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血栓性静脉炎有哪些检查诊断方法

血栓性静脉炎有哪些检查诊断方法

时间:2023-11-09 02:27:59

相关推荐

血栓性静脉炎有哪些检查诊断方法

血栓性静脉炎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多累及下肢静脉,并发肺栓塞可导致死亡。所以,早发现治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检查血栓性静脉炎呢?血栓性静脉炎诊断标准是什么呢?1、超声二维超声

1血栓性静脉炎诊断标准是什么

血栓性静脉炎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多累及下肢静脉,并发肺栓塞可导致死亡。所以,早发现治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检查血栓性静脉炎呢?血栓性静脉炎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1、超声二维超声显像可直接见到大静脉内的血栓,配合Doppler 测算静脉内盘流速度,并观察对呼吸和压迫动作的正常反应是否存在。此种检查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5%;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仅为50%~70%,但特异性可达95%。

2、放射性核素检查125I纤维蛋白原扫描偶用于本病的诊断。与超声检查相反。本检查对腓肠肌内的深静脉血拴形成的检出率可高达90%,而对近端深静脉血栓诊断的特异性较差。本检查的主要缺点是注入放射性核素后需要滞后48~72小时才能显示结果。

3、阻抗容积描记法(impedance plethysmography,IPG)和静脉血流描记法(phle-borheography,PRG)前者应用皮肤电极,后者采用充气袖带测量在生理变化条件下静脉容积的改变。当静脉阻塞时,随呼吸或袖带充、放气而起伏的容积波幅度小。这种试验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明显降低。

4、深静脉造影从足部浅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在近心端使用压脉带,很容易使造影剂直接进入到深静脉系统,如果出现静脉充盈缺损。即可作出定性及定位诊断。

2如何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血栓性浅静脉炎。DVT多累及下肢静脉,并发肺栓塞可导致死亡。你知道怎样预防血栓性静脉炎呢?

预防着眼于发生肺栓塞的严重威胁,对所有有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均应提前进行预防。股骨头骨折、较大的骨科或盆腔手术,中老年人如有血粘度增高等危险因素,在接受超过1小时的手术前大多采用小剂量肝素预防。术前2小时皮下注射肝素5000U,以后每8~12小时一次,直至患者起床活动。急性心肌梗死用肝素治疗也同时对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有利。华法林和其他同类药物也可选用,对有出血倾向者可用右旋糖酐40°。

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无预防作用,对于明显有抗凝禁忌者,应采用保守预防方法,包括早期起床活动,穿弹力长袜。定时充气压迫腓肠肌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患者多难以接受。

3血栓性静脉炎的详细治疗方案

治疗深静咏血栓形成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肺栓塞,特别是病程早期。直栓松软与血管壁粘连不紧,极易脱落,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血栓性静脉炎的详细治疗方案如下:

1、住院治疗,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床脚抬高30°;症状缓解后逐步活动,穿用弹力加压长统袜3~6个月;血栓性浅静脉炎一般仅需对症治疗,如抬高患肢、局部热敷、口服抗炎药物等,一般不必应用抗凝剂。

2、使用抗凝剂防止血栓增大,并可启动内源性溶栓过程。肝素5000~10000U一次静脉注射,以后以1000~1500U/h持续静脉滴注,其滴速以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倍于对照值为调整指标。肝素间断静注或皮下注射也可采用。

华法林(warfarin)在用肝素后1周内开始或与肝素同时开始使用,与肝素重叠用药4~5天。调整华法林剂量的指标为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值4~7秒。

孤立的腓肠肌部位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肺栓塞的机会甚少,可暂不用抗凝治疗。密切观察。如有向上发展趋势再考虑用药。

急性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至少持续6~12个月以防复发。对复发性病例或恶性肿瘤等高凝状态不能消除的病例,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可无限制。

3、如因出血素质而不宜用抗凝治疗者,预防肺栓塞可用机械性阻隔方法。近年来已多用经皮穿刺法在下腔静脉内置入滤网的措施替代过去的下腔静脉折叠手术治疗。

4、溶栓治疗尿激酶等也有一定的效果,虽不能证明在预防肺栓塞方面优于抗凝治疗,但如早期应用,可加速血栓溶解,有利于保护静脉瓣,减少后遗的静脉功能不全。

4血栓性静脉炎有哪些检查诊断方法

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等,因此,血栓性静脉炎的检查方法可有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1、实验室检验

(1)血常规:根据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增高程度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2)凝血:可有D-Dimer升高等血栓形成表现。

2、影像学检查

(1)多普勒超声:探测局部血流的变化,当有血栓性静脉炎时可表现为局部血流信号消失或部分缺失,加压后管腔不能压扁。此种检查可发现约95%的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

(2)放射性核素检查:原理为放射性标记的人体纤维蛋白原能被正在形成的血栓摄取。可通过观察某一部位放射量的增减,判断血栓形成及演变过程。对小腿静脉丛内血栓形成检出率较高。

(3)电阻抗体积描记:静脉血栓形成时,电阻容积波幅变动小。对于主干静脉阻塞的诊断效果较好。

(4)静脉造影:静脉注入造影剂,通过有无充盈缺损,判断有无血栓形成,同时可明确血栓的位置、范围、形态和侧支循环情况。为诊断的金标准。

(5)静脉压测定:患肢静脉压升高,提示测压处近心端静脉有阻塞。

血栓性静脉炎的检查诊断

根据病史、局部的表现、相关血液学阳性指标及准确的影像学结果可诊断本病。需注意丹毒等急性皮肤感染也可有类似表现,但较之静脉炎,前者皮肤红肿、发热等局部炎症反应更重,也多伴全身反应,影像学也无明显血栓形成表现。

5血栓性静脉炎怎么引起?

血栓性静脉炎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及深部血栓形成。常先有静脉内血栓形成以后,发生静脉对血栓的炎性反应。血栓性静脉炎怎么引起呢?

促发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包括:静脉淤滞、血管损伤及高凝状态。临床上很多涉及以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均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常见者如下:

1、手术:特别是骨科、胸腔、腹腔及泌尿生殖系手术;

2、肿瘤:胰腺、肺、生殖腺、乳腺及泌尿道恶性肿瘤;

3、外伤:特别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

4、长期卧床: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风、手术后;

5、妊娠、雌激素的作用;

6、高凝状态:抗凝血酶Ⅲ、c蛋白或S蛋白的缺乏,循环内狼疮抗凝物质、骨髓增生性疾病、异常纤维蛋白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7、静脉炎及经静脉介入诊断或治疗导致静脉损伤。以上各种病因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并非是单一的,往往是综合因素,如手术除可对局部静脉造成损伤外,术后长期卧床使静脉血液()淤滞;大手术后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