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入户门被邻居封死后续:被打穿的1402号房 它的问题不止在于合同

入户门被邻居封死后续:被打穿的1402号房 它的问题不止在于合同

时间:2018-10-11 02:17:39

相关推荐

入户门被邻居封死后续:被打穿的1402号房 它的问题不止在于合同

前有横行霸道的唐女士霸占他人车位,咄咄逼人,让车位主刘女士拿出购买合同。

后有于女士回家震惊地发现自个儿的房子里住着邻居,而原因更是闻所未闻。

从本质上来说,于女士被邻居“霸住”的房子与刘女士被霸占的车位事件是有一定区别的。

因为,于女士的1402号房子居然还涉及到一个“一个房子,三份合同”的问题。

01、房子被邻居打通入住

当于女士好不容易回一趟家的时候,她却意外地发现自个儿买了两年,但一直没有住过的房子的入户处被堵住了。

起初,于女士还以为是别人的恶作剧,她找到了物业寻求帮助。

可是,让于女士没想到的是,当物业将入户清理之后,等待她的不是完整的家,而是一面明显被砸通的墙。

于女士说,“我家明显被对面那户人砸通了,而且他们多半也住在这里。”

说实话,眼前的一切对于女士而言是十分梦幻的,两年没住过的家,一朝回来,居然直接被别人强行霸住了?

关于此,网友们也十分地不理解:“于女士的邻居为什么能够如此有恃无恐?难道不担心房主于女士回来之后,找他麻烦,甚至惹来一身官司吗?”

之后,于女士选择了报警,但一直联系不上邻居。

有网传,邻居疑似已经离开人世,入住在于女士家里的是邻居的亲戚。

02、一个房子三份合同

其实,于女士的房子为什么会被邻居强行打通并入住的原因,她是知道的。

据于女士自述,早在两年前,她就和开发商打过官司,而判决书也写得很明确,房子的所有权归于女士。

可能会有人感到困惑,于女士买房子为什么要和开发商打官司?再者,这与邻居强行打通她的家,并入住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便涉及到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张三欠李四的钱,但张三没有钱还给李四,于是,张三就把王五的房子作为抵押物,抵给了李四。

上述提及到的张三就是于女士购房时候的开发商,李四是于女士的邻居,王五是于女士。

换言之,开发商没钱还给于女士的邻居,于是便自作主张地将卖给于女士的房子抵押给了于女士的邻居。

除了荒谬,着实想不到还有什么词汇能够被用来形容此事件。

而正是因为开发商的“骚操作”,迫使于女士不得不与其打官司,证明自己掏钱购买的房子合同是真实有效的。

然而,尽管于女士官司打赢了,房子在法律层面上也是属于她的,但她的房子依然被邻居打通入住了。

03、谁才是无辜者?

目前,于女士房子被邻居打通入住的事件仍然在调查中。

不过,从现有的情况分析,或许邻居打通于女士的房子是有迹可循的。

之前也提到过于女士的房子被开发商抵给了邻居,原因是,开发商没钱还给邻居,故此,开发商背地里与双方都签订过合同,也就是房产界的“阴阳合同”,一房写有三份合同,而这究竟应该以哪一份为主,便是争议点。

不过,于女士为此打过官司,并且还胜诉了,换言之,这个房子在法律上是归于女士的。

但这里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房子是归于女士了,但开发商欠邻居的钱却是用这套房子抵债的。

虽然,房子所有权归到了于女士名下,但邻居被开发商欠下的款却没有得到解决,而这或许也是邻居打通于女士房子的墙,并入住进去的关键点。

事实上,在于女士争夺房子所属权的时候,法院不仅判定了房子归于女士所有,而且也给于女士的邻居提出过一个建议,如果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了损失和侵害,可以向开发商另行主张权利。

但很显然,邻居多半是维权未果,亦或是有什么其他原因。

从以上的纠葛来分析,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掏钱买房的于女士以及被开发商忽悠,用于女士房子抵债的邻居身上,而是出在了开发商的身上。

要知道,于女士和邻居很有可能是在都不知情的状态下,被开发商忽悠着签下了“阴阳合同”。

故此,要想真正解决此问题,可能还是需要让开发商出面,毕竟,这一戏剧的荒诞事件是由开发商引起的。

于女士也曾无奈地表示过,“在之前的诉讼中,自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现在只希望房子能够被恢复原样,并且归还给自己,或者邻居将它买下来。”

说实话,对于于女士的无奈,作为旁观者也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与此同时,邻居被开发商忽悠至此,不仅欠款难收回,而且唯一一套被对方用来抵债给他的房产居然也是有主的,显然,邻居心里也是窝火的。

不过,就事论理,房子归掏钱购买的于女士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谁能想到开发商还会拿着已经出售的房子给另一个住户抵债,不是吗?

当然,邻居被开发商忽悠的问题也是需要被重视的,希望调查结果能够尽早出来,给于女士以及于女士的邻居一个解决的方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