建设中有所欠缺,而难以满足学生实验操作的需求。为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学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下载相关的化学实验资源,以构建新的实验教学课堂,例如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需要三口瓶、冷凝管、万能夹、变向夹、支管、回流管、升降台、加热炉等化学器具,而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并不具备这些资源,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依次讲解不同实验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展示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以弥补教学不足。

4、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教师控制着教学过程,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被动学习,因而其自主学习的意识被抑制,自主学习的能力被低估。在微课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师生角色的翻转,让学生根据微课中的教材讲解、知识解读、题型精讲、考点练习等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完成化学知识系统的构建。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还处于探索阶段,而教师要想保证微课的应用效果,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设计教学环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微课视频的运用应该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利用微课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提高微课的运用效率。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师生的角色地位,为学生构建一个可以自主探究,主动思考的空间,从而让初中化学教学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效。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六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能为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提供感性认识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对实验教学研究的总结如下: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此,对于大纲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我们都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有时根据教材的需要适当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演示实验.3.开发家庭小实验配合教学内容,每逢放假,都向学生布置一些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家庭小实验,并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都详细记录下来,回校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4.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情况要求学生开展课外实验。

二、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能为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提供感性认识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对实验教学研究的总结如下: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此,对于大纲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我们都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有时根据教材的需要适当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演示实验.3.开发家庭小实验配合教学内容,每逢放假,都向学生布置一些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家庭小实验,并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都详细记录下来,回校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4.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情况要求学生开展课外实验。

二、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徐沟镇中学校。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能为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提供感性认识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年度,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化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化学实验教学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初中三年纪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几个环节。

2、so2反应的两个演示实验,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2).大试管中红色的喷泉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2.努力开足学生实验根据教学进度努力开足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做到每4人一组,位置固定,每次实验都进行登记,并对每个实验从课堂纪律、操作规范、整理仪器等方面对每一个学生打分。一学年下来,教学效果较好,完全改变了以前那种实验课上乱轰轰的教学场面,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一些较简单的演示实验,根据条件把它改为学生实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每逢周五下午,我们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为主。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学习燃烧与灭火时,周日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二)、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学生在做“酸的性质”学生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我们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通过本学年的实践,化学实验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大,让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学、乐中学、趣中学,致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素质在一次又一次的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

徐沟镇中学校。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看,75%左右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但个别学困生自制力差。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各个班的同学90%以上要求进步,态度端正,上进心强,但部分同学学习目标欠明确。各个班发展较为均衡。面对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为了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特制定本学期初三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三、

实验教学的目的1、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通过化学实验能引导学生的化学教学认识;为学生提供化学事实性知识;也能为学生检验、巩固化学知识和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事实性知识。

4、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5、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和分析化学事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与人合作的情感,在实验过程中经历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实验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等。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七

化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而化学科学素质则由化学科学知识、化学科学能力、化学科学方法、化学科学态度和化学科学品质五要素构成。此外,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化学内容还应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因此,化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质为中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背景,辅之以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弄清化学科学素质内涵及基本构成之后,本文将谈一谈有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一些尝试。

在基础教育中,化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面广,但难度适中或倾向简单,化学实验教学即有得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习学生形成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获得比较熟悉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课标语)。在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选择演示实验时,应以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前提,以符合直观、简单、安全、可靠为基本条件,以规范操作为保障,以帮助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及获取化学知识为目的。如在利用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分析提示原子这一概念之前,如果演示一下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有利于学生以直观事实为依据分析问题,从而形成原子这一概念。

在演示实验观察过程中,应以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为主。一是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性,弄清“看什么”,而后再观察,以免学生把化学实验当作“好玩儿”,克服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盲目性;二是指导学生即全面观察,同时又要分清主次。如镁带燃烧,要让学生既观察镁带燃烧发出的强光,同时主要要求学生观察生成物的颜色,以便为后面化学变化这一概念的形成打下基础。最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更重要的是将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如铁钉生锈的实验,实际上是给出了三种假设:1、铁钉的一部分浸没在蒸馏水中;2、铁钉全部浸没在植物油里;3、铁钉置放于干燥的空气中。通过观察:1、中铁钉生锈;2、3中铁钉未生锈。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铁钉在水和空气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这样,有利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生实验和简单实验设计及实验习题是学生实验技能形成很好的途径。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技能是近乎自动化的动作,是通过练习形成的。因此,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机会。而且每次实验课要让学生认真准备、参与及总结。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那么,学生实验必须以化学基础知识为基础。因此,应尽可能随教学进度拟好循序渐进训练计划。简单实验设计及实验习题要求更高,但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设计方案或解题途径适应尽可能让学生拓宽思路,寻找多渠道解决途径,再引导学生从环保、经济等多角度考虑,从而选择最佳方案或途径。这方面的训练阶段的知识或化学实验结束之后进行,同时难度要适中。如学完氧气有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总结鉴别氧气的方法,学生可以列出以下方法:1、带火星的木条;2、燃着的木条;3、点燃的硫等。此时,可引导学生分析:方法3不用,因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对人体有害。1、2理论上都可以用,但1比2更简单、方便,因此,方法1为最佳。可以提醒学生,如果同时鉴别几种气体,通常用方法2。

最后,学生实验规范化也很重要。对学生操作不正确,应给予及时纠正,以防止学生形成错误操作习惯。因此,对学生的规范操作必须严格要求。特别学生学习实验基本操作时,应鼓励学生按规范操作多练习几次。相互监督,相互纠错。而且教师还要善于分析学生发生错误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学生实验结束之后,总结很有必要。以便让学生改正错误,发扬优点。另外,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有利于实验技能及化学知识的内化。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结合实验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环保意识教育,爱护公物,热爱劳动、节约药品,水等教育。通过与化学实验相关的化学家的故事,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科学及爱国主义等教育。如利用道尔顿幼年家境贫寒,12岁便挑起了生活重担,但他坚持自学最后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的故事,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挫折、不断努力。

在演示实验中,通过教师从容不迫,紧张有序的示范,可以教育并帮助学生在紧张有序的思维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实验提供的氛围以及围绕对实验浓厚兴趣,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受限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独立操作实验,也可以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作用,通过分组实验,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共同完成和讨论实验现象、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验的`成功,特别是简单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学生可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就感会使他们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反之,失败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失败的原因而重获成功,会带给学生更大的喜悦,使他们对战胜挫折充满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i的性格。

化学实验是与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和千变万化的化学变化及多姿多彩的实验仪器分不开的。在实验教学中,装置的整体性会带给学生以整体美,这种美感也有利于实验的规范化。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除了带给学生色彩上的美感,还可以带给学生无穷的遐想。化学变化本身是一种动态的美――由一物质到另一物质的变化,可以说也具有创造美,反应过程的实验现象,除了带给学生视觉上的美感,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在美的感受中去思维。还有实验仪器本身也蕴藏着美,有直线美、曲线美及造型美。甚至我们可以利用一种美的心理去赋予它们无穷无尽的美。

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本身也是一种对劳动技术的掌握。化学教学目的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对学生的日后工作,生活的帮助不言而喻。如学生学会一定浓度的溶液配制,对于我们的农村中学生来说,他们以后回到农村要配制农药肯定有帮助的,甚至可以结合环保知识及农业知识去寻找最佳浓度,学会土壤及水样酸碱性的测定,对于日后学生自己测定土壤、水质的酸碱性,从而合理施肥、合理种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一个有知识的现代化农民不能说没有帮助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主题,如何搞素质教育,在教学的第一线的教师应肩挑重担。本文仅就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提出一些拙见,望广大同仁指导。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八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能力;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因此,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化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质为中心,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辅之以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心理教育以及劳动技能教育等,以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基础教育中,化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化学实验教学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实验与观察。

实验与观察的有机结合,是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科学方法,关键在于怎样开展实验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已成为广大化学教师的共识,但由于学生实验准备工作量大,且药品耗费过多,增加实验开支与目前实验经费紧张不相适应。因此教师应大力改革实验方法,创设一些节省药品,操作简便且现象明显的学生实验。

2.探究与总结。

这一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处理化学实验所获得的信息,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找出内在联系,再归纳总结得出规律,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突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如引导学生运用辩证观点从化学键、化合价、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角度认识硝酸的不稳定性和氧化性,再总结出一些规律,如稀硝酸比浓硝酸稳定,浓硝酸比稀硝酸氧化性强,硝酸跟金属反应的产物关系等。

3.应用与延伸。

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论证,以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如应用硝酸的性质解答能否用稀硝酸制取h2(与zn反应),设计用铜、银和硝酸为原料选择最佳途径制取硝酸铜和硝酸银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掌握的硝酸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延伸,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化学学科素质。

在演示实验中,通过教师从容不迫,紧张有序的示范,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展现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的实验作风,以及节约药品爱护仪器的道德品质等,可以教育并帮助学生在紧张有序的思维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实验提供的氛围以及围绕对实验产生的浓厚兴趣,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受限制,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分组实验,学生独立操作实验也可以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共同探讨实验现象,共同分析得出科学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化学实验是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发生化学变化的生动展示,它又是和形态各异的实验仪器分不开的。在实验教学中,装置的整体性会带给学生以整体美,这种美感有利于实验的规范化。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除了变化本身是一种动态的美——由一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的变化,也体现了其中具有的创造美,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固然带给了学生视觉上的美感,实验仪器本身也蕴藏着美,有直线美、曲线美及造型美,甚至我们可以利用一种美的心理去赋予它们无穷无尽的美,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得到审美的陶冶。

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本身也是对一种劳动技能的掌握。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对于农村学生,学会土壤及水样酸碱性的测定,对学生自己测定土壤及水质的酸碱性,从而改良土壤,合理种植,提高产量提供科学依据;又如通过铵根离子的检验,使学生明白了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施的道理,从而合理施肥,提高肥效。再如酯的水解实验原理,被学生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利用热碱水快速清洗油污,从而改善了生活环境。

化学实验隐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该善于发掘化学实验所蕴藏的教育教学功能,广泛开展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实验课堂,切实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实际化.由于学校实验条件的限制,使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不能完全体现出来,因而导致化学实验不能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将这些实验过程制作成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使实验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谈点体会.

一、微课的概念。

1.微课的概念和组成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2.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

(3)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较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

(1)化学现象可以直接观察.实验现象是实验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在实验教学中,一般教师为了让学生比较清楚地看到现象,往往通过在讲台上抬高实验装置的位置,或者带着实验下到学生中间展示实验结果.然而现在学校教室中学生人数一般都在50~60之间,实验仪器的大小有限,抬高实验装置的位置也是有限的,必然造成一部分学生还是观看不到实验现象.展示实验结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有些实验现象是在实验瞬间产生的,可能走到后面时,很多学生根本看不到实验现象.这样不仅降低了实验的可信度,也影响了教学效果.但是通过微课可以在电脑平板甚至是手机中直接演示,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进而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

(2)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可以反复演示.微课是教学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反复研究学习,对于化学实验现象、操作步骤、以至于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可以反复演示的.对于上课没有集中注意力的学生,以及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后反复观看微视频,直至理解教师所教授的知识.

(3)代替某些有毒的演示实验.有些课堂演示实验中涉及有毒物质,有些演示实验受实验室中设备的限制,一般难以演示,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由于农村实验条件差的中学,仪器不足,制取有困难.另外,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演示实验操作一般在通风橱中进行,一般都是由教师描述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现象,学生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微课中模拟实验的演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微课平台功能单一,加强技术支持,搭建化学实验教学微课平台为了化学实验微课的学习和传播,构建微课平台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制作化学实验微课网站,实现微课共建共享.如果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制定学习计划并添加用户作为自己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记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未来的发展中,微课平台最好能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如,平台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足迹自动“推送”学习资源,以更加智能化、高效地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平台应该具备异步在线讨论功能,在线学习的师生共同为学习者解惑,学习结束后,提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练习题,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微课的质量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教师亟待加强技术培训力度加强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由教育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专家提供示范引领作用,双管齐下,才能进一步优化微课质量,提高教学内容的适用性的同时,提高微课的视听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中心,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微课是辅助教和学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很多问题进行高效率的训练.教师要利用微视频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但不能完全代替化学实验,这样才能发挥出微视频的辅助作用.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十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而且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也证明: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无法激发出自身灵感。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中初中物理教材大都只有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和实验,而这种文字和图形都比较抽象,对年龄较小的初中生而言,让他们直观地去理解文字和图形体现出的内在物理规律都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大都采用简单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行枯燥乏味的物理讲解,这种理态的物理教学情境只会让初中生对物理知识形成肤浅的理解。如果让初中生在课堂教学中既能看到又可以听到,再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进而用自己的思维理解和巩固物理知识,教学效果将会远远大于传统教学。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强大的文字、动画、声音和图片教学手段,学生可以在物理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利用视听、观察和人机交互对接收大量的物理教学知识,还可以获得欢快愉悦的学习感受,于是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被调动,最大限度地唤醒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是对社会生活中物理现象的理论探索,是研究自然现象发生的内在科学规律。而对于仅仅十二三岁的初中生而言,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导致他们对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存在的物理现象,只能在思维中存在着粗浅的认识。在这种较强科学性的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学习和理解物质排列规律和内部构成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都相对比较抽象,不可能在物理课堂上直接进行原样展示,导致中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理论知识时就相对困难。针对这种问题,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利用电脑展示静态的图片和文字,而且还可以制作动态的动画短片和录像片断,以此来模拟物质内部结构及其运动过程,将复杂的事物形象化,变抽象为直观,从而使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中学生进行正确理解和科学记忆,培养中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抽象性思维。

创造力是人类短力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和优秀创造力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基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传授已知的物理科学结论,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仅仅要传授物理知识给学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多媒体技术要可以将物理实验过程生动形象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动态展示出来,培养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中学生可以认真观察,进而有效鼓励他们形成强烈的探究精神。例如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非常多的物理现象发生的时间都极短,甚至中学生还没来得及完全看清楚时,该物理过程就已经完成,导致中学生就很难理解其中的内在本质,给中学物理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我们在讲解“大气的压强”时,不能只是简单的将理论讲解一下,而应该利用多媒体播放“马德堡半球实验”录像,然后进行分组交流,几分钟之后再将录像放慢播放,甚至可以用特写镜头展示某一变化过程,从而使中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培养他们形成积极探索精神,进而提高中学生的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中学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多方面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丰富物理教学手段,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为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无穷奥秘奠定良好的基础。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十一

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可见,对化学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树立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前提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有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2、注重实验引导

指导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俱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实验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预期目的。

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和试剂,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如选材的原因、仪器的功能、试剂的配备等。

综上所述,化学课实验,无论教还是学,都必须坚持客观、严谨、认真、扎实的作风,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学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十二

这种教学方法其实就是指在开展课堂教学时,由教师亲自来操作实验,当然,有时教师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增强该实验的可信度,可以特意邀请同学来上台辅助老师进行物理实验,或者老师只是从旁进行一定指导进而引领,而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从其完成的形式来看,可以将演示实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导入新课的演示。这种类型的演示实验一般都是在教师讲授新课之前进行的,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并激发学生自身的求知欲,因此它往往具有发人深思以及引人入胜的特点。像在学习“大气压强”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去做一次覆杯实验,虽然一张纸在空气当中都无法实现自己漂浮,但却能在一定作用力之下托住一杯水。而学生通过观看这一实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很容易引起矛盾冲突,进而实现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目的。

2.建立概念的演示。这种类型的实验常常用于教师传授新课时,目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感性的材料,进而形成专业的物理概念并建立相应的规律。这种实验其特点就是自身的观察对象相对突出,而且实验条件较为明确。比如教师在演示“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时,由于这个实验意义非凡,它所倡导的“理想实验”不仅在当代的科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能为物理中“惯性”概念的形成和确立提供所需的感性材料。伽利略曾经利用斜面实验得出一条结论“球在运动时,如果无法达到一定的高度,势必会一直滚动下去”,而当前初中教材中的内容就指出,需要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重新再做次斜面实验。这就从逻辑上给学生造成困扰,伽利略已经在几百年前通过实验证明了:世界上不受外界作用力却一直运动下去的物体是存在的那为什么还需要我们在重新做次实验呢?这时教师就需要结合教材提出一些新问题:虽然伽利略做的实验已经基本上解答了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一直运动下去的原理,但却没有真正意义的回答一个物体再没有受外界作用力的前提下,其运动状态究竟是怎样的。而通过这次试验,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形象、更具体的观察实验过程,以增强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

应该说,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试验教学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教学方法其实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些物理知识时,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之下,由于学生独立的完成物理实验,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的教学行为。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同时也能有效的增强学生自身的实践技能。而从其作用上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完成物流实验,并让其认真、细心的观察物流现象,以实现规范和培养学生自身实验技能以及实验素养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这种使实验,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并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进而在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有效提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进行“水沸腾”实验时,教师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独立的完成这个实验,教师只是从旁进行辅助和指导。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细心观察,也认识到了,水沸腾是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的:一个就是温度首先要达到既定沸点,并知晓了水的沸点是100℃;另一个是需要吸收热量。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能更好的加深以及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当前现行的课程标准中,曾经明确指出,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传授理论知识之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基于这种背景,教师采用实验教学法来开展物理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基础之上,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十三

生物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实验课在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完成好实验教学,能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专业素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注重实验过程中专业知识掌握的同时,也注重加强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培养。

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可塑性强的特点。但他们学习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多数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父母对于子女比较娇惯、纵容,造成了学生自身素质的结构存在缺陷。

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的实验教学改革理念与思路,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通过加大实验教学改革的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的训练及团队精神培养,通过教育、培养、引导学生,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一、培养科学态度,树立科研意识。

生物工程实验课程是对学生的实验态度、方法、技能等进行培养和训练的主要渠道。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完全根据个人喜好,认为有趣的积极地做,不感兴趣的只是应付任务,甚至直接抄袭他人实验报告。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强调树立严谨科学的态度。

实验课程的首堂课,我们都特别强调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实验过程要求所有学生认真动手参与,定期检查学生的实验课记录,并要求学生客观地记录实验过程,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科研的客观性、严谨性和严肃性,树立良好的学风和科研意识。

二、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再学习素质。

在以往的实验中,学生常常不重视课前预习,实验中完全依赖教师,做完一步就问下一步该怎么做,不独立思考,更不注意观察和判断。实验课成了按老师一步步要求,简单完成操作任务而已。有些学生由于平时生活中就习惯于家长包办一切,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实验课时更是显现出不愿意动手的习惯,只是单纯地观察他人操作,然后写出实验报告完成任务。由于生活环境的优越也造成现在学生普遍不注意观察生活细节,缺少对现象分析的特点。

针对这些状况,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中教师先向学生剖析实验的基本思路及技术要点,但不直接回答学生下一步如何操作,而是在预习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判断;实验报告要求学生不能简单照抄教材,不能简单罗列实验结果,而必须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的,要求学生客观记录后,找出各种可能影响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设计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独立性、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提高。

学校的学习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还要求学生今后有较强的再学习能力。实验课上,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外,我们还突出提高学生的再学习素质。比如,通过实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课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后还要认真总结思考。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自己查资料,再进行交流。教师在实验中还经常提出“除此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达到目的,这些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等问题让学生自己查询资料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对未学知识有新的掌握,同时对已学知识也得到进一步巩固。

比如在人口腔黏膜细胞巴氏小体观察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为什么同样操作,有的人能很清晰看到细胞而自己却看到很多杂质?教师引导其回头仔细阅读教材取材方法,并对每步操作都弄清楚为什么,找出问题所在。再与制片较好的同学交流,分析取材操作差别,找出解决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兴趣提高,较好完成实验,而且懂得科学实验细节的重要性,注意在实验中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发现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三、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加强责任意识。

现在大学生中有较多的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致使一部分学生喜欢以自己为中心,团队精神差。在综合实验中我们特别设计一些任务,要求学生集体共同完成。在一个实验班的小团队中,所有学生轮流担任负责人,安排共同任务的分工协作,其他学生予以配合。例如在粗糙链孢霉的杂交实验中,将培养基配制、接种等工作安排实验班共同分工协作完成,杂交及观察等工作再由个人独立完成。如果不相互协作做好培养基配制工作,其后的实验――子囊果观察就无法进行。有的同学开始不想配合负责人的.分工,但考虑在自己成为负责人也需要别人的合作时,也会配合工作。在共同实验协作中逐渐培养出协作的精神。这样的实验课程既让学生掌握了新知识技能,又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在实验教学我们把教学内容的优化放在改革的首要位置。

在实验课程设计上,我们采用前期开设基础单项实验、后期开设综合开放实验的模式。平时实验课程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只能依照教材完成部分重点实验操作,而在开放实验中不仅所有操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而且实验过程由学生设计。

低年级的开放实验的重点放在强化综合性实验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多项技能完成综合实验。而高年级开放实验则是以科研模式来进行。学生首先针对选题查询资料,设计优化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全部实验操作,最后完成实验总结。教师在各个环节中都鼓励学生采用新思想、新方法,在不断探索和总结中逐渐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通过科研模式的设计和训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不仅敢于思考,乐于动手,而且针对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也积极探索创新。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的目标。学生素质的培养是综合性的,利用实验这一重要教学环节,针对学生特点,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途径。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十四

本年度我担任高三(2)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并兼高三(2)班的班主任工作。感觉压力很大,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在教学工作中,我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了一年来教学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分析学科特点,研读考纲,多做高考题,提高复习的信心。

化学虽属于理科,但又不同于数学和物理,它研究的是物质的个性,知识显得比较杂乱,而且化学教材大多属于叙事式写法,例题少、公式少,但高考中的计算却在逐年增多,同时,该学科的学科特点明显,化学用语多。针对这些,我从一开始就主打基础,把强化学科能力放在了第一位。

二、制订周密的复习计划并坚决贯彻。

我们高三备课组统一计划:第一阶段的基础复习,稳扎稳打,打好基础。这阶段复习主要以《必修1》、《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本教材为线索,《步步高》为教辅,进行系统的复习。考纲规定的考点,近几年高考反映的重点考点,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的有关内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第一阶段复习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采用章节和专题相结合的方法,扎实推进复习进程,提升学生能力。

在复习中,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再提炼出知识要点和题型方法,然后,通过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将悬空的知识和技能再次细化,此后让学生练习感悟,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每一专题的知识、题型和方法。在整体内容的安排上,我将工具性知识、理论性知识靠前安排,而将载体性知识、自成体系的知识靠后安排。通过这一流程的复习,学生不再感觉到化学是那么凌乱,面对题目的时候,不再感觉到茫然。为学生构建起扎实的完整知识体系。

2、向课堂要效率,向考练要效果。

课堂仍然是复习的主阵地,丢了课堂就等于丢了复习。抓课堂是实施有效复习的关键。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关于这一问题,我在前面已经谈过了。我在复习中狠抓限时练习和综合考练。我将作业根据题量和难度,让学生限定时间来完成。在第二学期,选择了多套化学试题,利用晚自习等时间进行检测。这些做法,使教学得到了充分的落实。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觉不能简单的将知识点进行堆积,师生应互动,引导学生将头脑中散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规律化,将零星的知识“点”梳理成知识“线”,并编织成知识“网”。同时还要将化学知识提炼升华,形成牢固的知识框架结构和学科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消除知识上的盲点,拓展知识的生长点,达到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学生平时的练习。

给学生提出以下两个要求:

1、回归课本,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回归教材,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做一道题会一道,通几道。

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练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或者模糊的知识点,要马上复习,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四、分析学生每次考试情况,对症下药。

每次考试,都是一次练兵,重要的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后续复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学生在高考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以既不能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

五、成效反思。

1、知识复习中,构建知识框架和体系,让知识点融会贯通,再由此上升为学生的解题能力,这个能力还有点吃力,有待提高。

2、例题、习题的选择讲解还不够典型,今后要精心设计,要有梯度,要有逻辑,这样才能学生学得轻松,效率高。

3、要注意提升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多鼓励、表扬学生。

4、要强化学科规范,要强化化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5、还要多做题,多反思,多学习。

六、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0--届高考复习已经结束,对化学复习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1、知识复习中,如何构建知识框架和体系,再由此上升为学生的解题能力?

2、例题、习题的选择讲解,要精心设计,要有梯度,要有逻辑;。

3、要注意提升学生的信心和兴趣,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

4、要强化学科规范,要强化化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5、考前一周,最好能将重点知识、重要题型、重要方法引导学生回顾一下。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十五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应试教育”向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二是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转变,贯彻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坚持实验教学重中之重,全面普及实验教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科研、仪器、电教三方面人员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服务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规范管理,强化实验教学。

二、加强领导,成立“迎检”领导小组。

组长:李小剑(校长)。

副组长:冼庆伦、黄宇胜、黄位煜(副校长)。

三、强化实验室管理,加强实验教师培。

(一)、实验教师配备情况:

1、物理实验教师1名:粟有玲高中中学二级。

3、生物实验教师1名:吴忠大专中学一级。

4、计算机及电教教师4名:潘旺泰大专中学二级。

吴保胜大专中学三级。

周冰芸大专中学三级。

郭华秀本科中学二级。

(二)、实验室、仪器室、各功能室达标情况:

1、物理实验室2间,面积136m2;化学实验室2间,面积136m2;生物实验室1间,面积68m2;计算机室1间,面积100m2;远程教室1间,面积65m2。

2、物理仪器室2间,面积70m2;化学仪器室1间,面积68m2。

4、物理仪器柜18个;化学仪器柜21个;生物仪器柜5个;电教仪器柜3个。

5、物理实验桌凳56套;化学实验桌56套。

(三)、各种教学仪器配备品种、数量达标情况表:

科类别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电教音乐美术体育图书劳技。

必备品种2923662459611632375625123。

备品种14831311584531237136。

(四)、实验室、仪器室管理情况:

1、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建有仪器借还、实验预约登记、仪器损坏报废登记等制度,各实验室、仪器室有相应的使用规则。

2、仪器室的仪器建有总帐、分类帐,各室建有明细帐,并做到柜有柜卡,物有标签,仪器存放整齐、规范,对部分仪器定期维修,保证正常使用。

3、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各实验室备有沙箱1个,有灭火用水,灭火器共12个,建有防盗门和铁栏,有毒药品存放在保险柜内。

我校教师能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规定上好实验课,学校要求将实验课列入教学计划,加强检查,每学期都有统计各科、各教师的实验开出率。实验教师能配合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验学生写有实验报告。

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完成情况:

科目应做(个)已做(个)完成率%。

演示分组演示分组演示分组。

物理140341353196.4%91.1%。

化学185301822898.4%93.3%。

生物224011650.0%15.0%。

(六)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实验员、管理员教师队伍。

制订适应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要求的培训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实验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使实验教师更好地掌握实验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修技能,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并将实验教师的培训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坚持培训合格上岗制度,积极派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

提示好、器材手续清点好;课后做到“三及时”,及时收齐并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及时做好实验教学记录,分析成败总结经验,写好教学反思,及时做好实验讲评,规范学生操作。从而把实验教学纳入良性循环轨道。

广泛开展实验教学研讨,确保实验教学课堂教学质量,认真组织好师生实验技能操作竞赛和教具制作比赛,实现以赛促教、促研、促学,充分发挥竞赛机制的激励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完成规定教学的同时,坚持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技能竞赛、小制作、小发明、自制教具活动,加强与当地农技站的联系,共同进行土壤分析、化肥测定、农药鉴别、病虫害防治、新品种栽培等活动,提高课外科技活动的科技含量。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实验教学,鼓励学校在实验教学中广泛应用互联网、远程资源网,探索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整合教学模式,组织实验课件制作比赛、学科教学网站设计竞赛。

加强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强化防范意识,强化对危险药品的管理,禁止危险药品的外流,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师生实验安全。

四、坚持标准,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设备设施。

按县电教站最新颁布的教学仪器配备目录配备教学仪器,并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做好剔旧和更新换代工作,逐步提高我校的装备水平。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掌握“学会生活,学会工作,学会创造,学会做事”四方面的能力,致力于实验室综合功能的发挥,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全面推开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四大能力作为开展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真正把实验教学同当地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更好地使实验教学为经济建设服务。

我校领导重视实验室和各功能室的建设和管理,将实验工作列入学校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分工一名副校长负责实验室工作,定期召开实验工作会议。认真执以《广西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检查标准》为指导,加大投入,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管理科学化。98年投入10万建立计算机室,__年10月投入3.9万元,建成了计算机校园网,__年2月又投入3万元购买教师专用计算机5台,初步缓解师生使用的困难,在上级领导关怀下,__年装备了远程教室1个(模式三),__年装备了物理、化学实验室各2个,生物实验室1个,远程视频培训教室1个。

以上是我校迎接电化教学、远程教学、实验教学检查工作总结,请上级检查验收。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十六

我认为不足之处:做“活动与探究”演示实验时因为没有吸干白磷上面的水使实验延长了3min,原因是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讨论问题过细,花费时间较长。说明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需要调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着重反思了以下几方面: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从教学过程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我的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十七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完成了第六章至第八章以及实验部分,中考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十八

所谓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主参与教学活动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切实采用探究式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活课堂,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场所,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提高其化学实验能力,促进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呢?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简单的探究。

一、师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

化学原本就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务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由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进而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意味着化学实验教学再也不是教师独自操作,学生观看,而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当然,在此之前,学生应先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及仪器的使用等有所了解,便能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实验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最终解决问题。

如,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会发生什么变化?是不变还是增大或是减小?在学生做出猜想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有何变化;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有何变化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若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还有疑问,教师既可以作补充实验,又可以让学生再做一遍实验,力求通过探究式学习来获得知识: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其实验操作能力,最终促进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将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演示实验,教师通常只是进行简单的演示,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接受及掌握情况。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将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当然,也有教师认为,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但是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后,学生可以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能更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而且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从而在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进行“镁、铝、锌、铁单质的金属性强弱实验”的教学,与其按部就班地将其作为演示实验,倒不如根据学生已掌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操作,之后再总结出相关结论,获得知识。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学生的印象会更深,从而也会掌握得更牢固,教学效率的提高不言而喻。

三、巧妙采用模拟演示实验。

有的化学实验操作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有着严格的操作步骤及操作规范,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失误,有可能引起事故,因而进行这类实验操作,反而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恐慌心理,不利于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对此,教师可以充分采用模拟演示实验进行教学。仍然可以先由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引导他们探究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讨论出解决方案,然后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可以模拟实验的成功,也可以模拟实验的失败。通过这样的对比,既能有效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又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以及一氧化碳的毒性”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来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然后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进行操作,通过实验的成功和失败的对比,深刻认识到正确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其实验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提高实验教学效率都大有裨益。

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实际,积极运用探究性学习,既能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应加强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切实让其为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曹望丛。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策略[j]。中学化学,(11)。

[3]张小三。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版,(5)。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强埠初级中学)。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十九

摘要:初中化学新课标指出“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探究并获得知识。通过探究式学习,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从而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总结篇二十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中学学科中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尤为重要,也可以说,这是祖国和时代赋予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重任。阅读教学是以文章教学为中心组织学生学习文本解读、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素质呢?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我总结出了“五步探求法”,仅供参考。

一、自我探求。

“自我探求”是让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利用已有知识、能力,对所讲课文的思想内容、结构,进行自我尝试,也就是预习过程。

基本方法是: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确定体裁,粗知大意。

3、出示思考题,自行探索。

a、假如我是作者,应如何来写这篇文章?(写何内容?用何方法?按何顺序?表达什么思想?)。

b、我的设想和作者所写有何不同?(写出纪要)圈点疑难。

“自我探求”中的问题也可让学生根据目标自设题目。探索中,学生的设想和作者所写有很多差异,于是爱表现、好参与、自我意识强,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实践者的特点,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其自我学习意识。这样做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减少依赖性。同时,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找到疑点,带着疑问听课,又减少了盲目性,增强了听课效果。

这一步训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材重点、难点,安排好预习计划。计划要根据学生情况而定,不宜过多,不要过于深入课文内容的细节,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畏惧情绪,产生相反的效果。另外,教师还要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纪要,了解情况,掌握探求的中心议题。

二、相互探求。

“相互探求”是在课上让学生对自我探求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读议、争辩,以发展学生思维,解决一部分问题。基本方法是:

1、学生熟读课文,进一步验证已知问题,归纳未知问题(教师从中检查“相互探求”效果,对课堂教学现状和进展做出明确的判断,确定相互探求的合理计划)。

2、教师用不同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一步争议,得出结果。

“相互探求”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形成自学能力较理想的方式。过程中学生进行辩论,辩者必据理力争,而这个“理”字就必须从文中来。因此要进一步促使学生阅读思考,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促使学生养成如下习惯:a、要认真阅读,尽力理解;b、要使语言准确、条理、生动;c、要注意倾听别人意见,并用自己的思维进行加工处理;d、要考虑足够的.证据,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在语言的理解与表达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一步训练要求教师在掌握探求的中心议题的情况下,采取恰当形式组织学生,如分组讨论、集体讨论等。教师课前应有充分准备,考虑到课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有一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归纳探求。

“归纳探求”是教师在学生完成相互探求之后,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已知情况和未知情况,把握住问题的重点、难点,选准突破口进行突破的过程。基本方法是:

1、检查相互探求效果,找出问题的焦点。2、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质疑情况进行合理设疑。

3、针对文章的不同结构和不同训练重点,选准突破口。

这一步训练要求教师耐心听取讨论结果,弄清学生争议所在,联系重点难点,选准突破口。操作中要注意对学生讨论的表现和结果加以奖励、表扬,使其品尝成功喜悦,不可妄加批驳。

四、师生探求。

“师生探求”是教师运用不同手段,启发、诱导学生对问题的重点难点进行最后的突破。

师生解疑方法不一,但有五点应注意:

1、一定要围绕课文重点难点进行,不要偏离教材这条主线。

2、根据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来开拓学生思维。

3、教师在精讲中,注意传授学习方法。

4、教师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去进一步探索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

5、分析课文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走,做到作者、教师、学生三者心连心,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这一步训练可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操作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解决重难点,学生既培养了能力,又掌握了学习方法,获得了知识,会产生充实感和成就感。但应注意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应由易到难,不可操之过急或照本宣科,力求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五、综合探求。

“综合探求”是教师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一个训练过程。中心议题是如何做到“读”与“写”的紧密结合,根据不同文章的不同结构、特点进行缩写、扩写、改写、仿写等练习。

“综合探求”的重点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把对本文的不同看法说一说,再议一议,看看谁有哪些独到之处,最后教师再给予点拨,鼓励他们的独创精神。

这一步训练,一方面使课文内容得到了更大程度的理解和消化,又提高了学生组织材料的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五步探求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尽管某个环节、步骤还不够具体和完善,但我认为很适合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适合河北实验教材的编排意图。因为它不仅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成功意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