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最新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方案(实用14篇)

最新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方案(实用14篇)

时间:2024-02-03 10:58:37

相关推荐

最新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方案(实用14篇)

四、比赛地点:各班教室。

五、比赛对象:3—5年级全体学生。

六、参赛要求。

1.以班为单位参赛,要求全班学生参加,着装统一,整齐大方。

2.比赛内容由各班自行从《国学经典读本》、《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书中去挑选,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尽量配乐。比赛形式由各班自行安排。

七、评奖办法。

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班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

2.根据比赛情况和现场评分,分年级设奖。

三年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

四年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

五年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

八、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九、人员安排。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方案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

二.活动目标:。

(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诵读经典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诵读内容。

1、《经典诵读读本》每生一本,共有三十多篇。

2、课内拓展。各班级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适当增添相关经典诗文。

3、课外阅读。每班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内图书,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活动。

四、活动时间。

1、各实验班利用每日晨读,每节课前两分钟,每周二、四下午课前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另:一、二年级每周各开设一节诵读课)。2、每日放学后,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15分钟。

3、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读多背,不增加负担,使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五、活动措施:

(1)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和班干负责,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校外倡导家长积极参与“亲子共读”活动。以此为学生的诵读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提高家长的人文素养,推动社会的进步。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横向联系。通过课内阅读指点方法,培养兴趣,激发热情,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外涉猎更宽阔的阅读领域,欣赏作品的语言、把握艺术的构思、辨析人性的美丑善恶,学会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价,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全面提高鉴赏能力。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20xx——20xx学年上学期月活动计划。

九月:1、制定本学期课题组活动计划。

2、参加教研室组织的经典诵读课题活动。

3、各年级制定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4、各实验班按计划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5、9月13日各年级开展经典诵读大比拼活动。

十月:1、各实验班按计划进行经典诵读活动。

2、各年级开展“亲子诵读”活动。

3、10月31日开展5—6年级“亲子诵读”活动展示。

十一月:1、各实验班按计划进行经典诵读活动。

2、各年级开展“亲子诵读”活动。

3、11月14日进行3—4年级“亲子诵读”活动展示。

十二月:1、各实验班按计划进行经典诵读活动。

2、各年级开展“亲子诵读”活动。

3、12月26日开展1—2年级“亲子诵读”活动展示。

元月:1、1月9日活动总结,表彰优秀诵读家庭。

2、汇集资料,本学期课题活动情况总结。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方案篇十四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哪首诗?《蜀相》。

4.“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什么?《中庸》。

5.《诗经》中的诗歌,共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属于民间歌谣的是?

国风。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顾炎武。

7.被国内外人士誉为“中国三大国粹”的是京剧,国画和什么?中医。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谁的诗歌?李白。

9.被称为我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哪一个?敦煌莫高窟。

10.按风俗,“腊八粥”应在阴历哪一天喝?阴历十二月初八。

11.“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是什么?瞒天过海。

12.“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的“六畜”是指?马牛羊鸡豕犬。

13.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14.宣纸得名于它的什么呢?产地,安徽宣城。

17.我国古代最早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董仲舒。

18.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陶渊明。

19.《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何人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司马光。

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月亮。

22.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医学界。

24.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晚春。

2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古文?《岳阳楼记》。

27.“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骆宾王、杨炯还有?卢照邻。

28.“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二十岁。

29.“豆蔻年华”指少女多少岁?十三。

30.《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三百零五首。

3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石头记》。

32.被誉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词典的是哪部著作?《尔雅》。

33.“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勾践。

34.“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沉鱼是指哪位历史人物?西施。

35.典故“洛阳纸贵”的历史人物是谁?左思。

36.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哪位?张择端。

38.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出自哪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39.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的是哪部作品?《孔雀东南飞》。

40.《红楼梦》中写了四大家族,除了贾、薛、史外,还有?王家。

4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军是指?李广。

4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哪个方面的标准?重量。

4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作者是?李清照。

46.《水浒传》中人称“浪里白条”的是谁?张顺。

4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哪里?新疆。

4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

孟子。

49.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50.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谁?王维。

51.“诗圣”、“诗佛”分别指唐代的哪两位诗人?杜甫、王维。

52.被称为“小李杜”的是哪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

53.一门父子三词客是指哪三位?苏洵、苏轼、苏辙。

54.唐朝擅长七言绝句的边塞诗人是?王昌龄。

55.我国安徽省黄山有“四绝”,它们分别是奇峰、怪石、云海和什么?松树。

56.成语“不入虎穴”下一句是?焉得虎子。

57.《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58.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出自哪首古诗?《小池》。

59.《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是记载哪三位结拜为兄弟?刘备、张飞、关羽。

60.秦朝末年,垓下一役,哪位著名将领乌江自刎?项羽。

61.《春晓》的作者是哪位诗人?孟浩然。

62.《本草纲目》是谁的著作?李时珍。

63.毕升发明了哪项技术,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活字印刷术。

64.汉末杰出的文学家且是建安文学开创者的是?曹操。

65.中国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6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位诗人?李商隐。

67.《三国演义》中,千古莽撞人是形容谁的?张飞。

68.王维诗“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重阳节。

69.在我国词的历史上,有一种“易安体”,是谁创造的?李清照。

70.魏晋时代最杰出的田园诗人是谁?谢灵运。

7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自?孟子《孟子》。

72.在我国古代,哪一位扮男装代父从军,忠和孝,世无双?花木兰。

73.《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关羽。

7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出自哪首诗?《长歌行》。

75.孔子是哪家学派创始人?儒家。

76.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哪位?韩愈。

77.《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

78.《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孙悟空。

79.历史人物“武松”出自哪部著作?《水浒传》。

80.《三国演义》中,是谁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

81.《游子吟》的作者是?孟郊。

82.《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83.李清照是什么派的词人?婉约派。

84.孟子是哪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儒家。

8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文天祥。

86.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兵书是指?《孙子兵法》。

8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语出自哪部著作?《晏子春秋》。

88.“史家之绝唱,无韵诗离骚”指的是古代哪部作品?《史记》。

89.我国古代文学名作《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刘义庆。

90.成语“安步当车”中形容怎样走可以像坐车一样?慢慢走。

91.历史上的“约法三章”是由谁先提出的?刘邦。

92.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共有多少回?100。

93.中国焚书坑儒的是谁?秦始皇。

94.中国传统书画所用的是下列哪种纸?宣纸。

95.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的是哪位诗人?杜甫。

96.水利工程奇迹都江堰是在哪一时期建造的?战国。

97.明代以后廷试的前三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

98.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应该属于哪个季节?春季。

99.每个月份都有自己的别称,仲夏指的是几月份?五月。

101.首创用全身麻醉法实施外科手术,被后世称为“外科鼻祖”的是?华佗。

102.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

103.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又称四诊,它的发明者是?扁鹊。

104.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宋应星。

105.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哪部?《神农本草经》。

106.东汉末年著有《伤寒杂病论》的著名医学家是哪位?张仲景。

107.我国的火药发明于哪个朝代?唐朝。

108.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取自于唐代哪位高僧到印度学习、取经的故事?

玄奘。

109.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它位于现在的哪个省?湖北省。

110.“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位于现在的哪个省?河南省。

11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请说出其中任意一位。

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112.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用于比喻知音或知己的曲目是?《高山流水》。

113.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表现梅花的佳作是?《梅花三弄》。

114.与平民的艺术相对,用来形容高雅艺术的乐曲是?《阳春白雪》。

115.围棋是一种智力游戏,它起源于哪个国家?中国。

116.我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文字是哪种文字?甲骨文。

117.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名人?屈原。

118.泼水节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傣族。

119.通常人们会在哪个节日前后去祭奠祖先,为他们扫墓?清明节。

120.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是哪个传统节日?腊八节。

121.春节又称过年,“年”指的是一种什么东西?怪兽。

122.古时候如何尊称对方的母亲?令堂。

123.元宵节是农历哪一天?正月十五。

124.中秋节是农历哪一天?八月十五。

125.中国古代男子成年行加冠礼时是多少岁?二十岁。

126.中国古代女子成年行及笄之礼时是多少岁?十五岁。

127.《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孙武。

128.号称西楚霸王的盖世豪杰的是哪位?项羽。

129.“草木皆兵”出自哪次战役?淝水之战。

130.唐代安史之乱的平定者是哪位?郭子仪。

131.明朝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将领是哪位?戚继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