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百万+探寻聊城文旅之美——临清胡同游”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百万+探寻聊城文旅之美——临清胡同游”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时间:2019-12-04 00:58:20

相关推荐

“百万+探寻聊城文旅之美——临清胡同游”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本文来源:聊城晚报」

依运河而生的临清,孕育了500余条大小胡同,至今尚存的还有160余条。为把“临清胡同游”推向全国、推向世界,11月25日,由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聊城日报社、中共临清市委宣传部、临清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举办的“百万+探寻聊城文旅之美——临清胡同游”采访活动在临清钞关广场启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亚男宣布活动启动。采访活动将触角伸向底蕴丰富、色彩斑斓的临清胡同,在全国地市媒体中打响“我的胡同我代言”主题宣传品牌。

把“临清胡同游”推向世界

聊城日报社总编辑 玄志刚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由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聊城日报社、中共临清市委宣传部、临清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举办的“百万+探寻聊城文旅之美——临清胡同游”采访活动拉开序幕,这是党报新闻工作者围绕中心强使命、服务大局勇担当,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最新实践。

“临清胡同游”采访活动是聊城日报社继今年8月份启动“百万+探寻聊城文旅之美”大型融媒采访活动之后的又一次文化主题采访活动,既是一次全新的文旅宣传方式创新与探索,又是“百万+探寻聊城文旅之美”大型融媒采访活动的深入和延展,由此打响“百万+探寻聊城文旅之美”的城市宣传品牌和文旅主题宣传品牌。

大运河描画了临清,绘就了临清的悠长文韵、连绵胜景。完整保留的古桥梁、古民居、古街巷,犹如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和一个个文化符号,记录着临清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人们对运河风情的无限遐想。季羡林先生在《五样松抒怀》中这样描述家乡临清的“五样松”:看过汉末的黄巾起义,看过胡马北来、晋室南渡,看过大运河里帝王南下的龙舟,看过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滚滚狼烟。

临清古城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藏,一条条胡同承载着临清的独特之美。胡同,是临清的脉搏,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是联结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只要你用心寻找,这里藏着数不清的趣闻掌故。胡同,不仅是临清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更是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胡同串起了时间和空间,融入到临清的灵魂,为这座有诗有远方、有梦有生活的文化之城更添灵动和韵味。季羡林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胡同:“外面十分简单,里面十分复杂;外面十分平凡,里面十分神奇。”

探秘胡同故事,品味运河乡愁。胡同代表着临清人的生活状态,到处都透着那么一股子神秘和由内而外的文化气息。聊城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将通过“胡同体验游”的所见所感,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挖掘有特色、有内涵的老胡同,讲述一个个有故事、有情趣的胡同主人,利用报纸、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各种宣传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地进行集中报道,推出有角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同时把精品新闻推向省级、国家级新闻媒体和国际传播平台,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宣传推介临清,力争吸引更多的人到临清“逛胡同、吃小吃、寻故事、看古城”,为临清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贡献党报人的聪明才智和责任担当。

以记录者的身份去挖掘胡同烟火故事

“临清胡同游”采访团记者代表 赵琦

穿梭于临清的大街小巷,我们能够感受到昔日运河两岸的繁华,也能寻味到城市生活之外的悠闲浪漫,更能体味到运河文化巨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过去,我们仅以见证者的身份与她共呼吸,这一刻我们将以记录者的身份去挖掘和分享发生在这里的烟火故事。

采访团将用心用情捕捉临清胡同热腾腾的烟火故事,突出“新”“深”“活”“软”的报道风格。“新”,就是拨开历史的烟云,力求有新发现、新角度、新思想;“深”,就是深挖,务必见汩汩幽泉,横到边、纵到天;“活”,就是让历史重新生龙活虎,让文化再现生动面貌;“软”,就是要语言生动,让群众看得懂、听得懂,看得过瘾,听得顺劲,让故事和讲故事的人成为胡同游采访活动的灵魂和主角。

临清展示着璀璨的胡同文化

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王志强

千年运河串联起了南来北往的文明,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历史遗存,催生了一座座文化名城,而临清更是古京杭运河沿岸的重镇。分布在临清中洲古城明清时期的百余条老胡同,以实物的形式,记录着临清的前世过往、历史变迁和喜怒哀乐,见证了临清古老商业的繁盛兴衰,展示出临清璀璨的胡同文化。由刘英顺老师发起的“临清胡同游”公益活动,融合了临清独具特色的曲艺文化、非遗文化、美食文化,现如今正发展成为临清市一张独特的旅游名片和龙头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和外地游客参与其中。

在临清举办“百万+探寻聊城文旅之美——临清胡同游”采访活动,体现了临清市委、市政府对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利用的重视和倾力打造“临清胡同游”品牌的信心和决心。

将“临清胡同游”打造成旅游特色品牌

临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孟永超

临清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美誉,中洲古城至今保留的街巷格局和空间肌理,是一处“运河文化活态博物馆”。临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城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按照“文旅兴市”战略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古城更新,完善古城基础设施、提升古城风貌、打造旅游节点,积极开展对古城文化的活化利用,利用运河、建筑、街巷空间和文化遗产打造行走的历史文化画卷,让古城焕发持续活力,将“临清胡同游”打造成为古城旅游特色品牌。

希望“百万+探寻聊城文旅之美——临清胡同游”采访活动能够助力临清的文化旅游宣传推介,让更多的临清市民了解家乡,让更多的游客到临清观光,让“胡同游”成为临清熠熠生辉的文旅名片。

胡同文化是大运河文化的一朵奇葩

“临清胡同游”公益活动发起人 刘英顺

“临清胡同游”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现已发展成为除北京以外,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宣传形式。目前,“临清胡同游”不仅成为宣传临清的文化旅游名片,而且还成为了老百姓节假日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

临清胡同文化是大运河文化的一朵奇葩,它是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史、中国运河史、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国商贸流通史、漕运史、榷税史、中国移民史、中国民居建筑史、中国宗教史,乃至中国运河民俗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作为“临清胡同游”的发起者,今后我将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次“百万+探寻聊城文旅之美——临清胡同游”采访活动中来,将大美临清和璀璨夺目的运河文化展现给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临清、知道临清、来临清观光旅游。

本报记者 陈金路 整理 商景豪 拍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