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内容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内容

时间:2018-07-15 23:20:18

相关推荐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内容

【诊断】因到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的病理变化作为诊断依据,所以目前仍主要是以患儿的家长和老师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特征,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为主要依据:1.症状标准:与同龄的大多数儿童相比

1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内容

【诊断】

因到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的病理变化作为诊断依据,所以目前仍主要是以患儿的家长和老师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特征,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为主要依据:

1.症状标准:与同龄的大多数儿童相比下列症状更常见,需具备下列行为中的八条。

(1)常常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坐位上不停扭动。(年长儿或少年仅限於主观感到坐位不安)。

(2)要其静坐时难以安静坐。

(3)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4)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轮换上场。

(5)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 (6)难于按别人的指示去做事(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如不做完家务事。 (7)在作业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8)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换另一件事。

(9)难以安静地玩。

(10)经常话多。

(11)常打断或干扰扰乱别人的活动,如干扰其他儿童的游戏。

(12)别人和他/她说话时常常听非听。

(13)常常丢失在学校或家中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铅笔,书和作业本)。

(14)常常参与对身体有危险的活动而不考虑可能导致的后果(不是为了寻求刺激)。

2.病程标准:通常于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3.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期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药物付反应等引起。

4.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症状符合或稍微超过诊断标准所需症状,仅有微小的或没有学校和社会功能的损害

(2)中等:症状和损害在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超过诊断标准所需症状很多,有明显广泛的学校、家庭和伙伴关系的社会功能的损害。

【病因学】

儿童多动症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一般认为产前,产时或产后的轻度脑损害是重要因素,主要与脑外伤、中毒等有关。

有人认为城市环境污染、临床上不显症状的轻度铅中毒亦可为病因之一。近年的调查研究,在患儿血统父母,寄养父母以及儿科其他病儿的比较,发现血统父母以及儿科其他病儿的比较,发现血统父母中的某些精神疾病如酒精中毒,病态性格等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多动症儿童的父母童年期朋多动历史者较多,多动症儿童的同胞兄弟姐妹患病率高

于对照组3倍,情感性精神病也多见。此外,多动症儿童父亲反社会的人格特征或酒依赖,母亲有癔病者均较多。合并品行障碍的多动儿童的成人亲属的人格障碍,酒瘾及癔病比例更高。有关养子的研究也发现,多动症儿童的亲生父母的反社会人格,酒依赖及癔病明显高于养生父

母或对照组儿童的父母,父母的童年期有多动和品行障碍的历史及有精神病障碍者也比较多。单卵双生子的多动症儿童发病率高于双卵双生子,同胞兄弟儿童发病率也约为半同胞兄弟的5倍多,提示某些患儿的轻微脑功能失调可能与遗传因素有一定作用,影响儿童的心理发育。不

少患儿未能找到病因。

近年积累的资料提示本病有神经生理基础异常,认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脑内儿茶酚胺系统(去甲肾上腺素等,其前身为多巴胺)功能不足有关。动物实验中用药物使大鼠脑内多巴胺的存储减少或耗竭时,动物出现活动过度症。给动物服用苯丙胺以提高脑内多巴农垦在突

触部位的含量,提高多巴胺神经元的活性,可使动物安静。临床上苯丙胺及丙米嗪(均有加强脑内突触部位多巴胺含量的作用)对治疗患儿活动过度有效。在丙磺舒试验中,测定患儿脑脊 液中多巴胺代谢产物的含量,亦发现较对照组低。

【发病机理】

最近用PET研究发现多巴胺受体的密度与儿童发育有关,多巴胺受体密度的特异性变化是直到少年期才成熟。多动儿童易被影响的区域认为是前叶的多巴通路。神经心理研究提示多动儿童的叶功能未经成熟。人们认为前叶皮层与儿童的冲动和攻击行为有关。

测定发现多动儿童的局部脑血流,主要是发现半叶和尾状核两个部位受累。有些研究已证明用药使基底节和中脑的血流增加,而便运动区的血流减少。这些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服利他林后可使多动儿童的注意力能协调精细动作和粗大运动。其它研究多集中在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和前中脑束。多动儿童和 正常对照比较,神经内分泌也有些区别,研究发现多动独的生长激素对苯丙胺或利他林的反应是不同的,这进一步明了多动和正常儿童有生物学的不同。

不论是皮肤电位还是诱发电位的研究,均发现多动症儿童一般对刺激表现为觉醒水平的不足,以前的研究也发现觉醒水平不足与反社会行为和品行障碍有关,因为觉醒不足,奖惩行为在一般心理水平不能起作用,多动症儿童难以吸取以前教训,其行为问题也难以矫正。

【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自婴幼儿时期即易兴奋、多哭闹、睡眠差、喂食较困难、不容易养成大小便定时习 惯、随年龄的增长,除活动增多外,有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很短,知为无目的,情绪易冲动而缺乏控制能力,上课不守纪律和学习困难。患儿智能正常,但因精神集中,听觉辨别能力差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能力较一般低。

临床症状以学龄儿童较为突出:上课时话多、小动作多、激动、好与人争吵;行为目的不明确,如拿人东西,有时不避危险;在集体活动中不合群;在家长面前倔强、不听话、冒失、无礼貌。有些患儿采取回避困难的态度,变得被动、退缩。年龄增长后,不少儿童出现学习困难,虽然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水平大都正常 或接近正常。然而由于以上症状,仍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部分多动症儿童存在知觉活动障碍,如在临摹图画时,他们往往分不青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各部分综合成一整体。

有些多幼儿童将“6”读成“9”,或把“d”读成“b”,甚至分不清左或右。

前者的改变,属于综合分析障碍,后者属于空间定位障碍。他们还有诵读、拼音、书写或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困难,多动症儿童未经认真思考就回答,认识欠完整,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此外多动患儿常显示一些固定的神经系统软症状,如翻掌、对指试验等呈阳性 。

一般来讲,多动儿童的临床症状波动有时与儿童所处场合不同,从事的活动不同有关。多动儿童在做作业,从事重复性或需巨大努力的活动及做不新奇的事情时,其注意力的维持最困难。有吸收力、新的情况五或不熟悉的环境中多动症的症状可减轻。在连续而直接的强化程度下

比局部的和延迟的强化程序,注意力的维持情况明显好些。在指导与经常重复的情况下,儿童多动症完成任务,其注意力的维持问题不大。在没有特别严格的规范和严格的纪律要求遵守的地方,多动儿童与正常儿童区别不大。其症状随情景而波动的现象说明了多动儿童表现的症状

严重程度受环境的影响,并与其有高度的相互作用。

【鉴别诊断】

鉴别标准有六项主要情况出现类似多动症的症状。①精神发育迟滞,②孤独障碍,③抑郁症,④慢性社会环境问题引起,⑤抽动秽语综合征或多种抽动综合征,⑥其它行为障碍。

【预后】

随着多种治疗方法的应用,儿童多动的预后是较乐观的。但如不治疗,多动症儿童到成人时,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符合DSM-Ⅲ-R轴Ⅰ上的诊断。主要有四大类。

①多动症的残留症状,

②反社会的人格障碍,

③酒精依赖,④癔病、焦虑症和一些类精神分裂症。很多有人格障碍的成人有儿童多动症史,有难以控制的冲动行为障碍,忍受应激的阈值低,情绪不稳和长期的不满的情绪。追踪未经治疗或很少治疗的多动症儿童,给我们提供了多动症儿童的一个自然病程。有人报告未经治疗的多动症儿童,随年龄增大无目的的性的过度活动水平降低。但有0%的人在青春期有犯罪行为、物质滥用、学业低下、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仍然存在.

2多动症的三大诊断标准

(一)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不能仔细地注意细节,或在做功课、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出现漫不经心的错误;

2、在完成任务或做游戏时常常无法保持注意力,往往有始无终;

3、别人对他讲话时常常显得没在听;

4、常常无法始终遵守指令,无法按时完成功课;

5、常常遗失生活必需品,如作业本、书、笔、玩具等;

6、常回避或极其厌恶家庭作业;

7、易被外界刺激吸引过去;

8、组织任务和活动的能力常常受损。

(二)活动过度

1、双手或双足常常不安稳或坐着时蠕动;2、不能静坐于自己的座位上;3、常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4、难于安静地参于娱乐活动;5、表现出持久的运动过分,社会环境或别人的要求无法使其显著改观。

(三)冲动性:

1、常在提问未完时即抢说答案;2、在游戏或有组织的场合不能排队或按顺序等候;3、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4、常说话过多,不能对社会规则做出恰当的反应。

3诊断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名儿童多动综合征、注意力缺陷障碍、注意力不足多动障碍、轻微脑功能失调功能失调、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多动性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其症状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为特征,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患儿智力一般都正常或接近正常。

儿童多动症发生率国外报道约3%~10%,如斯图尔特统计6~12岁学龄儿童发生率为4%。多动症的发生年龄要看在生活过程中矛盾突出在哪个年龄阶段。一般来说,7岁前表现出来,8~1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

当您因孩子的多动多语而无可奈何时,当教师在儿子的作业本上写上了像"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稳定"时,当孩子常情绪不稳,伴有说谎、破坏甚至逃学时,当……作为家长的您就不能不去为孩子做一下是否患有多动症的诊断……

由于多动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顽皮"之间不易区分,这给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和鉴别造成了困难。迄今为止,国内外还缺乏一种客观的、特异性很强的诊断儿童多动症方法,而大多采用综合性的方法进行诊断。

4儿童多动症的鉴别诊断

由于多动症在临床表现上没有特异性,许多疾病带有的某些多动症状常常与真正的多动症相混淆,导致误诊。如儿童的智力低下、顽皮、儿童精神分裂症、学习能力障碍、孤独症、多发性抽动症等,这些都可以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情绪变化、成绩下降等现象,如何辨别真多动症和假多动症,分析与多动症相互交叉重叠的症状,对于辨症论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儿童多动症与心理疾病的区别

儿童多动症可合并各种心理上的障碍,许多的心理疾病也可存在注意障碍的问题。性格内向的多动症儿童,表现出焦虑、抑郁等,故须与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相鉴别,而这些精神障碍性疾病也会加重注意障碍,造成诊断上的错误。

另外,孤独症和其它精神障碍如适应障碍、行为障碍、躁狂症、思维障碍、强迫症等,与多动症的病象特征有相互交叉之处,对多动症的心理障碍需要心理治疗,但对心理疾病不能纳入多动症范畴,不可用治疗多动症的药物进行治疗,已免发生医疗事故。

二、多动症儿童与顽皮儿童的区别

儿童活泼好动、调皮好奇,这些活动与儿童的年龄相适应,不能混淆于多动症症状行列,尤其多动症轻度患者症状与之更为相似,这要仔细观察。正常儿童虽然贪玩、调皮,也有注意力分散的时候,但他们往往有很强的好奇心和上进心,对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强烈,如听故事、画图画、看电视可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

就自制力来说,多动症儿童与正常儿童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量和频度的不同,多动症儿童活动有如下特征:

(1) 活动常没有目的,有始无终,杂乱无章,动作花样不停变化,多动过度,让人无法忍受;

(2)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常不分场合,不计后果,无法自制,上课不遵守纪律;

(3)多动症儿童对家长老师的劝说教导听不进去,屡教不改,隔不了多长时间,又会重犯。

三、多动症儿童与弱智低能儿童的区别

多动症儿童虽然多动、注意力涣散、任性冲动、学习困难,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智力低下,反而,某些多动症儿童具有很高的天赋,在某一方面,比如画画、唱歌等表现很突出。在低年级时,即使不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也不一定很差,只是随着知识的加深,渐渐落后于正常儿童。他们智能大都正常,不可盲目地把孩子送入低能学校中去。区别多动症儿童和弱智儿童相对容易一些,可从以下几方面鉴别:

测试二者智商,低能弱智儿童智商低下,常在70以下,多动症儿童一般则属正常范围,或者只是略微偏低;

多动症儿童学习成绩不稳定,波动性大,随着年级增高,成绩逐渐下降。有时在老师家长的督促下,多动症儿童可以把学习搞好,成绩不错,但坚持不住,很快就又降下来,时高时低,变化很大。而低智商儿童学习成绩总是很差,并不是不认真所致,即使督促和帮助他学习,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弱智儿童不但学习不好,在其它如社交、生活等方面也存在缺陷,他们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善于与别人交往,动作呆板,有时个人生活都难以自理。而多动症儿童虽然学习不好,存在先天性智力缺陷,但他们又自有独到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交际、劳动方面并没有困难,适应性并不比正常儿童差;

通过药物及心理综合治疗,多动症儿童可以痊愈,注意力改善,学习成绩提高,弱智则尚无根治的有效方法,即使吃了药能安静一些,学习也不易提高,或很有限。

二者有时也会发生联系,某些低能儿童也会伴有多动症,严重的多动症儿童,智商可能偏低,这样,多动症儿童与轻度低能儿童常常混淆,治疗时应特别注意认真区别。

四、儿童多动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区别

儿童精神分裂症一般发病较晚,多出现在学龄期以后,年龄越小,发病率越低,男孩比女孩发病率高2-3倍,早期症状是性格的变化,一向活泼的小孩变得孤僻,不爱讲话,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下降,有些还出现强迫症状,作出许多无意义的重复动作,这便使人误认为是多动症,其实,多动症与精神分裂症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病症,通过下述特征是不难鉴别的:

情感淡漠与亲人疏远,精神活动与环境脱离,这是精神分裂症的特点,表现为无端恐惧、情绪紧张、意志减退、生活懒散,有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这在多动症是不存在的;

思维障碍,情感活动与环境不协调,这也是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表现出语言减少、内容贫乏、前言不搭后语、话语颠三倒四、不合逻辑,多动症儿童语言上一般没有障碍;

年龄较大(10岁以上)的儿童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妄想,作出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即使给他摆事实、讲道理也无法纠正,如认为自己不是亲生的(非血统妄想)、别人总在嘲笑自己(关系妄想)、有人要谋杀自己(迫害妄想)等;

大约有1/3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幻视、幻听、幻觉等感知障碍,如看见了妖魔鬼怪,听到有人在骂自己(其实无人),或感到自己的头在变大等。多动症没有此现象;

儿童精神分裂症大约有半数左右的家庭有精神病家族史。

另外,鉴别困难者可试用利他林等中枢振奋剂,精神分裂症服用后症状会明显加重,多动症则迅速控制改善,效果完全不同。

五、儿童多动症与学习能力障碍的区别

儿童学习能力障碍也称学习不能或学习困难,他们没有感知和智能的缺陷,也非社会文化教育落后造成,主要是由于在听、说、读、写、推理计算和社会能力获取利用方面存在缺陷而导致的学习困难,包括诵读困难、书写计算不能和非语言性困难等,其中诵读困难较多见,常常读错或用语义相近字代替(语言障碍)或读对而拼写错(直观映象障碍),或读的挺好,不解其意(理解障碍)。

多动症与儿童学习能力障碍两者关系密切,常常是伴随出现在患儿身上,其发病率很高,据统计50-80%的多动症儿童同时存在学习困难,而近20%的学习困难者也伴有多动症。多动症儿童的学习不良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而致,学习能力障碍的儿童是缺乏理解力,听不懂上课的内容,而影响学习的,并由此引起多动和注意涣散。这是它们的区别,但应指出,二者儿童都不是由于智能低下引起,在诊断前有测试智能的必要性。

六、多动症与孤独症的区别

孤独症儿童也常有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多、动作刻板古怪等表现症状,常被误认为是多动症,其实,通过比较,不难鉴别:

( 1 )孤独症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多动症,每千名儿童中也只不过有2-3名儿童患有孤独症,且男比女多,症状显现较早;

( 2 )从小与父母无亲近表现,缺乏情感交往,喜欢独处,不合群,言语少,对非生物的东西(玩具,书本等)有特殊依恋;语言呆板、不清甚至不会说话,动作刻板离奇或反复动作(嘴鼻抽动,耸肩,咬手指、衣袖等),对外界刺激麻木,不听劝说,我行我素,这些特征和多动症有较大区别;

( 3 )孤独症患儿智力明显低下,有的甚至无法进行心理测试,这与多动症儿童智力基本正常完全不同,当然,他们在某些方面(如记数,唱歌,绘画等)也有特殊技能;

( 4 )选用多动症药物对治疗多动症有明显效果,但对孤独症则无效,这也可鉴别孤独症;

( 5 )孤独症发展严重会有精神障碍,形同精神分裂症,不惧险情、狂笑或哭泣、乱发脾气等,但多动症儿童不致发展到精神分裂的严重程度。

七、儿童多动症与抽动症的区别

抽动症与多动症发病根源有相同之处,都与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因素有关。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多发性语言、行为障碍综合征,不自主抽动症状突出。抽动动作短、快、突然,重复程度不同,频繁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病情加重后,抽动动作呈多样化,交替出现耸肩、扭脖、撞头、踢腿、甩头、四肢抽动等症状,入睡后症状消失,情绪紧张、焦虑易使病情加重,语言障碍除吐字不清、重音不当外,还不断口出秽语,喉部常发出"吭吭"、"格格"的奇特声响。性格上则多急躁、任性、易怒,但一般对学习成绩影响不大,注意力集中程度比多动症较为高一些,症状呈波动、慢进过程。通过正确治疗有较好效果,配合心理治疗,症状多能控制,但在青春期前多波动性反复。另外,部分抽动症患儿可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多动症儿童绝无抽动现象,这是鉴别的关键。

由以上特点,儿童抽动症与多动症是不难鉴别开来的。

5儿童多动症的症状表现

近年来,多动症(MBD)一词已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使用。不少好动的孩子都被家长、老师视作患了多动症。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多动症的含义,只是从字面上轻易地将此理解为儿童多动的病症。其实,多动并不是多动症的唯一症状,的英文本义也不是多动症。

一、多动症的症状

什么是多动症?MBD是什么意思?两者又是什么关系呢?早在1845年,德国医生霍夫曼第一次将儿童活动过度视作病症。此后,许多精神病学家、儿科专家、心理学家及教育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类儿童行为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1947年,斯特劳斯等认为多动症是由脑损伤引起的,故将该症命名为“脑损伤综合症”。格塞尔和阿姆特鲁德在1949年对此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这种症状是“脑轻微损伤”的结果。在之后的近二十年间,不少学者在对具有这一病症的患儿实施神经系统检查时发现,约有半数出现轻微动作不协调,以及平衡动作、共济运动和轮替动作等障碍,但没有发现瘫痪等脑损伤引起的其他体症,故认为多动症不是脑轻微损伤的结果,而是由脑功能轻微失调所引起的。于是,(1962年各国儿童神经科学工作者聚会牛津大学,决定在本病病因尚未搞清之前,暂时定名为“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就是这种病症的英文缩写。1980年,美国公布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Ⅱ)中,将此命名为“注意缺失障碍”(Attentional Deficit Disorder),简称ADD。

由于诊断标准不一,各国对多动症发病率的统计结果也差异较大。美国报道儿童的发病率为20%,而我国的统计结果是患病率不超出10%,其中男孩大大多于女孩,两者比例约为9: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