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古偶女演员形象变迁 同样的年龄 为何新生代越来越“幼”?

古偶女演员形象变迁 同样的年龄 为何新生代越来越“幼”?

时间:2018-12-12 02:20:53

相关推荐

古偶女演员形象变迁 同样的年龄 为何新生代越来越“幼”?

古偶《花好月又圆》因为用了两对情侣“阴差阳错”的套路,一直被视为新版的《上错花轿嫁对郎》,从而收获大量关注。

但开播之后,这部新剧却被前的老剧全方位吊打。

不仅编剧、造型水平与《上错花轿嫁对郎》相差甚远,两位新女主的颜值更遭遇了黄奕、小李琳碾压,成为群嘲对象。

李庚希饰演的小丸子VS黄奕饰演的李玉湖;

同样是爱行侠仗义的活泼人设,一个是平凡少女,一个灵动却又不失妩媚的美人,00后小花李庚希的古装扮相,委实不理想。

孙安可饰演的陆郡主VS小李琳饰演的杜冰雁;

都是大家闺秀设定,孙安可的辨识度略低,杜冰雁就不用多说了,古典美女总结每一次都有她,惊艳过90后的童年。

因为悬殊过大,让冲着《上错花轿嫁对郎》老梗而来的观众率先被演员劝退,不过,这也不是罕见现象,毕竟,观众心中永远是老一辈的颜值最为耐打。

但,抛开观众对老牌美人的童年滤镜来看新第生代演员,你会发现除了颜值高低之分外,新生代的整体形象看起来比老一代演员寡淡很多。

《花好》李庚希像未成年小女孩,孙安可似乎也不太聪明的样子。

《上错》中黄奕有少女感却不显“幼”,小李琳则是稳重的大家闺秀。

两对女主,都同样年轻,李庚希、孙安可出演《花好》时分别是20、22岁,黄奕、小李琳出演《上错》分别是23、20岁。

但她们的年轻,却完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这也是老剧和当下很多新剧演员形象最大的差别,不同时代相似年龄的演员,呈现大相径庭的观感。

成因为何?弄清这个问题,也能探得古装剧整体质感下滑的客观原因。

新生代演员普遍寡淡,是多年偏执审美的结果

老牌演员二十岁左右的年龄段,多处于颜值巅峰,18岁的李嘉欣已经是风情万种的香江美人,20岁的蒋勤勤便能驾驭妩媚多情的西施。

而00后新生代小花的荧屏扮相,却基本都处于“少女”感胜过一切的状态,其中以古装扮相对比最为强烈,以赵今麦、蒋依依、欧阳娜娜为例。

这三位算是00后小花里长相辨识度非常强的一波,也各不相同特色,但整体都有一个共性:颜淡系,像没长开的女孩,颜值辨识度不如她们高的小花就更明显。

演少女尚算差强人意,演古装大美人,就不尽如意了。

不可否认,女孩感胜过美人感的长相风格有其独特魅力,中生代的林依晨便是个中代表,但,她是时光美人里的一员,却不能代表全部。

如今00后小花们整体形象观感不如老一辈,并不是因为她们独立来看条件不佳,而是外貌特性雷同之处过多,导致满屏颜淡系邻家妹妹,难寻多姿古典美人。

同时,不同年代人们的经历有所不同,也会影响了整体面貌风格,审美的单一加上新生代日常风格的演变,造就了如今新生代小花们相对单薄的形象冲击。

男演员风格审美更加严重,这个下次另开文聊,或许看完男的就原谅小花们的寡淡了。

想要重新找到以往荧屏百花齐放的惊艳美,或许只能静待审美多元的回归,如今的小花们想要在视觉上与前辈并肩,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古装剧演员整体单薄,离不开逐渐松驰的仪态

少年感、少女感强的新生代演员往往在现代剧里更有说服力,因为我们周围的年轻人大多也是这个样子,他们可以营造真实接地气的好感。

但,把他们放在古装剧就不那么契合了,同期开播的几部古偶演员几乎一水单薄乏力,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形象“幼”,还因仪态缺乏古韵。

仍旧以《花好月正圆》与《上错花轿嫁对郎》为例,同样是大家闺秀不满父母安排的婚姻,杜冰雁以落寞弹琴出场,再是缓缓回眸用眼神哀求父亲。

一举一动充满古代闺秀韵味,人物与故事迅速相融。

到了《花好月正圆》,大家闺秀表达哀伤不满的方式变成了嘤嘤嘤,你可以说她是一个向父亲撒娇的现代女孩,却难与古代闺秀挂钩。

同样的美人落泪,两位演员的诠释方式,也充满古代与现代的差距。

黄奕的李玉湖不是传统古代闺秀形象,但她诠释的人物性格再跳脱,都没有离开古人框架,眼神、仪态、包括表达不满的嘟嘴都是有戏剧感。

而年轻小花们诠释活泼性格的方式,则是选择生活化、自然化。

或者说,无限接近现代人,现代剧怎么演,古装剧就怎么演。

高情商可以点评为表演松驰,低情商就是没进入角色,而且,新剧制作方对演员仪态的要求,也越来越低,甚至可能没有要求。

文雅公子和端庄闺秀的坐姿是这样的。

表情是这样的。

这是美女蹙眉苦恼……

这确定是一举一动都讲究礼仪的古人?

有部古偶里男女主的坐姿是这样的。

女主的仪态是这样的,对了,她的身份是一位郡主。

嗯……

拉一部老剧人物仪态来看看吧,86版的《狄仁杰断案传奇》,舞蹈家盖一坤饰演瑞阳公主,看看她在剧中的仪态,这才是皇家公主的典范。

85花里的刘诗诗演古装剧更出彩,仪态是关键助力。

演技一向受吐槽的杨颖,在《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却有不少惊艳镜头,这些镜头的出彩不仅是因为她适合浓郁妆容,还因徐克手把手教的花魁仪态。

离开花魁营业镜头之后,日常戏份里的杨颖,便又开始没灵魂了。

古人的走路、说话、表达情绪的方式与现代人是不同的,只有先从仪态上抓住人物精髓,才能更好的诠释出角色底蕴。

没人见过真正的古人,但在艺术表演上,至少要做出区分,把文字流传的古韵具象化,87版《红楼梦》角色神还原小说,缺不了全员古人仪态的培训。

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感受到古典美人独有的风情,体验古装剧的韵味,如果完全以现代人的方式来演绎的话,古装剧的特色,会大打折扣。

当然,老剧并不一定是完美无缺的,在人物仪态表演方面很多老剧也存在局限,他们的角色仪态严格借鉴了戏剧舞台风格,有时会显得过于板正。

就像《康熙来了》嘉宾爆料邓丽君、费玉清这一代的老歌手在舞台上一颦一笑都要严格排练的,让观众心动的回眸、跺脚,可能都是提前设计好的。

这样设计好步骤的表演韵味足,但看多了也会有刻意之感,放在古装剧中同样存在让现代观众觉得设计感强的地方,欠缺一点自然松驰。

而当下的新剧问题则是过于自然松驰了,松到完全没了古韵,导致效果反而不如设计好的老派表演方式,便显得故事轻浮、人物幼稚可笑。

戏剧表演的创新并不是一味推翻老派追求真实,而是继承老一辈的精华融入新时代的诉求,将老剧长处与新剧的生活感结合起来,方能更上一层楼。

在这方面,《琅琊榜》等口碑剧相对做得比较出色,人物行为仪态兼顾古韵又不失生活感,能让观众信服这是古人古事,又有生活的温情。

年轻化的古偶编剧虽不必严格追求正剧格调,但人物基本仪态至少不要丢,在演员形象冲击力已经逐渐薄弱的当下,不能既丢了颜值,又丢了韵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