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最新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汇总13篇)

最新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汇总13篇)

时间:2019-12-29 20:05:17

相关推荐

最新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汇总13篇)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论文

往日的痕迹在脑海中浮现,是时候总结一下了。在总结时要尽量做到言之有物,突出实质性的收获和收益。总结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素材,但我们要注重个性和原创性。

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篇一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高校本科生的论文,我们来看看。

在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数学教学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能力培养,这大多是在课堂教学中。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何为高效课堂呢?也就是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的活动,能够在活动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益,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包含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

这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心理学知识。

1鼓励活跃课堂氛围。

著名的“斯金纳笼子”的实验,让老鼠在笼子中学会按压一个杠杆以获得食丸。通过食物的鼓励,不断的刺激老鼠学会了按压杠杆。而在数学学习的课堂中,这种鼓励也是必须的。鼓励,就是指激发鼓励人的行为动机,使人做出努力的行为,从而有效完成预定目的的过程,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可见,教师的鼓励对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多么重要。

[1]数学课堂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既没有没有语文课堂中优美的词句,也没有科学课精彩绝伦的科学实验。如何在课堂中留住学生呢?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发掘出数学所特有的美,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鼓励孩子们与自己共同探究发现不一样的数学。可以用微笑,用语言,用大拇指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学习课堂,适时的鼓励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那么和谐的课堂环境将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如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后之后不仅仅只是老师点评:“回答的不错。”“很好,请坐。”等。可以给孩子一些正面的鼓励如“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你真有胆量,不简单。”……利用有感情色彩的词鼓励孩子们思考问题。在这其中也可以渗入“代币法”,通过课堂回答问题给予一定的“代金券”,积累代金券换取一定的奖励。这样不停的刺激学生,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问题,问答问题的好习惯。从而使课堂中的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人人参与到课堂中来。

2观察榜样提高课堂效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模范能力超强的少年儿童,他们会通过观察记住所看到的行为,并随之模仿。并且孩子最容易受到同辈的影响,其中孩子们之间由于年龄、性格、经历上的接近与相似,更容易接受和模仿。如,在进行数学练习时,需要及时的评价孩子们的完成情况,可以以表扬的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孩子们就会有比较的心理,观察这些榜样并且做的更好,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效果。

除了练习中可以利用榜样,教学中也可以应用榜样,如在教授方程的解法时,他们已经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通过探究不难发现方程的解法。此时,为了鼓励孩子们能够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可以在孩子们中间树立表现好的同学为榜样。而这样的正强化,会使孩子们努力效仿,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有了榜样,使得大家有学习的方向,有看得见,摸得到,就有说服力。所以,鼓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孩子们需要给他们树立榜样,并且要鼓励他们成为榜样。

3觉察动机,实现自我预期。

“动机”和“学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伯纳德.维纳发现“往往可以从学习中推导出动机,而学习往往依靠动机。”[3]学生在争取好成绩时,往往会经历成功或失败。他们情绪上对此有什么反应,取决于他们怎么向自己和他人解释这一个问题,在这一前提下,每一个学生在为之努力的学习领域就会形成比较长远的自我实现预期,并且对今后的学习动机产生决定影响。

学生在争取好成绩时的表现是不断努力和持之以恒,还是学习意志不断消退,最后“一筹莫展”,就完全取决于这种自我实现预期。

个人以往的成绩可让学生定位自己成功的可能性,过去成功率越大,那么学生会觉得未来自己也一定能成功;或是看到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能成功,那么也会自我暗示自己也能成功;教师的鼓励也是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相信学生,也会提高自我预期,从而达到成功。如在讲授五年级上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例3中,并不直接引入例题,而是先让学生思考“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已知苹果每千克3.5元,梨每千克4元,问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能够很快的列出算式,这就是一次的成功。

接着改变题目,将题目变为“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一共花了19元,已知梨每千克4元,求苹果每千克多少钱?”根据提一次成功的经历,学生会很快找出关系时,从而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让学生多成功,在课堂中多实现学生的自我预期,为孩子们树立成功的信心,让他们喜欢上数学,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看法,作为教师需要掌握学习心理学的一般规律,结合自身经验,结合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说”,“交往教学理论”……为我们从更新的角度、更深的层次、更广的维度认识数学学习与身心发展关系提供了更富时代内涵的理论依据,值得深入学习探讨。[4]从而打造适合自己课堂的学习方法,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作者:杨珍霞单位:湖南省泸溪思源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赵伶俐主编(1996)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社会学习理论》阿尔伯特班杜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心理学入门》格尔德米策尔()中央编译出版社。

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篇二

摘要:英语学习中,词汇因为语篇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丰富的意义,而语篇必须通过词汇的组合才能表达完整的思想内容。基于语篇意识的词汇教学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以pep6unit1blet’slearn为基点,聚焦“篇”“词”及“点”的三方关注,探讨基于语篇意识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篇三

论文摘要:分析了机械制造工艺课难教的主客观原因,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和建议,结合具体教学中的生动案例,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机制工艺课是技工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知识点较多,概念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感到教学尺度不易把握,学生则感到学习内容枯燥模糊,并由此产生畏难情绪,不仅会影响本课程的学习,还会对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笔者拟结合多年来在机制工艺课教学方面的经验,谈一谈个人的认识和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将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加以提高。

学生的基础知识差机制工艺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课程,并且与其他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有着紧密的联系,具体涉及金工学、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的内容,而且本课程又是各相关工种工艺课的基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衔接环节。技工学校学生尤其是中技生,其生源基本是升高中的落榜生,文化基础较差。虽然技工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已相对地简化,但由于自身素质以及课程开设仍有一定的跳跃性(学生的生产实践、操作经验基本没有),所以在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仍会在学习上感到吃力。一旦基础课的基础未能打好,再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学生的准备知识肯定不充分,难以对学习唤起足够的兴趣,同时也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理论课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不足在机制工艺课中,很多理论知识都来源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使用的机器设备中。例如《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八章“铣削”中介绍的万能分度盘的使用,其中涉及的手柄、主轴、侧轴等零件对分度的操作都具有关键作用。倘若教师不知道这些零件的实际安装要求、作用及与铣床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在讲到此处时,就只能照本宣科,代入计算公式,无法进一步深入讲解,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技工学校的理论课教师大多是本、专科毕业后直接入校教书的,受到各个学校设备的限制,对各种机加工实践知识缺乏深刻的认识,有时会在教学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出现讲解模糊、照本宣科的现象,这都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材内容求全而缺乏发展性技校使用的机制工艺教材,内容上分为热加工工艺、冷加工工艺和装配知识三大部分,知识点较全面,基本上将机制工艺方面的相关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都包括在内了。但笔者认为,技工学校培养的是紧密联系实际发展需要的技术工人,对于一些热加工工艺工种,如铸造,应将重点内容放在铸件的用途或新型铸造方法的原理上,而砂型制作包括型砂的`特性不应要求详尽掌握。因此感到教材编排过于求全,而缺乏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介绍。在使用时,由于受课时量的限制,课程进度快,知识点内容又太多,教师不易把握教学尺度,学生则难以掌握过多的知识,从而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针对机制工艺课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水平。

(1)加强师德教育。要让教师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爱护学生,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技工教育事业中,只有如此,才能一心一意地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才能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2)提高自身质素。教师是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教师应当不断地补充知识,完善自我,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可以给学生做一个良好的表率,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良好学风。平时可通过上网,多了解新工艺和新技术,参加技师职称考核,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

(3)加强与实践的联系。机械专业的教师应当不仅具备机械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加工方法、机床及机器的有关知识也应当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与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熟练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上起课来得心应手,既可将教学铺排得较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将枯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变得浅显易懂,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就曾组织理论课教师到各机械工种的车间进行实操,由实习教师安排一定的生产任务,由理论课教师完成。通过加工不同的零件或进行装配和拆卸,了解了大量课本上没有的细节,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素材。合理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想将课上得形象易懂,采用一些教学模具、挂图是必要的。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设备及教学手段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加强。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的使用使得教师要将枯燥的课堂变为生动活泼的课堂不再是梦想。例如,可以把各种机械加工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操作录制出来,制作成多媒体光盘,在上课时播放,抽象的文字叙述在此就可以变成具体形象的图像,简明易懂,学生的兴趣也得以调动,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明显。以切削刀具的讲解为例,在讲刀具的组成时,角度的讲解是难点,因为涉及空间基准坐标平面,由于是假想,刀具上本身没有,所以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理解,而实物又很难表现用基准坐标平面切削的场景。如果运用多媒体,通过3d-max画出刀具的立体图,并模拟出用坐标平面切削的场景,再转动刀具模型,把要观察的面正对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明白角度是如何在基准平面上得到的。当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比喻也可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好难点、重点,以铸造方法中的浇注系统为例,其系统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4部分组成,其具体位置关系和作用学生很容易混淆,通过比喻法,把铁水进入铸型型腔比喻为学生进入教学楼的本班教室,浇口杯就相当于教学楼的大门,它是浇注时最先进入的通道,同时其截面面积又是最大的;楼梯相当于垂直方向的直浇道,而走廊相当于水平方向的横浇道,最后教室的门口相当于内浇道,引导“铁水”进入最终的目的地(型腔),内浇道可以有多个,就好像教室有前后门一样。通过这样贴近生活的比喻,学生听后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抽象难记的知识点就这样理解了。再如,锻压方法中的冷却方法有空冷、堆冷、坑冷、灰砂冷和炉冷5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把它们的特点和冷却快慢的次序搞乱。在课堂中,笔者将一堆需冷却的零件比喻成一群站在站在露天球场中的学生,空冷就相当于学生各自分开,光着膀子与空气接触,这种方法是冷却速度最快的;堆冷就相当于学生虽然还光着膀子,但开始抱成一堆,通过吸收彼此的热量减慢冷却的速度;而坑冷则相当于学生从空旷的足球场回到教室,由于有墙壁的阻隔,热量进一步积聚,冷却速度更慢;而灰砂冷则相当于学生不但在教室里,而且还穿上了棉袄,身上的热量进一步积聚,冷却速度更慢;而炉冷则相当于在教室里装上了空调,是冷却速度最慢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比喻,不但可轻易地记住知识,还可从中学会在联系中记忆的方法。

使教学与本校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机制工艺课是各个工种的专业基础课,与各工种工艺课联系紧密。技校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技校现有机床设备的作用,在举例讲解时,尽可能使用学校现有设备,由于学生见过甚至使用过,对知识的理解就更容易,也更牢固,这样可将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如我校的钣金车间就有空气锤、剪切机和火焰反射炉等锻造机器和设备,车工车间更是有车、磨、铣、刨等各式机床,在教学中,可以安排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到机床前具体观察、体会,由实习教师和工人讲解、解疑,不失为解决教学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甚至可以将工人的操作过程用dv或数码相机录下来,制成多媒体课件,这样,学生在得到感观认识的同时,又可有侧重点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不会因参观现场太窄而看不到,或因新奇感而限于走马观花。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不能单纯追究学生或教师的责任,应在学校的支持与配合下,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大胆进行改革,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并且要在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如此才能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篇四

摘要:实施与组织课堂教学应当凭借生动、形象、丰富的教学语言,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纽带。有意义、有价值、富有艺术性的教学用语,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实现学生思维的激发,激励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一、注重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美感。

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指的是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准确地应用概念,合理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加以推理,坚决不允许模糊性语言和歧义性语言的出现,进而防止自相矛盾与模棱两可的情况出现,实现讲解知识的准确无误。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指的是教师应用规范性的语言开展教学。所谓的规范性语言,首先在于标准的普通话、语调的自然、语速的流畅、节奏的明快、语音的准确。其次,规范性的教学语言还应当在遣词造句上跟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相符合,防止句子的不通顺以及用词的不适当。并且,规范化的语言是纯净的语言,教师不但应当防止污言秽语的出现,而且还应当防止啰嗦和口头禅。课堂教学语言的美感性涵盖教学语言的形式美以及内容美。其中,教学语言的内容美需要语言含蓄、充实、哲理深厚、思想有内涵。而教学语言的形式美是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语言词汇的丰富多彩、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词的动听婉转,以及灵活地应用修辞手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不但涵盖严密优美的书面性语言,而且也应当涵盖经过锤炼的口头性语言,从而让学生处在浓厚的语言氛围当中,受到较好的感染以及熏陶。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简明扼要和有趣生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当是简明、有趣、生动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不能够太严肃,需要尽可能地确保快乐与和谐的教学氛围,懂得通过自身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启发学生,从而有效地统一理趣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分析问题、回答问题、问难质疑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差错,教师对此应当持理解的态度,倘若教师在这种情况之下,说出一些批评性的语言、责怪性的语言,那么会适得其反,进而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相反的,教师注重教学语言的幽默诙谐、风趣简明、形象生动,那么就能够让学生的心理放松,从而指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以及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理解教学知识。尤其是教师在讲解一部分文质兼美的文章的时候,教师应当认真地设计教学语言,确保教学语言的具体性、生动有趣、简明扼要,以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此一来,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作为一种双边活动的课堂教学,不但存在教师的讲解,而且也存在学生的学习,不可以让教师独自进行下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时刻确保引而不发,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还需要启发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动嘴和动脑,让学生自主地发展和发挥潜力,从而让学生步步深入。像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可能遇到一系列的难题,鉴于此,教师不可以直接性地训斥学生和说“你真不聪明”“你怎么回事啊”“你怎么这么不长记性”等语言,而是需要应用激励性、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指导和点拨学生。如此一来,才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才可以活跃教学的氛围,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加理想化。教师需要注重批评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不可以说出粗暴或者是讽刺性的语言,而是通过自身亲切的语言和蔼地提醒学生,让学生多多注意。教学语言有着独立的音响之美,而且还能够提升感染性,有利于表达情感和意愿。倘若教师的语言缺少新奇、缺少激情,那么就难以跟学生交流感情,难以形成共鸣。当然,倘若教师一直不停地说,让学生缺少回味与思考的时间、空间,那么学生也会感觉到疲劳,进而难以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师倘若可以实施富有激情与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艺术,尽可能地使语言错落有致、时急时缓、时重时轻,以及具备一些旋律和节奏,那么学生会听得更加入耳,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中。在教学不断调整教学语言的过程中,不但教师能够感受到快乐和轻松,而且也能够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进而创设和谐、轻松、欢快的教学气氛,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美感性,注重教学语言的简明扼要和有趣生动,以及注重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语文素养,才可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2]谷开发.试论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j].现代阅读,,(03).。

[4]董娜.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j].现代阅读,,(03).。

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篇五

摘要:当前我国化学史的教育并没有被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而化学史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化学史教育的情况,并总结化学史教育的重要意义,以此引起我们对化学史教育更多的关注。

1.引言。

我国化学家傅鹰曾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化学史的教育在国外有比较久远的历史,在我国也开展得比较早。

20世纪30年代,丁绪贤在北大开设化学史课,新中国成立后,化学史教育得到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期刊网上关于化学史的教育论文有150多篇[1]。

很多高校老师和中学老师对化学史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不断地挖掘和利用化学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化学史及其在中学和大学中的教育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等。

2.我国化学史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中学教育阶段,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主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被提到了重要地位。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应试教育还左右着中学教学,很多老师为了学生的分数而更重视解题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点的学习,重视概念的理解,而这些方面并不是连贯的和整体的,所以学生对相关知识只是机械地记忆,没有形成整体的观念,更谈不上探究性学习;其次,化学式教育有培养学生兴趣和世界观、人生观的作用,而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在中学教育阶段,教师较少涉及化学史的教育问题的探索,教师的热情不够,因此削弱了化学史教育的实施效果。

就课本来说,化学史知识所占的比例很小,据统计,人教社教材中化学史内容按页码粗略统计仅占全书篇幅的约1.6%[2],而且很多中学教育工作者的化学知识是有限的,所以在中学化学史教育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

在化学史教育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科学家无意中的发现和各种蹊跷,而没有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发现不仅仅是偶然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科学家持之以恒地科学研究,对科学知识的追求,以及在失败后的振奋和向上的精神,从而真正体现科学研究的内涵,使学生明白在以后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

化学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科学知识的发现。

化学史也体现着知识与技能,科学发现和各种技术的发明,包含着对物质的本质的研究,包含着物质的性质、结构,等等,因此,利用化学史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思维等方面都有所收获,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必定会有所感触,有利于情感的培养。

3.1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

化学科学知识是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描述性到推理性的发展过程。

[3]化学史的发展,伴随化学知识的.发展;在进行化学史的教育史时,伴随着学科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化学史的知识,对知识进行全面、深刻的解剖,并使知识产生联系,形成一定的网络,便于学生学习。

3.2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和学习的兴趣。

大量的教育工作者及其所写的文献都把这一点列为了化学史的教育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安排适当的化学史教材,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

[4]然而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予以积极的诱导和启发。

心理学研究发现,直观的、趣味性的事物更能刺激个体的大脑兴奋。

[5]化学史及化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实验,而实验现象、实验仪器、实验探究的过程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即所谓的化学美。

充分利用化学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可提高他们对化学及科学的兴趣,在他们的内心产生驱动力,进而更好地学习化学。

3.3有利于增强环保理念。

环境保护被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每个公民都应该有环保意识和理念。

化学史和能源的发展也是有关联的,古代的钻木取火、近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以及石化能源的使用、当代新能源的开发都与化学知识有紧密的联系,也渗透在化学的发展过程中,因此通过化学史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3.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6]。

首先,化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化学史发展的过程,是前人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学习这些内容后,感悟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其次,渗透德育,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的发展充满了曲折,并不是那么顺利的。

研究过程总是使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而各种科学方法不断地被改进或者发明,使研究更深入和变得容易。

方法在改进的同时,工具也不断被发明,科学技术也随之发展。

总之,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科学探究、科学发展等方面有较为深刻的体会,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当前化学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不太重视化学史的教育,他们可能认为化学史不重要,与考试关系不大。

只有改变这种思想,重视化学史的教育,才能从行动上在教学实践中做好化学史教育。

其次,中学教科书中化学史的篇幅比重很小,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多阅读有关化学史的课外书籍,增加知识的储备,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最后,化学史教育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目前化学教师对于化学史教育教学功能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精神(实际是科学家的精神)的培养[7],也就是说化学史教育教学功能不够全面。

最后,要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化学史教育,通过观察、实践、条件控制、测定、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分类、抽象概括、模型化、提出假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及得出结论等环节来完成。

参考文献:

[2]刘前树,邱道骥.化学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育,(1):60.

[4]许青锋.化学教育应重视化学史的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44.

[7]王秀红,于建军.中学化学史教育教学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化学教育,(2):72.

[8]张成山.浅析如何进行化学史的教育[j].高校理科研究,(31):102.

从“化学教学”到“化学教育”【2】。

[摘要]化学教学在起到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肩负起进行化学教育的责任,这是一种哲学性质上的认识。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迈出从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起始步伐;注重教学生成,寻找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契机。

以此帮助高中生进行化学的深层次认识。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教育;高中化学。

一、更新教育观念,迈出从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起始步伐。

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毫无疑问,在由化学教学向化学教育过渡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非常重要。

而事实上,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细节,我们或许就能够有效地迈出走向化学教育的第一步:

首先,要认识到化学教育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其是由一点一滴的与化学有关的元素组成的。

人教版化学选修教材以“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社会”为书名,实际上就是在提醒我们进行化学教育。

例如在“保护生存环境”一节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实施:我们以前都能闻到某些地方的自来水有味道,而现在则没有。

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用臭氧(o3)等作为消毒剂和漂白剂代替原来使用的二氧化氯(clo2)和次氯酸(hclo)等,这样就能达到避免氯化物对人体造成危害。

在这类知识的教学中,我们既能渗透化学知识,又能落实化学教育的内容,即化学不总是生硬知识与抽象的符号、化学式等,其更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常说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往往也就体现在这种联系上面。

其次,认识到化学教育存在于化学教学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从目前的教材编排来看,课本上的内容往往都具有显性或隐性的化学教育因素;而从现在的化学习题来看,目前的命题材料也越来越重视这一点。

近年来的各类考试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信息题,在对它们进行解答时,就有化学教育的空间。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

是国际化学年,中国的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

c.氢键在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这样的题目每个选项其实都提供了一个信息点,而对这些选项进行分析所用的知识又绝不局限于教材,因此这样的题目是非常好的化学教育的素材,在日常教学中要给予高度重视。

二、注重教学生成,寻找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契机。

化学往往是以化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其化学方法及化学教育往往蕴含在知识背后。

这些知识在学生的思维中生成时,往往会有许多有利于开展化学教育的良好契机。

这是因为学生学习化学时往往并不只是带着学知识的心理,还带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因此在教学当中往往也就存在着许多教师未曾预设到的生成。

例如,在一次集体备课的活动中,同组的一位老师提到一个问题,说他们班在讲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时候,有学生提问:“物理变化时不一定有化学变化,那化学变化时一定有物理变化吗?”这个问题是老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因此当时竟然愣了一会儿,后来才勉强应付过去。

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后来我到我们班上去问学生是否也有这个问题,令人惊异的是竟然有不少学生说也想到过这个问题。

这就说明这个问题其实是学生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只是在教师的备课及教学过程当中不容易被老师注意而已。

面对这一生成,我后来从另一个角度对学生进行了解释:作为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涉及化学知识的此处就不再赘述了)。

在这种联系与区别中又反映着对某一事物的判断标准,譬如此问题中的“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而这其实某种程度上讲又属于“化学哲学”可以解释的内容,化学家们常常说这么一句话:结构决定性质。

这句话其实不仅是化学教学的,更是化学教育的,不仅是化学的,更是哲学的。

当我们有意识将学生由化学引向哲学时,更是由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一种深层体现。

事实上,化学哲学是高中化学教学应当渗透的重要意识,其研究化学科学的发展规律,研究化学运动本身的辩证内容,研究化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有研究表明,在高中阶段进行这些渗透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是十分有利的。

结合这个例子,笔者想到在我们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生成,而很多时候由于其与我们化学教学关系不大,又都被我们忽略了。

而从化学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生成,它们其实又是十分好的教育素材。

因此,作为化学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化学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需要,我们有必要高度重视这些学生自发生成的知识,让它们发挥化学教育应有的价值。

有时候笔者常常想,相对于化学教学而言,化学教育的内容更为丰富,过程也更加精彩,那为什么其在我们的高中化学课堂上没有绽放出应有的光芒呢?这里固然有客观上的应试压力的因素,但也可能与我们的化学教学价值取向有关。

笔者以为,基于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是目前比较具有可行性的一种思路,因为化学教育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扎实的化学教学基础上的,又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因而也能得到高中学生的喜欢。

既然如此,还是让我们努力去走一条由化学教学到化学教育的道路吧,至少这是符合课改精神,契合学生需要的。

参考文献:

[1]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王盟.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实施绿色化学教育[j].教育导刊,(6)。

文档为doc格式。

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篇六

(一)心理学为高校课程目标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长期以来,教育界在树立教书育人目标的时候总会过多地参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因素,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课程的设置标准必然会发生偏斜。正如布鲁纳所说:“不顾教育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来论述教育学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浅薄,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视。”然而,我们必须正视的是高等教育的历史及现状过多地参照原有的价值取向,课程的设置上缺乏必要的心理学依据。概括地讲,高等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首先是要与本国的历史、传统、当前国家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对教育的期待相符合,也要在这几方面之间找准衔接的方式,用正确的行为方式将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中。再者,就学生个体层面来说,应针对具体某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依照学生群体的整体情况,制定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特点的教学内容。

(二)心理学为高校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如果高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规划的制定标准只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对教育的利益诉求,那么长此以往,这样的教育态势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和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考虑到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就是要根据特定教育阶段和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情况和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制定有利于他们全面接受知识的学习规划,选择与他们的学习能力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作为高等教育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重点体现在教材的编订方、学校课程设置的安排者和教学内容的实施者能够依据心理知识对这一过程加以改进,使之更能适应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从不同的层面保证课程标准的恰当性和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并较为准确地预期学生经过课程学习以后的成效。因此,高校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内部身心结构相适应,让二者之间达成的统一协调运动,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二、高校课程设置与心理学理论的结合策略。

高等教育阶段,依然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方略,讲求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学生“学”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重视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从加强课程设置和活动管理的方面来实现高等教育的良好效果。

(一)以人的心理结构为依据,注重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顺序性。

学生的身心有其内在的独立特点,教育不能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形式,只能在顺应这些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出更加有利的学习条件,突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推动学生在知识获取、经验增长和素质提高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争取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思维、善于发现、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为此,在高等教育的课程制定方面,首先要在内容上有所取舍,尽可能选取那些与当前学生的认知能力一致,一般教学的大部分内容在经过教师指导后、学生凭借己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可以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得以解决的东西作为课程内容。其次,知识的逻辑顺序对学生的接受效果也有着重要影响,灵活呈现课程,合理安排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木课程的比例,发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不同功效,并注意各门课程的相互协调,整体优化课程结构。

(二)重视专业教育的“厚基础”,提倡通识教育的“宽口径”

高等教育不仅重视培养专业领域内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强调在训练专业技能之余,对学生进行涵盖多个方面的通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是为了将广大学生在学科范围上加以区分,让他们在几年学习之后能学有所专。精细化的专业设置是为了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专门人才,达到推动社会整体进步的目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从知识教育的立场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为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涯、适应社会发展奠定综合基础。做到专业教育上的“厚基础”和通识教育上的“宽口径”,必须将学生整体作为参照对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要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容量和含量之间的矛盾。专业课程的设置要讲究质高含金量,在“厚基础”有保障的情况下再寻求更宽广的范围。与之相对应,在大众知识的普及方面,在范围的宽广度上的要求要严于对厚度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的试行阶段,学校的课程设置要加强基础教学,合理划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重。还要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发现新知识的生长点。

(三)淡化专业课程的内容比例,扩大综合课程的开展范围。

长时间的专业课程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而且单一的学习内容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鉴于学生存在这方面的心理状况,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做好专业知识和其他课程的搭配,做到渐进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寓心理素质教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笔者认为应放大综合门类课程的比例,使其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交叉进行,有效保留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并且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综合知识面,改善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

(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高校应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

高校在课程安排上,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能动性,因为教育目的的实现,最主要的是要发挥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调动他们学习的斗志,让他们自愿投入到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去。在确定和组织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如何发挥各种认识因素的作用,做到内容与目的、科学与兴趣、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的统一。要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在学习内容、指导教师的选择上给他们留出自主权,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人格权利的尊重,这对保护他们的个性自由是极为有利的,也就从根本上保障了他们学习的自由,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情愿度。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学习时保持良好的情意状态。

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篇七

摘要:在现今的高中教学中,篮球教学占据了较为重要的位置。由于篮球运动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革的,因此在篮球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模式均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本文主要对高中篮球教学活动开展中互动教学方式的科学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探究,以期进一步提升高中篮球教学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互动教学;高中篮球;实效;学生。

在篮球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应用可帮助将原有的枯燥教学模式完全打破,实现专项训练及模拟竞赛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找寻竞赛感觉,充分领悟训练内涵,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高中篮球教学中,互动教学方式的应用可实现各项训练活动的完美融合,充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互动篮球教学中还可帮助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相互学习同伴的优点。

一、创设和谐优良的教学情境,激发互动兴趣。

1.创设视频情境,吸引学生注意。

高中篮球互动教学中的互动教学其实是指将原有传统的师生角色完全转变,积极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民主化的关系,对师生关系及其作用之下的融洽学生及教学媒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关系进行科学调整,积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突出其主体性地位,促使主客体之间产生互动和共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篮球教学中需始终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高中生对于各篮球竞赛具有极为浓厚的兴趣,如nba、cuba、ncaa等,教师可将此作为切入点,运用各著名篮球竞赛视频为教学创设优良视频情境,充分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教师可以针对各部分教学内容,选取适宜的视频进行导入,在教学前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再进行教学主题话题的设计,促进互动教学的开展。在高中阶段,为了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需引导学生加强对篮球的了解,运用所创设的视频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一,教师可在教学中应用nba经典赛事视频来为导入新课内容提供助力。学生在观看视频中篮球运动员的精彩灌篮、移动、三步上篮、防守后,便会对篮球训练跃跃欲试。第二,教师可应用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加入至互动教学活动中,如:

师:同学们都喜欢篮球吗?

生:喜欢,我最喜欢的运动就是篮球。

师:那么你们对篮球这项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史有所了解吗?

生:不知道,不清楚。

此时教师便可运用制作好的视频向学生介绍篮球的起源和发展史,加强学生对篮球的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师:在篮球学习中,你们想要学到什么?

生1:投篮,提高投篮命中率。

生2:进攻,想要成为拿分王。

生3:防守,避免被突破。

在此案例之中,教师将篮球竞赛视频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工具,之后再采用逐层引导的方式,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以此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图片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篮球作为一项大众体育活动,人们的关注度较高,体育明星极多。在高中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各体育明星的`图片,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和学生形成互动关系。比如,在投篮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关注度高的投篮动作,并将其整理为一个系列,采用ppt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投篮的了解程度,教师需采用图片演示方式,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投篮方式。比如,向学生展示一张姚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位篮球明星是谁?他采用的投篮方式是哪一种?采用此种互动提问方式,教师可以将所教内容一一引出。在引出这些投篮教学内容后,教师便可指导学生采用互动交流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投篮的认识度。最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掌握正确的投篮技术?此问题的提出将课堂完全激活,学生相互之间沟通交流,并分享自己对投篮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丰富互动形式,增强教学实效。

1.采用合作互动学习,增强生生互动。

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学生的基础不同,在训练中的优势互补对于篮球训练实力的提升极为重要。部分学生的运动基础较好,训练起步较早,无论是在其力量、体能还是技术及战术方面,均具有极强的优势。而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篮球较晚,基础相对薄弱,虽然其体能及素质均有待提升,但是其篮球天赋极强,技术实力较强。为了更好地增强篮球教学效率,加强生生互动极为重要,在互动教学中,生生互动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形式。为了更好地增强生生互动,采用合作学习法较为有效,比如在移动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移动技术及方式。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选好组长,每组五至六人。教师指导学生说出一些常见的移动方式,并加以示范。在合作教学中,学生自主与组内成员一同互动交流,探究出篮球移动方式。有一部分学生提出具体移动方式,有一部分学生则负责示范。在呈现互动学习成果时,小组示范内容有:转身运球、绕前卡位、变向运球等。如此一来,便可帮助增强生生互动,提升教学质量。

2.加强师生互动。

(1)对话引路,加强师生互动。

在高中篮球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对话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比如,在持球突破的教学中,可以先组织学生练习持球突破,与其一同互动对话,加强其对此知识点的了解,为其科学利用于实践提供帮助。师:持球突破动作要领包括哪些?生:蹬跨启动,转体迅速,探肩下压,推拍放球,加速超越等。师:看来同学们对于持球突破了解很到位啊!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有时持球突破会有假动作吗?生:为了分散防守队员的注意力。在此案例中,教师将技术要点作为依据,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并引导其将学习到的技能应用于实践操作,增强教学实效。

(2)以生动的案例加强师生互动。

在篮球教学中,案例的引入可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注意力,将例子作为切入点对学生实行训练。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案例引入时帮助教师向学生诠释说明基础训练的意义,增强学生对于速度、力量、心理等训练内容的认识度。比如在力量训练时,要求训练人员依照肌肉的收缩原理,进一步提升自身骨骼肌肉的收缩能力。另外,在篮球的意识训练中,其训练难度较大,要求队员具有极强的洞察力和灵敏的反应力,且对整体攻防意识也极为关注。针对于此,教师可在教学中选取一些精彩的nba明星球员的比赛片段,将远投命中、变换多样的攻防战术作为案例,指导学生开展讨论。在讨论活动结束时,教师便可指导学生学习明星球员的攻防技能,将其应用于实践,检验其应用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一同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比赛视频,在课堂教学中与同学分享。

三、加强专项训练,积极组织各类互动活动。

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经常开展专项训练,如耐力训练、弹跳训练等。各项篮球训练是紧密关联的,均需服从于竞赛配合。在互动教学中,需注意加强专项训练与各教学内容的紧密关联,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在高中的篮球教学中,还应积极组织开展多类互动活动,如拓展训练、国内外交流活动等,帮助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热情,激发运动潜能,促使团队心理素养得以提升。国内外交流活动的进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先进的篮球技能,弥补自身不足,加强对篮球训练的重视程度,增强互动及教学实效。在高中篮球教学中,以往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及模式无法很好地满足教学需求,获得较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培养优秀篮球运动人才,对篮球教学实行改革势在必行。在高中篮球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可充分突出教学所具有的情感效应,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助力,全面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篮球训练水准,增强高中篮球教学实效,促进学生运动素养的良好提升。

参考文献:

[2]朱静.中职篮球教学之师生互动教学法的应用[j].才智,,(11):277.

[3]许德伟.互动式篮球教学对中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影响[j].内江科技,,(9):185.

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篇八

众所周知,英语词汇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很重要一环。近几年来,高考英语词汇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达到了3300个左右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这就让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了。著名语言学家george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然而,如果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传达不了。”事实上,词汇量欠缺的同学在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受到严重的限制,所以词汇量成为制约许多学生英语成绩提高的瓶颈。

笔者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十多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在词汇教学上片面认为教师只要将涉及单词的相关短语或固定搭配讲授给学生就足矣,而背单词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之后每周抽出某个时间进行默写,不过关的学生就要面临重默甚至罚抄的命运。这样的词汇教学存在几个缺陷:

第三,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词汇教学的基本要求,即教词汇要从运用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定义的角度入手;要与技能结合,而不是单纯知识灌输。

因此,学生词汇学习的薄弱很大层面上在于教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不得当。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和教学目标的不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做到在词汇的学习中积累经验,培养他们英语词汇的自主学习能力,既会背诵又会使用,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英语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与英语学习的能力。因此词汇的有效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狠抓单词新授课教学。

人对事物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学习单词同样如此。教师切忌采用呆板僵硬的灌输方式,不能只领着学生有口无心的重复朗读,而是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采用实物、图表、手势以及多媒体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互动环节,克服学生对单词的恐惧心理,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二、重视遗忘规律、科学指导记忆。

记忆的过程是人的主体活动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调动人体各种感官协同完成。但人的遗忘又是不可避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记忆衰退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过程。通常刚刚学习单词后学生对词汇还很处在新鲜好奇记忆力旺盛的阶段,但同时也是遗忘最快的阶段。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完成后对词汇进行一次集中全方位多角度的密集复习是非常有效且必要的。这时,可以采用看图描述、课文完型填空、简单翻译以及词汇游戏等对所学词汇进行运用,将抽象的单词具体形象的运用到各种语境,做到记忆的不断加深乃至固化,真正做到为我所用。

三、培养语言意识、调动使用语言的积极性。

学以致用,词汇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运用。学生在掌握一定数量词汇后,教师应该鼓励其积极运用,培养学生语言意识。任何知识只有经过反复运用才会牢固掌握,才会成为学习者手中能够自如使用的武器。词汇教学经过前两步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组词造句、关键词复述课文、讲英语故事、演讲、书面表达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平台,积极培养其语言使用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在各种场合使用英语。教师同时也要给予纠正、引导以及赞扬,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立足课堂、主动更新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喜悦感、成就感,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真正目标。

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篇九

儿童心理学一般以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14——15岁)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在西方文献中,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发展”,以及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在意义和范围上基本相同。儿童心理学着作有按年龄阶段如新生儿期、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排列的体系,这是大多数儿童心理学着作采取的体系;有按心理过程排列的体系,如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注意发展、语言发展等;也有将上述两种排列混合编制的体系。

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如科梅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的工作。他们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新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直接推动了儿童发展的研究。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赖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有名的着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着作。

在儿童心理学史上,第二个有较大影响的人物是美国的霍尔。他主要采用问卷法对儿童心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出版专门刊物刊登大量儿童心理研究的报告和论文,还发起组织儿童研究机构等等。他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提出的发展理论即复演学说,虽有许多争论,但对推动美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继霍尔之后,儿童心理学研究有较大进展。主要的有德国的`斯特恩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比勒夫妇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儿童发展测验的研究;美国的华生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领域,进行了有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研究;格塞尔对儿童心理发展进行了追踪研究,编制了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法国的比奈的测验研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数量化研究起了重要作用,至今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于西方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对儿童个性及心理治疗有着重大影响。

无论在理论争鸣上或研究成果上,现代儿童心理学都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西方,法国的瓦隆提出了一些较新的发展理论和观点。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土布鲁纳分别提出了独具风格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概括。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还企图把认知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结合起来。与此同时,新行为主义者如斯金纳、比乔和贝尔,新精神分析的代表如埃里克森,也各自提出新的儿童心理学观点和研究成果。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由于各学派的观点以及对自己研究成果概括态度的不同,仍有不少争论。争论的问题如:遗传、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儿童心理发展上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上年龄阶段特点和个别特点的关系等等。

现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除了原有的观察法、实验法等以外,又引入了一些现代化手段,如单向玻璃观察室,显示刺激的录音、录象和电视设备以及电子计算机处理研究资料等。近年来,西方国家在婴儿心理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这与现代科学技术的采用有一定关系。

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篇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潜在性和主动性的发展需要。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要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灵活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虽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经验少,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但他们敢于发现,敢于创新,敢说,敢做……其实他们的发展空间无限,潜力无限。如果你认真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细心观察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你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所蕴涵的无限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培养,还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首先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谜语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课堂教学上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整节课以动手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利用一年级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表现”的特点,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数学问题,并在动手实践之时掌握钟面特征和整点的标准,使原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积极表现的机会,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另外,在引导学生将时间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时,通过出示课件演示小明的一天时间安排,使学生将小明的一天与自己的一天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感知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最后,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渗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整个课堂教学充分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篇十一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英语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英语专业教学还是非英语专业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意识和英语运用能力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德育教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和优秀品质的复合型人才,高校的德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英语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营造德育氛围是当前很多高校教师思考的课题,英语教师要结合英语教学实际,将德育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向学生有效灌输德育理念,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进而提高高校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教书”“育人”紧密结合。

我国目前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彰显我国的大国风范,为世界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无论哪种专业教育,都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有助于实现顺利就业,构建和谐社会。但目前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文化的冲击,我国英语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是现在很多高校英语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英语教师要提高警惕,英语课堂教学不能一味西化,而要与我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素质发展规律,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现在部分发达国家不排除利用语言教学的契机,传播一些文化糟粕,甚至个别国家想要利用文化渗透改变人们的价值取向,达到影响他国政治的目的。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和知识的传播工具,是西方文化有效传入我国并影响我国的重要文化载体,因此,为了避免英语教学过于西化,和被个别国家利用,高校的英语教学必须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度,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当代大学生普遍都是90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够了解,对于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也缺乏学习,很多学生自私,对国家和社会冷漠,个别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生活和学习态度散漫,没有形成科学的判断能力,此外,社会的贫富不均导致很多学生出现道德滑坡,缺乏信仰。因此,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必须要在各个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增加德育教育的环节是对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很多高校以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只重视专业教育,例如英语教学,注重语法、翻译、读、写等专业技能的教育,却忽视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部分教师只关注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要求,在学生的人文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上没有下功夫,导致很多学生专业技能很强,但情商较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道德品质有待提升,进而影响其就业和步入社会。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固然是高校应该考虑的因素,但不能成为影响教育的主要因素。

(二)缺乏德育意识和规范的管理机制。

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由辅导员负责,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是否获得职业资格证,英语教学重视四六级考试,对学生思想品德问题不够关心,缺乏正确的德育意识和观念。其次,近些年高校扩招,大学英语教师很多也是刚刚研究生等毕业的年轻人,他们有着很高的工作热情,但是在教学经验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管理学生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这些因素都会制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实践课程安排较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与社会实际脱节涉及面窄、缺乏创新,导致德育教育陷入低迷的状态。

(三)高校德育工作开展不力。

目前,我国德育被狭义为政治教育,但实际不是的,德育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多种内容。我国高校德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过于关注社会需求,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发展,高校的德育教育过程呈现出急功近利的表象。例如,某高校在一段时间内要准备抓哪方面的德育,就积极搞活动,写报告、开会,只流于形式,德育教育的深度不够。其次,高校德育教育与学生的自我实践相脱离,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庸俗化的倾向,只会圆滑世故,对待学习却不认真,部分青年人失去纯真,老于世故,个别大学生为了就业不择手段,道德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

(一)高校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加大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力度。

首先,各大高校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完善关于德育教育的有关制度,使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章可循。高等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加大英语教学的考核制度建设,将德育教育也纳入到英语教学考核的体系当中,形成英语教学成绩与德育思想水平协调的考核体系,有效防止西方功利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灵活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加强大学生的自觉性,主动加强思想品德的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教师的修养。

高校教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因素,教师队伍的专业与否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要想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英语教师的思想认识一定要有所转变,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的人文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因材施教。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想要在英语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教师首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个意思,教师在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要以高尚的品德,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除了加强英语专业教学以外,还要关心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教师在日常教学阶段要为学生树立楷模,以人格力量影响学生。

(三)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是指引人前进的动力,是照亮希望的灯塔,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因此,高校的英语教学也要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90后,个别家庭娇生惯养,导致很多大学生独立性很差,大学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认为上大学是为父母完成任务,而没有为自己的将来考虑,英语学习上更是积极性大打折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树立新年,建立合理科学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奋斗。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带给他们前进的力量。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

(四)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教材是教育依托的有效载体,优质的教材可以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想要在英语教学中国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广大的英语教师们要善于在英语教材中挖掘德育教学的资源,高校英语有大量的教学材料,这位教师挖掘德育资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挖掘时教师要注意隐形内容的挖掘,英语教师要对英语知识进行提炼,深挖英语课文材料中的德育意义,教学时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达到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目的。例如英语教材教学或阅读教学时有很多社会时政的内容,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从爱国的角度抒发自己的见解,在这些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人文思想教育,将德育教育与教材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五)有效利用课外活动加强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英语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充实英语教学,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教师要精心组织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建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建设英语角,开展英语诗朗诵和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在课外活动中体验英语的乐趣,有利于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这对于他们将来走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不仅丰富了英语教学形式,还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结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国家十分重视的伟大工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发挥的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英语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加强德育教学的渗透,是当前很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通过加大重视力度、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挖掘德育资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有效利用课外活动,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水平会逐步提高。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站在现实的高度,将“育人”摆在首位,积极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将我国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价值体系融入到教学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宜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教师博览科研版,(2).。

[2]康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探索[j].前沿,(9).。

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篇十二

词汇是英语语言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表达意义的主要承担者,要掌握好、运用好一门语言,必须具有丰富的词汇。英语教学要点之一就是要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运用外语的关键。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可见词汇在语言交际和思想交流方面是多么重要。可是在目前的英语词汇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并未对词汇教学给以足够的重视,而学生往往也只是死记硬背,处于“背了忘,忘了背,背了又忘”的恶性循环之中,大大消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给英语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那么,如何进行词汇教学呢?我们平时大都注意构词法、联系记忆法和音标记忆等,但我个人认为,在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以下是我日常的英语词汇教学中摸索出的一点粗浅经验。

首先,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7年,听过许多老师上的公开课、观摩课,却很少有词汇学习课,这说明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只注意语法和句型的教学,对这些知识反复讲解和操练,却不够重视词汇教学。教师普遍认为,词汇很容易学,语法才是难关。词汇教学是低层次的脑力活动,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占太多时间,只要教会学生读这个单词和理解它的意思,课后让学生自己去背,然后给学生听写就算完成词汇教学。

其次,许多学生觉得单词枯燥无味,老师在英语课堂上单词的讲解流于形式,教师往往是将新教词汇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跟着自己或录音读几遍,然后进行词义讲解,而词义讲解往往又脱离具体的语境,显得很抽象。对他们来说,英语单词就是一连串毫无联系的符号,背了就忘,学习时得不到快乐,时间长了,有些学生对单词渐渐失去了兴趣,对英语学习也产生了厌烦的心理。有些学生甚至对自己的记忆能力产生了怀疑,最终放弃英语学习。

再次,由于学生对英语单词读不出来,拼不出来,不知道意思,在听说训练时常因不认识单词而听不明白,阅读理解时遇到生词就无计可施,在进行英文写作时,由于词汇知识缺乏而无从下笔,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

人类思维活动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词汇进行的,不熟练掌握词汇,就不可能掌握一种语言,然而,词汇的积累必须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努力,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掌握的词汇越多,教与学两方面的整体进展就越大,因此,在教学生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认为词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而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去,并在其中起指导作用。

(二)采用多种方法,灵活多样呈现生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动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学生的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单词的呈现方式决定着教师是否在一节课的开始就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呈现新单词的方式,一定要灵活多样,有新意,有创意。下面介绍几种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的生词呈现方法,它们很受学生欢迎,效果很好。

一、直观教学法。

用实物、图片、玩具、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以及动作、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教词汇,既形象生动,又可节约时间,同时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授关于路标的词汇时,教者可以应用图片来呈现抽象的单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这些鲜活的图画、照片等发生兴趣,就能极大地提高它们记忆外语单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在短期内得到高效的记忆。如介词的学习,可先请一位擅长表演的同学到讲台上来,用讲台、黑板、门等做道具,让这位学生按要求变换站立位置,以此来学习方位介词near,between,behind,infrontof等。

二、情景呈现法。

利用情景教单词,是初中学生较喜爱的一种方法。这种单词呈现,首先要创设真实语境,比如说,学习电话用语时便可拿两部电话进行模拟,在交谈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样在学习购物、借物、问路、邀请和看病等情况,在这类真实的语境中,教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学生们置身于他们熟悉的日常交际情景中,真正参与活动,既有身临其境之感,又能自然而然地学习新词。

三、游戏学词汇。

教学游戏集活动和竞争于一身,是实现课堂教学趣味性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途径。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刚刚接触英语,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远远比让他们死记硬背几个英语单词更重要。根据这一特点,课堂上教师应经常用组织竞赛的方式进行单词教学,使竞赛活动成为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有趣的游戏和谜语中感知生词,能够使他们在乐中学,在这种愉快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感受成功。

四、归纳法。

在学习某个新词或词组时,可联想先前所学的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或词组,进行系统的归纳、归类、比较并加以辨析,以克服混淆,达到灵活应用。如动词变名词(design―designer),名词变形容(snow―snowy),形容词变副词(correct―correctly)及前缀(common―uncommon),还可常教一些词的用法,如:spend,take,cost,pay等,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要及时地归纳,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轻松愉快地掌握新知识。

总而言之,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知识结构,但都是由词汇组成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英语尤其是词汇从厌学到乐学。这样才能学得更好,更轻松,更愉快,最终使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论文2篇十三

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英语教学研究》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可见,词汇在语言交际和思想交流方面是多么重要。词汇是语言是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表达意义是重要承担者。要掌握好,运用好一门语言,必须具有丰富的词汇。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片面理解“用听说带动读写”,而忽略词汇教学。相反,应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词汇教学。

首先,从教师教的方面来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不够重视词汇教学。教师普遍认为,词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词汇记忆和积累是要靠学生自己下功夫。在课堂上,教师只要让学生对单词意义及用法有所了解就可以了。

(2)词汇教学的方法比较陈旧。教师往往是将新教词汇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跟着自己或跟着录音读几遍,然后进行词义讲解。而词义的讲解又往往脱离俱体的语境,显的很抽象。

(3)对学生词汇学习技能缺乏指导。英语词汇如同中文词汇一样,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英语词汇音,形,义规律的讲解及构词方面的传授。

其次,从学生学的方面来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初中学生掌握英语的能力比较薄弱,英语成绩普遍较低。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在于普通高中的扩招。

(2)初中学校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他们习惯于死记硬背英语单词,而不是通过音,形,义规律来记忆和理解单词。

(3)初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较差,不少学生为了应付学业而学习,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因此,单词识记后不能保持记忆,若能记住也不能灵活运用。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正确认识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就交际而言,词汇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就像砖头是建筑物的最小单位一样。人类活动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词汇进行的,不熟练掌握词汇,就不可能掌握一种语言。一个人掌握词汇的多少直接影响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词汇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能把它作为语法教学和语篇教学的附属品。而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去,并在其中起指导作用。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英语是必修课,学生必须学习英语,而且要学好英语。如果学生对英语一点都不感兴趣,那就不可能掌握这门语言。兴趣在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学生的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真正体现出“任务驱动,凸现趣味性”这一职专英语的教学理念。

(3)教师教英文歌,做英文游戏,可以通过运用图片、实物、手势、简笔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还可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拼字竞赛、填字游戏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英语产生一种好奇心,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4)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十分迅猛,变化急速,英语新词不断出现,如clone、it、suicide、bomb、terrorism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新词,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青少年学生对新事物总是十分敏感和感兴趣的。

(5)电脑游戏也是当今学生喜欢的,如果适当引用这方面的词汇,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技能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能力。

初中学校课程的特点是“注重基础,突出实用性”,为学生使用英语和学习专业英语创造条件。因此,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指导学生正确学习,科学掌握词汇作为教学的重点,不断提高他们自学词汇的能力。

(1)通过单词的意义分类记忆单词。单词不仅是代表客观世界中事物的符号,它也反映说话人的文化社会背景和不同的经验意图。因此我们在记忆单词时联系自己所在的环境,根据实际需要,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分类,按照单词所表达的含义分类记忆。

(2)在教学中发现,英语单词的构成是有规律可循的。大约一半以上的单词由词根与词缀构成。这正如汉语中大部分汉字是由形旁和声旁构成一样。词根相当于形旁,词缀则相当于声旁。因此分析单词的结构,特别是记住其词根的意义,综合分析其词的基本含义,便能深刻地对单词进行理解,对单词进行科学的记忆。

(3)利用有意义的联想学习词汇。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或观念)想到另一事物(或观念)的心理过程。联想能促进人的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活动。学生学习了一些词汇之后,就可以将新学的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增强记忆效果。学生也可以通过有意义的词汇联想,回忆已学的单词。比如,通过exam—词可以联想到school、book、student、teacher;通过car—词可以联想到tire、gas/petrol、street、road、garage、driver。正因为如此,孤立地学单词不如通过上下文和联想学习单词。联想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如通过同音词、形近词、同义词、反义词、同类词、旧词解释新词,通过旧句型套用新词等,以达到温故知新、促进记忆的目的。

中不能表达一定完整的概念的。只有把单词按照语言规律结合成句子。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去掌握。反复地大量地阅读,才是记忆单词的好方法。借助语言环境,才能提高记忆的效率。把单词放于阅读中,不但巩固了所学词汇,而且增加了新的词汇。国内外许多书籍都鼓励人们大量阅读以扩大词汇量,并且他们还推崇熟读(最好是背诵)好的英语课文。

总之,高度重视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逐步掌握基础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为其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