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辛弃疾很特别的一首词 通篇都在骂儿子 却道出了千古至理

辛弃疾很特别的一首词 通篇都在骂儿子 却道出了千古至理

时间:2019-01-14 21:41:05

相关推荐

辛弃疾很特别的一首词 通篇都在骂儿子 却道出了千古至理

辛弃疾怎么会要专门写一首词来骂大儿子呢?本诗词有一个序,这当中辛弃疾早就介绍了原由。序中说:吾拟乞归,犬子以田土未置止我,赋此骂之。就是说,辛弃疾的大儿子以家庭田土没有购买为由,阻止辛弃疾罢官。

事实上光看辛弃疾序中所言,便能解释他怎么会要骂大儿子了,还可以解释本诗会受后代人共同认可的原因。

《最高楼·吾衰矣》辛弃疾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本诗一开始三句话“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它的意思是说:我老了,还需要寻求大福大贵到几时啊?你不懂,这大福大贵事实上也是1种危害呀。

从此处就可以断定,辛弃疾的大儿子是挑剔他的官阶还不够大,他的家产还不够多,因而期盼辛弃疾别罢官。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想做富二代的儿子呀。

紧接五句“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辛弃疾则整个用典来驳斥大儿子的观点。

首先是穆生的历史故事,即西汉楚元王在1次酒宴上就礼节层面疏忽穆生,穆生便看到了潜藏的危害,便转身告老还乡。后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故事。陶渊明当彭泽县令时,不愿意以五斗米的官俸而弯腰向村乡的势利小人,便罢官而去。

辛弃疾在此说穆生、陶渊明那种明达的人基本都是我相当尊敬的导师。不言自明,早就出现了先例,大福大贵并非就都好,它也有可能会变为危害。因而从下片着手,辛弃疾描写出了他所策划的功成身退后的衣食住行。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辛弃疾不光有罢官功的观念,甚至连功成身退后,闲居的亭园的昵称都想好了。“佚老”意为康乐恬淡地享受后半辈子。“亦好”意为功成身退归耕,虽贫亦好。同时,闲暇时喝洒,醉时赋诗,那就是理想的生活模式。从某层面来讲,辛弃疾此处早就是在对他大儿子阐明罢官的信念。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两句话,则是采用禅语和俗话,来奉劝儿子,人生无常,田产这类身外物都不可能持久,要坦然面对富贵吉祥。

末尾3个简句“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辛弃疾立即驳斥了儿子对于大福大贵的看法,即功成身退后,便全部作罢,何苦再费口舌说什么是非得失。言下之意,人要学着知足。

这首词既反映了辛弃疾刚直不阿、严于律己的人物形象,也凸显了辛弃疾对儿子的一片苦心,不顾一切给儿子述说道理,希望他明白大福大贵幕后潜藏着的人生真谛。而辛弃疾这首骂儿子的词,它所赋予人们的有历史的思辨,有人生的哲理,是作为后代人最该沉思的地方。

辛弃疾的这首词,可谓是颇具人生道理,而且用语轻松幽默,打着骂儿子的口号,其实却是对世人的劝诫,亦庄亦谐、雅俗共赏,辛弃疾在词作上的非凡能力,当真是无与伦比!

我读的这本《辛弃疾词传》选取了辛弃疾一生中所作的词和诗。更为难得的是,这本书还以辛弃疾的词为主题,从当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

在参考了大量史料的额基础上,再现了辛弃疾传奇的一生,并结合他不同时期的经历,对词进行了情感化的解读,书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笔将辛弃疾的一生娓娓道来。

除此之外,这套书还另包含《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和《苏轼词传》。

这套书不仅包装精美,更是根据人物的不同背景和形象设计了优美的封面,纸质也很精良,阅读起来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