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许多1型糖尿病患者隐瞒病情

许多1型糖尿病患者隐瞒病情

时间:2019-05-25 09:25:44

相关推荐

许多1型糖尿病患者隐瞒病情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之前人们一直关注的是2型糖尿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呼吁,应该提高公众对1型糖尿病的认识,消除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入学和就业

11型糖尿病发病早 许多患者隐瞒病情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之前人们一直关注的是2型糖尿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呼吁,应该提高公众对1型糖尿病的认识,消除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入学和就业歧视,1型糖尿病患者要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做好血糖监测。

1型糖尿病发病早

纪立农教授介绍,1型糖尿病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疾病,虽然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手段根治1型糖尿病,但通过胰岛素替代治疗不但可以挽救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还可以严格控制高血糖来预防并发症,维持正常寿命。

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下,但也会有成年发病的病例。1型糖尿病发病后必须用胰岛素努力治疗,否则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死亡,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上世纪末,WHO组织的全球青少年儿童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6/10万人,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且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增长非常迅速,全国患者病例数很庞大。

许多1型糖尿病患者隐瞒病情

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1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拥有正常的寿命外,还可以追求、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丹麦的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从2岁开始注射胰岛素治疗,迄今已经70年,患者并未发生并发症。近期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际糖尿病联盟合作开展的一项中国1型糖尿病研究项目调查显示,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非常不理想,死亡率远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此外,1型糖尿病患者还面临着许多其他挑战:社会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歧视现象,致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失去了上学、就业、享受婚姻生活的机会;持续的治疗费用还给很多患者家庭带来长期的经济负担。

在“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中期成果汇报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李津医生介绍说,1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规范化管理,包括自我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定期随诊、各种并发症定期筛查等,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与1型糖尿病发生有关的因素

专家指出,今年儿童患1型糖尿病的概率比往年要高,可能与配方奶粉有关系,它的发生常与某些感染有关或感染后随之发生。常见的感染原有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及Epstein-Barr病毒等,但病毒感染后,糖尿病发生的易感性或抵抗性可能由先天决定。

若两个人(如同胞兄弟或姐妹)暴露于同样的病毒感染,可能表现为病毒抗体的相同升高,然而糖尿病可能仅在一个人身上发生,这可能是由于内在的遗传易感因素的差异。易感性可能意味B细胞对某一病毒特定剂量的敏感性;或对某一表达在B细胞病毒抗原或轻微B细胞损害过程中释放的自身抗原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的倾向性。

最近有一些研究报告出生后3个月内用牛奶或牛奶制品配方喂养的儿童发生1型糖尿病的危险性较高,引起不少关注。研究认为牛奶中某些蛋白质成分可能是导致糖尿病的因素之一,如牛血清白蛋白,已在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检测到针对牛血清蛋白的抗体,该抗体能与胰岛B细胞溶解物中的分子量69000蛋白质发生沉淀。

2许多1型糖尿病患者隐瞒病情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之前人们一直关注的是2型糖尿病,日前召开的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上,1型糖尿病成为热点议题之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呼吁,应该提高公众对1型糖尿病的认识,消除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入学和就业歧视,1型糖尿病患者要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做好血糖监测。

1型糖尿病发病早

纪立农教授介绍,1型糖尿病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疾病,虽然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手段根治1型糖尿病,但通过胰岛素替代治疗不但可以挽救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还可以严格控制高血糖来预防并发症,维持正常寿命。

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下,但也会有成年发病的病例。1型糖尿病发病后必须用胰岛素努力治疗,否则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死亡,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上世纪末,WHO组织的全球青少年儿童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6/10万人,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且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增长非常迅速,全国患者病例数很庞大。

许多1型糖尿病患者隐瞒病情

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1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拥有正常的寿命外,还可以追求、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丹麦的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从2岁开始注射胰岛素治疗,迄今已经70年,患者并未发生并发症。近期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际糖尿病联盟合作开展的一项中国1型糖尿病研究项目调查显示,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非常不理想,死亡率远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此外,1型糖尿病患者还面临着许多其他挑战:社会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歧视现象,致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失去了上学、就业、享受婚姻生活的机会;持续的治疗费用还给很多患者家庭带来长期的经济负担。

3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人体白细胞抗原(HLA):由于人体白细胞抗原错误地将人体的β细胞当作入侵者,所以下达错误命令让免疫细胞对β细胞发出攻击和破坏。在1型糖尿病中,胰腺的β细胞就遭到了这种自身免疫的攻击和破坏,使人体不能再制造胰岛素。这种毁灭性攻击过程有时会持续数月或数年。在人体白细胞抗原中有一种被称为的基因,它与型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型糖尿病患者家族或兄弟姐妹的系列基因中有两对相同,其发展为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为%;如果只有一组相同,可能性为%。

自身抗体:在新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中,70%~80%都有胰腺自身抗体,30%~50%都有胰岛素细胞自身抗体,80%~95%有谷氨酸脱羧酶(GAD)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对1型糖尿病高风险人群非常有用。尽管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仅为1%~10%,但是如果体内有胰腺细胞抗体,在5年内肯定会发展为1型糖尿病。如果混合有其他抗体和某些HLA遗传基因,发生1型糖尿病的几率会更高。

41型糖尿病是什么

1型糖尿病又称为青年发病型糖尿病,患者常在35岁之前发病,约占糖尿病的10%,但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可发病。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免疫体统对自身做出攻击而导致,起病急,患者代谢紊乱症状明显,需注射胰岛素以维持生命。一般来说,此类患者从发病开始即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

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可能是因为:遗传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特异性自身免疫反应,选择性破坏胰岛细胞,患者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被破坏后,丧失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并出现相应的症状表现。婴幼儿患者常有遗尿等症状,多饮多尿症状容易被家长忽略,有的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后才到医院就诊,故应引起重视。

51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建议

糖尿病治疗专家称,一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比二型糖尿病发展的饮食要注意的事项多,原因是因为一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是儿童或者是青少年,此种人群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进行身体的发育,所以在安排一型糖尿病饮食过程中,既要保证血糖情况稳定,又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营养,一型糖尿病饮食安排常常令家长们头痛。

下面是糖尿病治疗专家提出的一些建议:

1.平衡膳食。实际上,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关键是吃什么,吃多少量。单一食品不能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素的需要,所以必须通过多样化的饮食,达到饮食平衡。平衡膳食遵循的原则:粗粮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好的不要多吃,赖的也不要少吃。

2.炒菜宜用植物油(如红花子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油等);忌用动物油(猪油、牛油、肥肉、奶油等)。宜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烤、烧、炖等烹调方式。

3.一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不可太咸,并应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蟹黄、虾卵、鱼卵等。患者有胆固醇若过高则蛋黄每周以不超过三~四个为原则。

4.多选用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如全谷类的主食,未加工之豆类、蔬菜及水果,可改善血糖的升高,是一型糖尿病饮食不合缺少的食物。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如甘薯、马铃薯、芋头、玉米、菱角、栗米、毛豆、干豆类(黄豆、红豆、蚕豆等),及咸的中西式点心(如蟹壳黄、烧卖、寿司、萝卜糕、咖喱饺、鸡卷等),在安排一型糖尿病饮食中不可任意食用,须按计划食用。

5.当血糖尚未控制好时暂不要吃水果,当血糖控制达标后再试着吃水果,即在两顿饭之间血糖最低时吃水果,于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2小时测测血糖,吃什么水果,吃多少量,以血糖不高为标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