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孙权并不是贤德之君 从两件事便可看出 看看历史是如何分析

孙权并不是贤德之君 从两件事便可看出 看看历史是如何分析

时间:2019-02-07 15:14:51

相关推荐

孙权并不是贤德之君 从两件事便可看出 看看历史是如何分析

孙权并不是贤德之君,从两件事便可看出。

孙权历来被视作明君的典范。尤其是曹操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更是给孙权罩上了一层贤德之君的光环。但是孙权真的是一个善于用人的贤德之君吗?笔者阅读三国演义后发现,孙权在智谋上确实令人折服,但是在用人上却令人汗颜。其用人的技巧比刘备和曹操差了好几个层次。

一个善于用人的国君不单单是把人才的技能运用好,将一个人放在他合适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凝聚所有大臣的心。孙权在凝聚人心方面,过得非常差。从两个事件的细节,便可以看出。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后,势力逐渐增强,于是便有了要吞灭东吴的意思。孙权得知以后,赶紧召集众臣商议对策。可是包括张昭在内的所有内务大臣意见都是,投降。这哪里是什么意见啊?这分明是要卖主求荣。正如鲁肃所说,所有大臣皆可投降,为主公不可投降。大臣投降即可加官进爵,主公投降非为阶下奴便为阶下囚。

大敌当前,所有的大臣想的不是怎样保全自己的主子,而是怎样保全自己,怎样让自己有好的前途,好的出路。这大有一种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感觉。要不是孙权的哥哥,孙策笼络下了周瑜、黄盖、程普这样的忠臣良将,估计孙权就直接交代给魏国了。孙权只知道把大臣放在合适的位置,根本没有凝聚人心,感化人心的意识。

相比较而言,刘备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好。关羽、张飞、赵云都跟刘备有很深的感情,灾难来临时,他们即使抛下自己的性命也要保全主人的一切。七进七出救阿斗,千里走单骑都是最好的证据。

曹操在这一方面,做得虽然不及刘备,但也非常不错。樊城之战时,关羽水淹七军,完美取胜,曹操的部下庞德虽然战败,却誓死不降。杨修被曹操判了死罪,但临死之前杨修并未说出任何怨言,只是不舍地说了一句,主公保重!

一个君主若善于凝聚人心,其部下必然会心甘情愿为其舍命。而不会凝聚人心的君主,势必会有大难临头各自保命的尴尬局面,而孙权就是如此。

孙权的部下人心涣散,还体现在另一件事上。那就是孙尚香随刘备逃离东吴。当时,孙权已经下达了命令,若是妹妹孙尚香不肯回来就直接取下他的人头。孙尚香在逃离途中,被孙权的部队追上。但军中却无一人下手捉拿孙尚香。其中有人还暗暗议论到,孙权与孙尚香,一万年以后也是兄妹,现在伤了孙尚香,万一孙权今后翻脸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是所有人如应付公事一般,吆喝了几声便走了。

此事就可以看出孙权帐下,君臣并不齐心,甚至大臣与君主之间会互相猜忌。

大臣面对命令,首先是想到了施令的孙权有可能会变卦。是让人不得不猜想到孙权不但不会笼络人心,而且还十分偏袒亲戚,甚至还有朝三暮四的毛病。

孙权绝不是一个明君,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脑子好使的人而已。“生子当如孙仲谋”或许只是曹操对孙权智谋的肯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