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最新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归纳(优秀8篇)

最新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归纳(优秀8篇)

时间:2021-12-18 00:16:10

相关推荐

最新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归纳(优秀8篇)

总结是对过去某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和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方式。在写总结时,可以采用一些图表或统计数据来更直观地呈现所总结的内容。对于那些正在写总结或者将要写总结的人来说,这些范文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归纳篇一

(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

(2)实行宗法制;。

(3)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1)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3)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4)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5)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6)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7)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8)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

(1)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4)评价。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补充与拓展。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2.宗法制也是一种宗庙之法。

其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在其宗族内分配政治权利,以保持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和财产的分配。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归纳篇二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汇总了高二历史知识。

高二历史知识整理:世界近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

高二历史知识整理:中世界近现代史重要历史观点

高二历史知识整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问题

高二历史知识整理:三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时间和贡献

高二历史知识整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二历史知识整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区别影响

高二历史知识整理: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成果

高二历史知识点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高二历史知识点整理:国际矛盾冲突焦点的演变

高二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国双边关系撮要

高二历史知识点整理: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高二历史知识点整理:世界史重要的国际组织

高二历史知识点整理:世界史重要国际会议

高二历史知识点整理:世界史重大战事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归纳篇三

(1)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经济基础变化;。

(2)新兴地主阶级兴起,阶级基础变化;。

(3)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思想的影响奠定了思想基础;。

(4)秦孝公顺应时代潮流。

措施。

经济:

(1)经济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政治: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世卿世禄。

(2)严格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3)推行郡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4)制订《秦律》。

文化:

焚烧诗书。

风尚:

改革社会风尚。

性质。

加强地主阶级中央集权的封建化改革。

影响。

(1)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改革。

(2)确立了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3)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从此开始。

(4)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成功原因。

(1)顺应历史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趋势。

(2)商鞅取信于民,执法如山,不惧权贵,以大无畏的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

(3)商鞅变法的内容深入人心,即便是商鞅遇害,“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4)法家思想的传播和商鞅对守旧派贵族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障碍。

(5)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以及对商鞅的支持、重用是变法的后盾。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归纳篇四

历史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连贯的,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也是相互影响的。高中课本是按专题史编写的,即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基本因素各占一本书。因此,仅仅跟着课本的步调走是不行的,还得在课本外做工作,想办法将课本中的历史按照通史的方法串起来,学会用政治、经济、文化三种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历史问题。在掌握事件时,除时间外,需共同掌握事件的起因(直接,根本,导火索),过程,结果(意义,影响)。

具体的建议:根据课本、按照通史的方式整理一份历史年表如下图。

第三课外积累。

只要是历史方面的书,都是有可取之处的,无论是《中国近代史》还是《全球通史》,无论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还是《万历十五年》,无论是《中国通史》还是《明朝那些事儿》抑或是《大秦帝国》,他们都可以带你更深入的了解历史。你甚至可以退而求其次,阅读其中部分章节抑或是文章。

你必须先把视野置身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在历史的脉络上纵观古今,知道历史的每个细枝末节上长出的新叶嫩芽,了解历史深深扎根的背景。

这样你在做题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信手拈来、举重若轻,透过一个事件看到历史的江河始终奔腾不息滚滚向前,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与其相似或相近的其他历史事件。你写出的回答才能既概括又具体,详略得当、文约而词丰。

那些只会背模板、抄材料、默写课本原文的学生会被你按在地上摩擦,全方位被你碾压。

孰高孰低,一目了然,无须更多证明。

第四答题技巧。

1、选择题,没有技巧,就是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一点小运气。做题时看清楚题目问什么,考点是什么,有没有坑,一定要清楚,不确定的题做记号,方便之后检查时再思考。

2、材料分析题。

拿到题目不要着急看材料,先看问题,带着问题看材料,划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答题时建议分序号写明要点,注意踩分答题。

一般材料分析题会有那么几种类型:(篇幅有限,不会每一类型都做介绍)。

变化(或发展趋势)、原因(或背景)、特点、作用(或影响)启示(或认识)等。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或结论?材料间有何联系?比较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或异同点、优缺点等)。

如:背景、原因题,主要从国内外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入手,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

(1)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2)政治=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3)文化=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归纳篇五

3、英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结盟的根本原因:双方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4、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

9、美利坚民族形成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与交流。

11、萨拉托加大捷被称为美国独立战争转折点的主要原因:美国国际地位提高并增强信心。

12、法、荷支持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原因:打击英国海上霸权。

13、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美国人民为正义事业而战。

14、美国西进运动过程中促进西部振兴的根本因素:资本和劳动力资源。

15、美国南方种植园主阶级和北方资产阶级进行内战的根本原因:经济利益冲突。

16、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两种阶级制度的尖锐矛盾。

17、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18、英国议会军和美国北方军队在各自内战初期失利的共同原因:领导者政策有所失误。

19、19世纪晚期,美国垄断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20、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2、法国大革命成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和推动。

24、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既是成功的措施,又直接导致失败的原因:革命恐怖政策。

25、雅各宾派专政失败最根本的原因:革命恐怖政策出现失误。

26、法国“雾月政变”成功的主要原因:混乱中的法国需要独裁者稳定秩序。

27、拿破仑对外战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战争具有侵略性和非正义性。

28、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的根本原因:法国的扩张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反抗。

29、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复辟的波旁王朝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2、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的根本原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统治权。

33、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4、法国“六月起义”的直接原因:资产阶级执行委员会强征工人入伍。

35、决定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空想”性的最根本原因: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

36、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最终确立的主要原因:工业革命深入进行。

37、英国干涉法国大革命与法国干涉德意志统一的共同原因:争夺欧洲霸权。

38、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政治统治腐败。

39、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资产阶级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

40.19世纪晚期,形成法帝国主义特征的主要原因: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

41克里木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俄国扩张与英法的利益发生冲突。

42、克里木战争俄国失败的根源:俄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与腐朽。

43.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原因:农奴制已成为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44、1861年俄国改革的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45、19世纪中期,德意志迫切需要统一的原因:分裂现状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

46、德意志在19世纪中期要求统一的根本因素:全德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7、19世纪末的德国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其直接原因在于:容克阶级掌握了政权。

49、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但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关系的变化程度。

50、19世纪中期,引起日本幕府统治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51、日本经济垄断组织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其历史原因在于: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不彻底。

52、俄、日帝国主义都带有封建性,其历史原因之一在于:领导改革的核心原属封建阶级。

55、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似原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60、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能够逐步形成世界体系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

64、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内燃机的发明。

二、目的目标意图用意。

1、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的根本目的:限制君主的权利。

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国王分别召开新议会和三级会议的共同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4、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主要目的:维护自己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5、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的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专政。

8、雅各宾派实行恐怖政策的直接目的:镇压反对派。

10、彼得一世鼓励发展手工工场的目的:增强俄国实力。

11、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根本目的:确保贵族地主利益。

12、推行“铁血政策”来统一德意志的根本目的: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3、普鲁士于1866年发动普奥战争的直接目的:把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

14、1869年日本政府实行“奉还版籍”的主要目的:实现全国政治统一。

三、作用影响结局结果后果。

1、《权利法案》的最主要作用: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专政。

2、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最重大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产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6、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特征特点表现标志。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征: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

5、日本垄断组织产生的最大特点:在政府保护下产生。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的标志:英吉利共和国的成立。

8、英国资产阶级最终夺取政权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

9、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进入高潮的标志:波士顿倾茶事件。

11、南方奴隶主挑起美国南北战争的标志:南方军队炮轰萨姆特要塞。

12、19世纪末美国垄断的标志:大量的托拉斯。

13、美国侵华新阶段的标志:“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15、标志近代世界体系开始真正形成的两大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17、衡量一个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机器制造业已实现了机械化。

19、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20、标志法国资产阶级最后战胜封建势力的事件:1830年七月革命。

五、实质本质性质。

1、英国圈地运动的实质: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离的资本原始积累。

5、1649年建立的英吉利共和国的性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

6、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夺权。

7、英国《权利法案》的实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9、《人权宣言》的实质: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

11、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性质: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家的帝国。

12、彼得一世改革的实质:农奴主阶级实行富国强兵的改革。

13、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清除封建割据状态。

14、美国内战前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实质:使用奴隶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经济。

15、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六、依据条件前提背景。

1、拿破仑能在1799年夺权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希望他稳定政局。

2.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长足发展的根本前提:统一市场开辟。

4、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前提条件:武装倒幕取得最后的胜利。

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世界近现代史下)。

1.19世纪末的德国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其直接原因在于:容克阶级掌握政权。

2、意大利被俾斯麦拉入三国同盟的原因: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

3、一战前夕,巴尔干半岛局势空前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欧洲列强扩张势力介入当地。

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5、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根本原因:参战国革命运动高涨。

6.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俄法结盟,造成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7、一战后召开巴黎和会,历时半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欧洲列强间争夺激烈。

8、日本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沉默”的主要原因:只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

9、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0、一战后引起美日之间在东亚深刻矛盾的根源:美国金元势力的膨胀。

11、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会外谈判,日本被迫让步的主要原因:中国坚持斗争。

12、美国提出建立国联,又没有参加国联的主要原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13、萨拉热窝事件之所以能成为一战导火线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主要大国均完成战争准备。

14、俄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得不到人民支持的主要原因: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15、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1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1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18、20世纪30年代美国能够保住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美国有三权分立的民主传统。

21、希特勒纳粹党在德国势力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招牌骗取支持。

22、一战后,引起日美在亚太地区深刻矛盾的根源:对中国的激烈争夺。

24、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根本原因:实施夺取东南亚的方针,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25、导致德国在职941年的苏德战场上战略计划落空的主要原因: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

26、希特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直接原因:丘吉尔拒绝与德国和谈。

27、导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28、苏联没有成为《波茨坦公告》签署国的原因:尚未宣布对日宣战。

29、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政策由削弱转为积极扶植的直接原因:中国革命的胜利。

30、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基本相同因素: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恐怖统治。

31、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结盟走向对抗,其根源在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32、二战后初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废除了生产关系中落后的封建因素。

34、二战后,资本主义进入高速局长时期的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

36、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欧洲实力消弱;苏联的严重威胁;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加强。

37、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操纵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强大。

39、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美苏形成实力均抛。

40、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本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42、苏联失去东欧的根本原因:苏联不具备对东欧的经济吸引力。

4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本身经济力量的衰弱。

44、两极格局瓦解的决定性因素:苏联解体。

45、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46、影响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47、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48、当前世界格局形成“一超多强”局面的最主要原因:美日中等国实力增强。

二、特征特点表现标志。

2、俄国二月革命后政治形势的最大特点:两种性质的政权并存的局面。

3、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突出特点: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5、法西斯主义道路的主要特征和表现: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

6、二战前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特点: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7、罗斯福新政中最能表现新政特点的措施:《国家复兴法》。

9、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显著特点: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10、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形成两极国际格局。

13、欧洲统一过程的显著特征:由经济联合逐渐到政治统一。

16、日本确立天皇制的法西斯军事专政的标志:1936年二二六事变。

17、德奥合并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18、英国放弃绥靖政策的标志:丘吉尔就任首相(1940.5.10)。

19、德意日三国法西斯轴心集团形成的标志:意大利加入《产国际协定》。

20、1942年1月,26国共同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21、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22、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英法、英俄协约的签订。

23、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华约组织的建立。

24、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归纳篇六

4、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主要目的:维护自己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5、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6、美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意图:进占中国市场。

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的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专政。

8、雅各宾派实行恐怖政策的直接目的:镇压反对派。

10、彼得一世鼓励发展手工工场的目的:增强俄国实力。

11、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根本目的:确保贵族地主利益。

12、推行“铁血政策”来统一德意志的根本目的: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3、普鲁士于1866年发动普奥战争的直接目的:把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

14、1869年日本政府实行“奉还版籍”的主要目的:实现全国政治统一。

三、作用影响结局结果后果。

1、《权利法案》的最主要作用: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专政。

2、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最重大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产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归纳篇七

首先,先看书,后背书。

看是全面的看,背是重点的背。这理由很简单,它符合人自身大脑的记忆规律。所有的东西你都背下来是不可能的,而看书,是缘由于“熟悉”对于事物记忆的帮助。很多事情,你没有特意去背,但你却记住了,而且,终生不忘,就在于,它是你所熟悉的。

其次,看书后,不划重点的去做题。

重点不是不需要划,而是,要看是谁来划,如果是老师,是其他同学给你划,那你便是一个被动的去接受的地位,你永远不知道为什么。而如果你去直接做题,遇到看书时没注意的问题了,再去书中找出来,划上好学校,长此以往,这便是你自己的重点。你会发现,无形中,你已经对那些要背的重点了如指掌了,何须再背。

第三,熟练记忆采分点词汇。

做过考试练习的同学都知道,考试是按点得分的。一道大题的标准答案通常只有几个要点,答出要点就有分,答不出哪怕写再多也没分。而要点通常都是很简洁、干净,课本上的一大段内容可能只需要一个词或一句话就能概括,一个词一句话就是要点。很多同学不放心,大段大段地背课文,而且还要求自己背的与课本内容一字不差。这么做,既难以记住又占用大脑空间。

第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要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你记忆。只有你知道怎么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书里的话了,你才能够真正的记住它的内涵。考试时,你才能够想起书里的采分点。有的同学是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怎么展开来写,就把死记硬背的课本内容套进去,其实可能是他对课本内容还不够熟悉。这时候不妨多看看书。这里更加体现了看书的重要性,平时看书看熟了,在回答大题尤其是主观题时,自然而然会用学科语言展开答题,也不用担心会出现写完要点不知如何展开的情况。

第五,勤练习,保持“手感”。

考试四门考试中,文综是最能拉分的一门。毕竟文综三科不像语、数、英是从高一就练起,它是等到高三才开始三合一大综合,大家适应这门考试的时间都不长,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在这方面夺分的可能性也最大。有的同学平时单独做三科中的某一科像历史、地理什么的都挺强的,但一到三合一练习就不行了。这种情况,我也有过。说到底,就是还不适应。要适应的话,有个既笨又土但很有实效的方法:加大练习。成绩是其次的,关键是练手,熟悉这门科目的考试感觉。做得多了,有些规律也就摸索出来。像大家都挺头疼的文综大综合题,其实题目里都会隐藏着线索,做题的时候先要找出这条线索,才能把握答题的方向。比如线索是农业,那就调出史、地、政三科有关农业的知识再做题。再如做题顺序、做题时间,这些都是在平时的考试、练习中琢磨出来的。不要考试到最后,一看没时间了,看到大综合题就乱了阵脚。如果平时就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给自己定出做选择题、单科大题、最后一题等各用多少时间的话,高考时就可以保证所有的题目都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历史知识点高中总结归纳篇八

自1840年到2000年的中国是充满着急剧变化的一百六十年。

这一百六十年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

1840年~1949年的半殖半封社会阶段,是一个世纪的屈辱,抗争和探索;

1949年以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半个世纪的曲折探索。

1840至1949年又可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资本主义列强此消彼长变换各种手段勾结中国的反动势力变中国为半殖半封社会,并扶植反动势力不断深化这一统治秩序的历史。

(2)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民主和经济富强同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且在斗争中提出了不少的救国探索方案。包括地主阶级的师夷论,洋务论;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方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维新方案,革命派的革命共和方案等。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各个派别的斗争和探索尽管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皆归于失败,但都作出了相应的历史贡献,而且为后人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3)在中国半殖半封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艰难曲折地产生和发展着,为中国革命史的深刻转折提供着经济,阶级和思想条件。

1919-19由于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中国革命迎来新的曙光,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历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曲折斗争,终于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这就是“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这其中中共经历和外部敌人与内部左右倾的斗争,不仅完成了革命任务,而且把马列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马列毛的正确理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采取革命的武装斗争方法,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向社会主义前途迈进---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领导是我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中心问题是土地革命。上述思想在国民大革命中开始萌生,土地革命时期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完全成熟,解放战争时期达到高度娴熟的程度。实践证明其确实是我党革命斗争的结晶。

如果说建国前是革命史,是政治史,是求独立史,那末建国后就是建设史,是经济史,是求富强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由开局不错,到误入歧路又到拨乱反正,成绩辉煌的历史。

总的内容就是建国前曲折探索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赢得独立;建国后曲折探索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邓小平理论)走向富强。建国后的历史四个阶段(考试说明将其合成三个阶段,即56-76年合为一个阶段)。

(1)1949-1956总的来说我国是处于一个过渡的社会阶段-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前后联系相承的两个转变:1949-1952是由半殖半封的社会形态转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上由半殖半封的残破经济转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得到恢复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上_大地主大买办的独裁政权转为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政协代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角色。53-56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改造为社会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经济上经过三大改造由多种经济并存到公有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工业化开始起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政治上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宪法的颁布标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978年全面拨乱反正,实现了全方位的伟大历史转折,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伟大成就。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3、辨证的分析“扶清灭洋”的两面性,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阶级性。(该口号说明了农民的哪三个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先进文明的关系;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关系。)。

4、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资金,技术,分布,行业;与帝封的关系。)。

5、归纳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成因。(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与农民阶级天然联盟;革命性强。)。

6、清政府那些举措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结果如何。

7、《马关条约》的内容、特点和危害。甲午战争对中,朝,日,远东局势的影响。

8、归纳维新派为戊戌变法所做的思想准备,政治准备,组织准备。百日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9、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维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戊戌变法的三重意义。(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爱国意义。)。

10、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的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11、比较开明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在对待西学,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众等问题上的态度。

12、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起义原因,纲领,组织性,与宗教关系,军事活动方式,对待西方的态度,斗争矛头和斗争结果。斗争作用:都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都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结。)。

1、建国后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两大任务,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结果。

2、过渡总路线的提出背景,内容,特点,执行结果。

3、一五计划的实施条件,内容特点,实际实施的情况,取得的具体成就。

4、过渡时期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过渡性"在政治,经济,思想,外交上的体现。过渡中我党的几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举。过渡中存在的问题。

6、建国后到1956年我党对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小农经济采取的不同政策、原因和影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