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最新工程文化相关论文范文通用(优质10篇)

最新工程文化相关论文范文通用(优质10篇)

时间:2018-07-07 19:18:56

相关推荐

最新工程文化相关论文范文通用(优质10篇)

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在工作和学习中,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在写总结时要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总结越来越重要,以下是一些相关范文,供大家阅读。

工程文化相关论文范文通用篇一

电力工程的建设主要是进行一切与电力相关的工作,比如进行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等等,它是一项比较专业、复杂系数较高及难度较大的建设项目,这就决定了电力工程的建设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只有高度重视电力工程建设中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才能确保我国的经济实现稳步健康发展,加强能源安全建设,并为人们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目前,伴随着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中质量以及安全问题的凸显,忽视了对质量与安全工作的管理,由此导致社会中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为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顺利发展,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控制问题的研究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

1分析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电力工程建设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

电力工程的建设与其他项目的建设最大区别在于它的特殊性,特殊性在于它是一项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建设工程,电力工程中,除了一些基础的建设人员外,相关的电力专业技术人员就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据调查显示,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学习,没有相关的电力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追根究底还是因为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中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在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这就容易引发一些质量和安全问题,给电力工程建设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电力工程建设中缺乏必要的质量与安全检查环节。

电力工程的建设是一项高风险的项目,这也就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电力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控制问题,需要对施工的材料、施工的流程及施工的技术进行及时的、全面的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找出解决办法,这对于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在一些企业里,他们经常忽视对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全面检查,加之施工管理单位的多样性,仅重视各自的管辖范围,不能从整体上对电力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难于发现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和安全问题,更不能及时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就容易引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与管理严重脱节。

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都是由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的,这个协作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为保证工程的进展,需要对各个部门进行一定的管理,对协作过程进行管理,才可以达到最大的效果,从而确保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与安全。电力工程建设也是如此,为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需要高效的协作管理,管理对于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施工具有直接的作用,倘若一个施工过程缺乏管理,就会造成混乱的局面,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就会降低,这就难以创造出高质量的工程。但是目前一些电力工程施工企业为推行“高效”的施工方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导致施工与管理相互脱节,产生了一些问题,如:施工程序混乱,对施工人员缺乏规范和约束力等等,这就为电力工程建设带来了安全隐患。

2探讨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控制的对策。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电力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高技术的项目,对于专业技术的人才要求过硬,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可以说,专业技术人员就是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中流砥柱。但目前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为把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成一流的项目,为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进一步减少施工过程中质量与安全隐患,就需要我国在多年的发展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加大对技术的投入,重视对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把培养优秀的人才作为电力建设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发展内容,经常组织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的科学性,为电力工程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及时做出应急处理方案。

电力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及工序对于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检查,加强对施工顺序的检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工作,这不仅可以减少对材料的浪费、规范施工的流程,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除此之外,电力工程的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监管那些容易存在和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进行定期的、全面的检查与监督,很大程度上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建设。

全面协调、组织好电力工程建设中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

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全面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落实到位,这就要求每个部门在服从整体的基础上,做好自己各自负责的作业,从而保证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避免施工现场各个部门间的混乱现象。为解决各部门间混乱的情况,施工单位的各个部门间可以建立起相互合作的模式,加强部门间的联系,从而避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结语。

电力工程建设作为我国基础工程的建设项目,由于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国家经济实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时,对于遇到的一系列质量与安全问题,必须积极寻找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对策进行处理,只有及时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与进步,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实现我们国家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33).

[2]孙本森,辛洪波,杨维龙.论电力企业施工建设中的安全质量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12).

[3]乔卫国,张炜,施应玲.电力工程项目中安全管理方法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10).

工程文化相关论文范文通用篇二

随着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职业院校教育的发展主题。职业院校体育文化包含多种教育形式,是其他教育手段无法取代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激发学生体育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通过体验体育文化来感受体育的美,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体育文化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形式是多样的,全面的,是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

校园体育文化在学校的建设,可以传播一种积极的正能量,可以促进校园体育的发展。通过组织校园体育活动、体育比赛、体育论坛,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兴趣不高的问题,扩大学校体育活动的群体,使更多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校园体育文化在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参与体育文化活动过程中,都处于身心放松的状态,可以充分体会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容易与陌生人交往,并建立友谊关系。学生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比赛过程中互相帮助,相互鼓励,通过分享胜利的喜乐,建立深厚的友谊。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对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忽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当前职业院校体育文化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校领导忽视对体育文化的建设,没能全面了解校园体育文化对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作用,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方面,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只要学好专业课,到社会上找到好工作就可以了,体育文化对职业院校并不重要。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也影响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学校体育硬件环境建设不足。

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体育设施作为保障,随着近年来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出了新考验,学校将大部分经费都用于学校教学楼、寝室、食堂、实验室仪器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对体育场地建设、体育器材的维护更新不足,学生人均体育资源占有率比较低。加之,体育文化涉及的范围较广,产生影响的周期较长,大部分职业院校都不愿意将经费投入到体育文化的建设中。学生在这种条件下也很难真正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不能很好地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缓慢。

学校体育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体育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组织者与设计者,在体育文化的建设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体育文化的传承中,肩负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当前职业院校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较弱。虽然职业院校招生人数越来越多,但是体育教师队伍却没有相应的进行扩大,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待遇较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对传播校园体育文化不够重视,导致了校园体育文化缺乏正确的引导。

三、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策略。

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

工程文化相关论文范文通用篇三

[摘要]学校是能够折射出教育价值的精神领域。学校文化的建设,需要在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提炼出融合学校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构建学校文化的总结构;在实践层面实现学校文化的追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一方面是提供学习的物质场所,另一方面是能够折射出教育价值的精神领域。学校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是在文化层面,学校已成为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领域。关于文化的解释有很多种,从不同角度进行诠释,其内涵也不相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klobe和clarkhong的文章《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剖析了众多的文化概念,他得出的结论认为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是文化的根本,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

同样的,能够做到对一所学校及其师生的发展、生活施展全方位影响的价值观是学校全体师生都认同的价值观。它左右着主体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向,是各个主体行为的规范标准。所以正如有些学者所说的,理解一所学校的价值观是会意这所学校文化的一把钥匙。学校文化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反思与重构其价值观。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时代挑战。

美国学者华勒在1932年率先使用学校文化一词。他认为学校文化是在学校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学校文化不像书本上的以各种文字符号或非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知识,不能以学科课程的方式编制其内容,也不能像斯宾塞提出的“为我们美满生活作准备”而进行储藏。学校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引领学生树立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的、理智的、富有激情的、持续超越的立场和作为。学校文化是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快速发展,学校不能将这些变化拒之门外。文化只有有了现实土壤的滋养,才能培育超越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创造新的学校文化。

由于我国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原来的主导传统观念遭受强烈挑战,随之而来的各种文化观念进行着激烈冲撞。为了提高就业筹码、获得好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在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提高学历、考各种证书等。这种短浅的唯利的价值观念进入到了学生的思想中。在当下的学校文化形态中,教育的功用就体现在协助大学生顺利通过各种考试、博得单位提拔、走向一所梦想大学、得到一份好工作、取得丰硕的生存物资。

基于这种学校文化的积淀,学生产生了一种判断教育价值的心理倾向和惯性,失去了对价值的深思、反思能力,乃至迷失自己的真正需要,而是异化成从“有没有用”这个单一方面评价一种学习活动,学习成为一个类似技术工的反复操练,而失去了其内在的教育内涵。其实利与意义并不是非要舍弃一方,在现实生活中,二者都展示了各自的作用。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引导他们辨识财富、生命及意义之间的内在关系,辅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使得国外各种文化顺畅地浸漫到各个方面。异域文化的渗入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加速了现代化的速度。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年轻一代热衷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而对本国的民族文化日趋淡化,甚至以“洋”为荣。长此以往,有可能出现民族文化发展受阻甚至文化的殖民化。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要引领学生认知和感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文化培根问题。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繁荣的问题。

首先要转变学生对外来文化贪恋和迷信,然后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体悟,建立民族文化自尊,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唯有如此,在真正面对外来文化的浸染时,才会辨其真伪,真正吸取有益于我国文化成长的营养,提升和拓展我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力与创造能力。学校文化是在连续不断的时间和空间中发展、成长,必然包含不同的时空互动与碰撞。现代与传统的交织和纠缠是现代学校文化一个十分凸显的景观。现代的年轻人过于冲动地拥抱当今文化,越来越疏离传统的经典。从发展的角度看待现代与传统“纠葛”存在,为现代人展示了充足的资源和繁杂的多种可能性,也再现了缺少对传统文化文明的深究和活化运用,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和“我化”的不足。如何让传统经典文化折射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体验,悄无声息地印刻在中国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头脑中,是一个紧要却又持久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它是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实事求是地反映我国社会在当今时代的精神诉求,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我国社会发展的最前沿的理论成果;同时,体现社会主义人文关怀,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生活实际,是现今中国人的价值实现的最新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方面高屋建瓴地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理想,另一方面指出了全国人民追求的价值梦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角度道出了自由发展的蓝图,表明了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全面指出了个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的道德规范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继承了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也体现着与时俱进,超越了空想与僵化,摈弃了这些不合理因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表明我国在面临各种文化冲突中的坚定立场,求同存异,消除分歧,赢得一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强调了个体“修身为本”的传统,也包含着在市场经济中个体要遵循的道德新要求。由此可见,我国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精神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在这种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建设的学校文化会创造出更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环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学校文化建设。

(一)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一所学校的发展定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中,如果能自觉提炼出表达清晰的指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而它会辐射到学校各个方面的改革,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综合效益。这就意味着学校要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在综合考虑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办学定位以及时代需要的基础上,为保证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首要的是重新提炼出符合学校目标定位和优良传统的新式核心价值观。

学校核心价值观不是某个领导的办学观点和价值观,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和尊重的价值体系。所以,要形成核心价值观,必须弄清楚不同个体的价值观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对各类符合时代和教育要求的价值观进行总结、凝练,整合为核心价值观。提炼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在方向上一定要与社会的核心精神以及我国对学校发展定位相符合。在具体的落实中,各校需要适当考虑本地、本校的具体条件。它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生成。

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各级领导组织团队,基于学校所拥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理念,如尊师重教、脚踏实地、勤勉等,结合当今社会重新阐发其当代价值,针对自身学校文化中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纳新文化以更新和丰富学校文化,讨论确定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一般而言,是学校领导群体就学校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教学改革和教师发展等重要问题提出基本的观点,然后全体教职工交流讨论并收集相关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提炼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其它形式使价值观深入师生。一是校训,二是校歌,三是校规。

(二)构建学校文化的总结构。

学校确立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进行统筹规划的指南针。为了使学校师生深入的理解校园文化,根据已定的方针建立关于学校文化发展的近期和长远目标。只有准确把握了学校文化“血脉”和精神特质,才有可能充分地展现学校的特色与个性。在确定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学校文化通过何种方式在哪些方面呈现的问题。

学校组织人员进行研究,使得价值观渗透到学校的各种制度当中,进入学校师生的.日常行为中。学校的各项内容如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制度、师生日常行为规范体系等应根据相应的核心价值取向进行改革,使之符合学校文化发展的理想。为确保学校文化发展的顺利进行,学校要通过制订系统的教学、管理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学校在执行制度时,必须按规则办事,必须采取公平、合理、正当的方式,确保学校制度实施的公正性。学校在具体实施制度的时候,应该实行“平等”制度,不能因人、因时而异。

(三)实现新文化追求的实践层面。

文化是内隐的,需要外显的方式展现。第一,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既有本校特色,又展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甚至可以把活动拓展到社会,利用社会舞台展现,不仅向学生也向社会传递,提升了学校价值观的影响力;第二,组织师生共唱校歌、读校史活动,展示本校的历史发展、知名人士;第三,通过榜样的言行展示学校倡导的良好行为,师生的言传身教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有意创造的诚信、文明的行为榜样不仅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楷模。第四,常态化地组织学术报告、各种讲座、各类创意创业竞赛及展览等活动,紧随时代发展步伐,颂扬传统经典文化。学校的发展需要不断输入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经典,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供自由和谐的学校文化。

工程文化相关论文范文通用篇四

摘要:土木工程在整个建设项目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由此可见,当前探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已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产、生活、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建造设施。所以质量与安全管理在土木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作用。

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的起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从土木工程的定义可知,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勘测、保养和材料设备的选购等等,这里的每一环节都需要各个环节的管理者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新形势下,建设项目的领导者十分注重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为整个土木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才能够及时发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关于质量的各类问题,来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从总体上看,工程质量控制的根本就在于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鉴于此,相应的土木工程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且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解决,以次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土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如今,许多多施工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重视成本费用的控制,进而忽视了施工质量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施工过程中的员工好多是没有经验的农民工,加上监管不严格,严重导致施工成果不好。第二,有些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达不到社会平均先进水平,管理方式与招标文件中的管理水平不相符,导致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使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第三,缺乏施工质量管理的意识,导致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很难开展,无从开始就无法进行。其次,土木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工程招投标管理和合同管理上。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施工招标管理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第一、工程招投标中串通招投标招,投标者与招标者互相勾结、招标者与招标者互相勾结,以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私下交易致使招投标流于形式。这在施工项目的招标质量有严重的影响。第二,招标的价格与实际的价格不同,招标文件中刻意提高管理水平来降低招标价格,但实际中与招标文件中差别很大,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就会在施工中增加签证变更。这也大大的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3土木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

管理控制制度方面。

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非常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不仅涉及范围多而且参与人员广。在管控制度方面,首先要进行安全的管理控制教育,加强施工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然后要完善管理控制的制度,将这些都落实到书面上,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施工管理中主要的问题,一个就是施工人员素质不到位,缺少责任意识以及工作的积极性。因为很大一部分的施工人员都是由农民工组成。所以为了约束行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实行质量责任制,将每一个土木工程分为各个部分,然后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身上。也可以加强监督管理,然后对于那些违章施工的人员给予经济上的惩罚,或是法律上的制裁。通过规范管理控制制度,来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

施工参与人员方面。

首先,针对全体人员(管理层到基层施工)开展全方位安全管理教育活动,让每一位员工都提高在工作方面的责任意识,认识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意义。然后,对基层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综合素质、技术水平和能力都有所提高。其次,提高管理层的监督水平和管理水平,使其在管理过程中发挥出其职能作用,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安全质量。最后,可以制定奖励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施工材料方面。

材料选择发面。

施工材料的合理选购是施工质量关键因素,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例如钢筋、水泥、砂和石,在选购过程中,首先要选择那些质量和信誉都有保障的厂家,然后对其进行抽检,质量合格才允许使用施工工程中去,若不合格要及时像有关部门上报情况,退还重买。

材料配置方面。

材料的质量过关后,材料在施工现场的存放也要讲究合理,这也是使材料性能的最大发挥,以避免出现堆放不合理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和材料的科学配置是主要动力保障,也可以说施工设备和材料的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为满足施工现场的客观需求,施工企业应根据设计要求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科学合理的配置施工设备和材料。施工设备的配置必须要合理,既不能配置过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能配置过少,影响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

施工设备方面。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高度提高,施工单位不仅在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施工所用是机械设备方面也不段在更新换代。而如今在实际工程中并没有几个施工单位紧跟着社会施工设备的更新,也并没有对其进行检测维修,也没有注重平时的保养与管理。致使施工设备的老旧或损坏,大大降低了施工的工作效率,严重了还会导致窝工的现象。所以在施工设备方面,工作人员在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遵守操作规范的同时,还要调查市场上施工设备的更新以及施工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

4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管理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基础,不仅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质量以及后续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保证质量以及安全管理达到科学化、合理化标准,进而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效率。为提升建筑领域整体水平创造条件,推动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工程文化相关论文范文通用篇五

制度是文化产生的前提,从制度的产生和影响来说,制度又是文化活动所达到的结果。作为校园里学生行为和活动的准则,学校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是学校教育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标志。制度具有的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正是与法治的内涵一脉相承的。

(一)校园制度文化的内容。校园制度文化的大体意思就是校园内各种规章制度的总和,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无意识地印记在师生内心。校园制度文化应分为两层面来理解:一是校园内丰富多彩的各种制度。二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对师生价值观、行为方式、舆论导向上所做的引导,即制度内化为内在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校园制度文化的必要性。制度作为法治文化的一部分,是践行法治理念的重要环节,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第一,学校各项制度的设计、制定,不仅要符合法律法规,而且要经过充分透明的、民主的讨论,特别要充分发挥教代会、职代会、学生代表的民主管理的作用,集思广益,争取在师生中达到最大限度的共识,把大家的智慧集中体现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确保制度的科学性。第二,根据构建法治校园的要求,依法改革、完善现行制度,充分保障各方的权益。一是努力改变由于高校自身制度设定的原因,造成的待遇差距过大的问题;二是改变制度中那些无法有效保护学生合法权利的“霸王条款”,以实现法治校园文化的公平基础。

二、法治与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的全体成员认同并遵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等校园精神的总和,包括校园理念、传统、教风、校风、学风以及校训、校徽、校歌、校史等。精神文化体现的是一种观念,法治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是观念的反映,法治除了是一种方式、手段之外,更是一种法律价值、法律观念、法律精神的体现。那么,如何将社会主义法律与校园的精神文化密切融合、贯彻起来?就目前的情况看,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运用立法、执法、法制宣传等手段,通过立法,把法律中的最低限度义务法规化,形成一种法律强制力,在全校师生一致遵行。二是发动全体干部和群众职工执行法律,并对这些活动予以一定支持。三是加强学生的法治理念性教育,如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开展法律讲座、参加法律实践活动、利用各种与法律有关的节日,宣传法律知识,从而将法治理念“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以感性认识深入内心,营造法治教育的理念性氛围。

三、校园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在法治校园中的关系。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些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展示的是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包括校风建设、思维和情感方式的培养、思想品德的教育等。制度文化是校园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包括学校的法制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法治化的校园文化既是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的要求,更是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体现。坚持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它关系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否切实把握并正确地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大问题。在高校里,这对于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只有将个人、集体、国家合为一体化,才能实现真正的法治。

四、结语。

法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与行为制度,是人们遵循的理论要求,是权利与义务的有效统一。法治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人们在建设规范的社会组织和秩序的前提下进而追求自由、平等和自身独立的美好心愿,是社会主义走向文明道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法之治的要求是,社会治理必须建立在全面、稳定、明确的制度及其精神、原则之上,而不能依靠情义、权威甚至自身的特权。社会主义法治所追求的就是将社会向有序、稳定、协调方面发展,这一切也正是顺应了依法治理校园规范校园文化的根本需要。

工程文化相关论文范文通用篇六

我国工业工程高等教育明显是落后的,人才匮乏十分明显,尽管发展很迅速,但是却依旧无法满足我国发展对于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襄阳市是全国十大工业明星城市之一,是中央、省属三线军工企事业集中的城市,工业总产值仅次于武汉市,居湖北省第二位。纺织工业是全国39个重点城市之一,全市工业已发展形成以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制造、电子、医药、建材、冶金、化工、食品为主要产业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个数突破2000家。按每家企业需要2名工业工程人员算,共需要工业工程专业人才4000人,而目前从事工业工程的人才不过500多人,而我校每年培养的工业工程毕业生约60人,可见缺口有多大。从中不难看出,襄阳区域的企业是我校工业工程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去向。作为汽车走廊的重要腹地襄阳,汽车产业是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集中了省内全部整车、发动机企业,而且集中了70%以上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与配套企业。因此,面向汽车产业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是我们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方向。从近几年襄阳区域汽车产业需求的人才来看,主要有以下岗位类别:(1)生产管理:主要负责工厂或车间的人员调配、生产计划的组织与调度等以人、机器、物料等管理。(2)现场改善:主要负责运用现场管理与改善手段与方法对生产现场的工艺与流程改善,制定改进方案并推进。(3)经营管理:主要负责统计分析企业的各种制造费用,管控成本,降低企业经营成本。(4)质量管理:品质保证,建立管控零部件、生产成品的品质(质量)检验标准,判定不良原因责任单位,推动良率提升改善专案,并制作各种品质检测治具,制定的各种品质管控标准判定的执行单位,检出不良品,管控产品品质,推动良率提升专案。(5)物流与设施规划:主要负责工厂或车间生产系统设施布局规划、物流系统优化等。

2面向襄阳区域产业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汽车产业链专业群的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思路在我国已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中,以西安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为首的学校依托在管理学院下,而以上海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为首的高校则是依托在机械学院下,湖北文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依托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经过多年的沉淀与积累,确定了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行业特色,那就是面向汽车产业。我校机械与汽车学院共有4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工程与汽车服务工程,这4个专业具有相同的行业背景。在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经过多次研讨,我们确定了面向汽车产业链专业群建设思路,即以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为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地方行业和区域经济需求,以汽车产业为依托,构建“汽车产业链特色专业群”,围绕“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分别面向“产品设计、制造、生产组织及技术服务”(工业工程专业面向的是汽车行业生产系统的设计、组织、协调与控制等)领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要求,对工业工程等所属四个本科专业采取一、二年级大类培养,三年级起按专业方向培养,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在凸显专业培养特色的基础上保证学生的后续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于汽车产业链专业群的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我校机械与汽车学院下四个本科专业学科基础相同,行业背景相同,技术领域相近,反映在课程体系中,有着共同的学科基础理论、技术及技能要求,因此,基于专业群的大类培养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方向模块”构成,其中通识教育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文化素养;学科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必须具备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及必备的基本技能,是按照机械大类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开设的课程;“专业方向模块”是根据地区经济发展要求,企业岗位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模块,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拓展模块主要是充分利用学生第二课堂开展综合性的实践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基于汽车产业链专业群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创新体系构建为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体现实践教学注重能力、个性及创新意识培养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基于机械大类的工业工程专业模块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由机械学科基础实践平台、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及创新科技平台构成,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训。按照“一条主线(工程应用)、二个平台(课堂内、外)、三个层次(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专业工程综合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八个环节(基础课实践、专业课实践、基础技能实践、课程设计实践、专业技能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就业岗位技能培训、毕业设计)”构建基于汽车产业链专业群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创新体系,其中八个实践教学环节分散在各个实践教学平台上进行。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3结束语。

湖北文理学院作为地方性高等院校,在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上,始终强调与襄阳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近年来,在全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我们根据襄阳区域经济现状及要求,构建了基于汽车产业链专业群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凸显了专业建设的特色。该人才培养模式很好的融入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为类似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提供参考与借鉴。

工程文化相关论文范文通用篇七

所谓校园体育文化,就是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统称。其中,物质文化包括体育建筑、场地、环境、器材校园的绿化环境、雕塑、报栏、橱窗和师资队伍等;对于精神文化方面,主要是师生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以及体育风尚的体现,再者制度文化指的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这三者相辅相成,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他们三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是基于物质文化为基础,是以制度文化建设为特征,以体育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这三者相互结合,共同体现着高校师生整体的精神风貌。在大部分高校里,很多都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没有加以重视,尤其是对于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素质教育提升作用的重视。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策略。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鼓励参与体育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比赛,筹集资金以及依托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这三个角度出发,就如何在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几点策略,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鼓励参与体育活动。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比赛,筹集资金。

我们都知道,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基于物质基础,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也不例外,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也需要宣传和活动经费,没有经济基础,体育文化的建设寸步难行。但是由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人均的体育费用也越来越少了,捉襟见肘。因此,我们要将市场机制引入体育文化建设,才能求得生存发展。比如排球、足球之类的比赛,就可以与企业或者个体户合作,给他们做广告,拉赞助、搞新产品推销,以筹集活动资金,也可以由学生自筹经费或各系自筹经费举办体育活动,由体育教师进行指导。

依托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我们都知道,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基于校园环境和物质文化建设以及设备加强,目前由于体育场馆的不足导致体育课程项目的无法如期进行,进而无法满足学生上课的需求,给校园体育俱乐部和学校运动队的建设造成了相当的困难。因此,建设上级部门和主管领导应该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投资力度,加强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改善学校的体育文化环境,再者可以在校园里建设一些假山、湖水等等这类的,为学生的体育文化建设增添不少力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加强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对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强化,积极开展多种课外体育活动和比赛,进而使高校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身心健康的环境。再者,我们应该根据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健全人才发展观,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工程文化相关论文范文通用篇八

由调研可知企业对ie毕业生的专业知识需求具有集中性的特点,第一,南京工业大学毕业生从事的岗位集中,主要集中在生产计划、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四个方向;第二,企业对一些特定岗位人才的需求集中,如对物流管理岗位有需求的企业占据了92%。图2则直观体现了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人才专业知识的需求具有前瞻性与延伸性的特点,其中“法律”“二外”“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机械工程”占据领先位置。因此工业工程专业应培养的是具有多种知识技能的复合式人才。

二、工业工程课程体系的优化路径。

目前南京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知识结构设置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四大类。对比专业培养计划与调研后企业的人才需求发现:第一,专业课学时只占总学时的15%;第二,实践环节比例不到10%;第三,知识面不够宽泛。这些都使得ie毕业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于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设计1.专业方向的优化。根据企业对工业工程人才的期望,以及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发展的要求,将专业方向增至四个,分别是:a1.工业工程物流与供应链方向。a2.工业工程生产与运作管理方向。目标:致力于工业或服务领域的系统分析、设计、优化和管理创新工作,最终成为行业优秀的工业工程师或物流工程师。b1.工业工程(主)+某工程专业。目标: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管理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并对某工程专业(化工、生工、土木、电子通信、安全)感兴趣,致力于该行业的系统设计和管理创新工作,成为行业优秀的工程师或管理者。b2.工业工程+某工程专业(主)。目标:系统地学习并掌握某一工程专业(化工、生工、土木、电子通信、安全)的基础知识,并对管理领域感兴趣,能够基本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管理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并熟悉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未来可从事某一行业的管理工作,成为该行业优秀的管理者。2.专业课程的优化。优化后的专业课程模块划分成六个知识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经济类、管理类、信息技术类以及专业综合实践。其优势在于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所学的知识领域,并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自由搭配相关领域的课程,方便学生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拓展学习,既体现了课程安排所学知识的连续性和拓展性,又使得学生在课程的选择上具有较强的主动性。b1方向和b2方向的专业课程则依据主专业的不同选取六大知识领域,合理安排主专业课程与六大知识领域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衔接。3.实践环节的优化。ie是一个面向企业和组织,集工程、管理、经济等学科为一体的复合型专业。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既是重要环节,也是薄弱环节,并且在学校这个单一环境中进行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注重与市场接轨,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并采取“实验”“软件实训”“课程设计”“模拟竞赛”“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多种手段结合的形式加强学生的竞争力。调整后的实践环节课时安排达到40%,所占总学时的比例超过原先一倍多。

(二)优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第四学期认识实习,实行“企业参观—岗位讲堂—专业方向选择”三步走。认识实习本身就是为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而设定的,安排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岗位授课,通过学生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使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合理选择专业方向。2.改进教学过程:从原有的“理论—设计”优化为“基础理论教学—设计—深入理论教学—设计修改—案例解析教学—设计定稿”六个步骤,使得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设计、思考和改进。3.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区域性、全国性的比赛,如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ie亮剑、物流技能大赛等;其次,导师也可邀请该门课程表现优异的学生参与到硕士研究课题中。4.增强毕业实习的管理,延长实习时间,加强实习经验的交流。对于毕业生而言,毕业实习的经历还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对工作和岗位的理解。基于企业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调研,从而阐明了南京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欠缺之处,并从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方向、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三方面进行优化;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为培养出既熟悉工程技术又擅长经营管理,灵活掌握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做好了准备。

工程文化相关论文范文通用篇九

近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其视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如何建设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其建设的关键。该文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的变化(五年制高职初中毕业生入学数量增加),学生入学年龄下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管理,培养符合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合格毕业生,已成为学校管理中的一个新课题。而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功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内化成信念、觉悟、习惯,且能避免单纯的正面教育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的效果,因此,目前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力图通过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现状的调查,了解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分析现存的问题,提出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1调查问卷情况及分析。

调查问卷总体状况。

调查对象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三年制及五年制的学生。由于三年制和五年制学生入学年龄及学生素质存在差异,因此本次问卷对三年制和五年制学生进行了分别调查与分析。其中:三年制高职学生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8份。五年制高职学生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份。

调查问卷情况及分析。

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认识。

在“你了解我们学校的历史吗?”题目中,有近半数学生(3年制高职48%,5年制高职45%)选择了“略知一二”,选择“了解”的3年制高职26%,而5年制高职只有11%的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我校的历史不够了解。

在“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选项中,有近半数学生(3年制高职41%,5年制高职49%)选择了“校园精神”,但同时选择“校园环境”“学校的规章制度”“人际关系”所占比重几乎一致,说明还有半数学生对校园文化精髓的理解不够。

在“你知道我们学校的校训是什么吗?”题目中,有近半数学生(3年制高职50%,5年制高职47%)选择“知道”,另外近半数学生选择“不知道”“听说过,没记住”的占比大致相同,说明还有半数学生不知道或不能准确知道本校校训。

认为学校校训(求实、创新、厚德、重艺)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厚德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求实;3年制学生认为学校校训最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是重艺,而5年制选择最多的是创新。反映出不同学生对的校训理解存在差异。

反映基本价值观。

在回答“是否会主动帮助老师或同学”题目中,有七成学生选择“会主动帮助老师或同学”,还有成二层学生选择了“有时会主动帮助老师或同学”。

在回答“你对作弊现象所持观点?”题目中,只有近半数选择“不同意”,有二成半的人选择了“无所谓”,反映出学生对作弊的观点不同意的只占半数,还有半数学生保持“同意”或“无所谓”的态度。

人际关系情况。

选择“学习过程中愿意并能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分别为55%和36%,“愿意,但未主动与教师沟通”的为41%和63%,只有有个别学生选择“不愿意与教师沟通”。

3年制学生对师生沟通交流情况“满意”的40%,“不满意”的只有5%,而5年制学生“满意”的只有27%,“不满意”的33%。反映出3年制高职与教师沟通好于5年制学生。

在同学之间的关系方面,认为“关系好”的约占八成,反映出大多数学生认为同学之间的关系好,但选择“关系冷漠”的5年制学生远大于3年制学生(分别为15%和5%),说明5年制学生同学间关系不及3年制学生。

在“是否愿意主动与人交流”方面,选择“愿意”的分别为:71%和40%,说明3年制高职学生与人交流的意愿远大于5年制学生。

工作目的及兼职目的调查。

在“工作目的”多项选择中,选票最多的是“实现自己价值”其次是“养家糊口”及“更好地享受“,说明学生很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

在回答“课余时间兼职及目的”问题中,选择“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占比最高(72%和54%)其次是“为了赚取零花钱”(19%和31%),其中三年制有七成学生选择“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说明学生兼职参与社会实践,更注重的是能力的提高。

对班级的认知程度及班级管理。

对于参与班级(或小组)事务题目,有七成学生选择“积极参与班级(或小组)事务”(71%和67%)。

对于“别人评论你的班级时(这里指不好的言语)你内心的想法?”的问题统计发现有近九成的学生很在意班级的声誉。

在助学金合理分配问题中,大部分学生选择给“贫困生”,其次是“班级竞选”,说明同学大都具有博爱之心,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其发放的公平性存有一定疑虑。

社团活动情况。

调查显示:有近六成(分别为53%和69%)学生认为社团组织活动项目的数量“太少”,认为“比较适合”的只占三成(分别为36%和30%);有近半数学生认为社团活动的质量“一般”、活动内容“较满意”;只有不到两成学生选择质量“好”、活动内容“满意“,反映出大部分学生都对社团活动质量及内容安排还不甚满意。

对所学专业涉及的行业了解情况。

在对“专业所涉及的行业了解程度”题目中约半数学生选择“了解一些”;选择‘不太了解’的分别占12%和19%,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有些了解,选择“了解”的人占比较低(尤其是五年制学生只有24%)。

工程文化相关论文范文通用篇十

校园文化是文化园圃中一个结构完整且独具性格的系统,它根植于校园的土地,融入了师生的智慧,吸纳了外来的因子,最终形成一种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自新力强的为全体教职工所认同的文化理念。全日制自考助学文化建设,指的是基于知识传授并高于知识传授的一种价值追求,管理者将人文关怀、核心价值、责任追求、创新精神、审美品位、儒雅风范等要素内化为全日制自学助考学生的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精神氛围。

一、新时期高校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明确了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既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制度,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目的。自考大学生是青年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提高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促使其全面发展,成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湖南农业大学积极倡导以校园文化为纽带,以稳定有序、诚信友爱、协调发展、同舟共济为主要特征,以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为宗旨的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

(二)延展了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点,扩充了校园文化的含义。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建设是指按照校园文化制度、文化方向、文化组织、文化载体、文化管理的总体规划;以学风、校风为核心导向,通过文娱、科技活动的组织,强化全日制自考助学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教学环境与资源,拥有独立成熟的教务教学及学生管理部门。学校在积极提供物质保障的基础上加强精神支持的投入量,使其具有良好的校园环境、积极的价值取向、浓厚的学术氛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丰富的文化活动。

(三)强化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理念。

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文化建设中渗透人文关怀,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产生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湖南农业大学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心理咨询、宿舍文化、学风建设、名师导学、院领导接待日、自考生夏令营、“名企行”、勤工助学等活动架通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专家与学生、领导与学生、社会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发挥其主体性。

(四)践行了积极和谐的文化思想。

践行积极和谐的文化可以凝聚人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的灌输,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尊重文化多元性,在实践中体现高校文化建设的“和而不同”。坚持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新时期高校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物质文化内涵的浅显性。

高校全日制自考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把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与学科设置割裂开来,强调办学条件的重要性,忽视师资力量和学科设置的作用,实质上是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另外,缺乏对全日制学生物质文化建设的地位认知。忽视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树立正确的自考校园文化观念,单纯求虚、求大的粗放式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模式,使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变成“表面上”的文章,失去了它提升校园精神文化这个目的的意义所在,校园文化的品位也就无法保证。

(二)校园精神文化的匮乏性。

高校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功利意识浓厚,人文精神淡薄,大学精神严重缺失。在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的存在日趋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弊端。导致青年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精神虚无、人格分裂、自我膨胀等问题,影响校园文化的层次和质量。同时,自考学生很多处于构建理想信念的初级阶段,缺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不能正视创新精神、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含义与关系。另外,当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分突出政治化,导致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价值选择独立性和批判性,导致自考生独立精神缺失,创新性无法体现。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局限性。

髙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存在行政化倾向严重、制度建设不完善、系统建设和有效管理缺乏等问题。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幵来,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层次上,使校园文化建设无法深入到对师生内在追求上的引导,缺乏对自考生客观认知、自由个性、终极关怀等精神层面的拓宽,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同时,校园文化主体的片面性,使校园文化成了十足的学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和全员参与,尤其需要教师的参与。另外,目前校园文化制度在前瞻性上非常薄弱,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实质性改革,进而影响全日制自考文化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三、新时期高校全日制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一)夯实物质文化建设,强化育人环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