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垃圾分类怎么搞?新区这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法 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垃圾分类怎么搞?新区这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法 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时间:2022-08-15 03:54:49

相关推荐

垃圾分类怎么搞?新区这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法 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谢春晖 通讯员 彭爽

撤桶并点、定点定投后,垃圾桶少了,异味没有了,小区环境变漂亮了……钱塘新区白杨街道江潮社区用“村口经验”引领垃圾分类“绿色”时尚,破解“不会分”“不好管”难题,让社区垃圾分类往深处走、往实处落。

近日,江潮社区的做法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评为“度环卫行业典型案例”入选案例。

社区治理一大痛点、难点的垃圾分类为何在江语海小区能被“打通”?

社区负责人说:“当时的压力确实不小,最难的就是让居民在源头上实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为了让试点工作可以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反复调研后,社区最终选择江语海小区先行一步。

社区会对江语海小区垃圾投放点重新规划,在小区合适位置创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同时联动多方力量,定期召开“撤并桶”工作部署会议,统一思想,总结经验,建立长效联动机制,确保分类工作扎实开展。

1】固定式+流动式+值守服务式

在垃圾分类问题上,江语海小区立足“方便大家分、引导大家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投放时段。针对小区人口众多、别墅区分散、定时定点投放点选址困难的问题,经过多次探讨,村口环保首次创新尝试“固定式+流动式+值守服务式”等多种垃圾投放新模式,既能保证居民的垃圾有地儿扔,又能保证垃圾分类指导员“人盯桶”。

过去,江语海小区作为别墅区,零零散散设置了许多垃圾桶,如果配垃圾分类指导员,时常得一个人盯两个或者多个点位,指导员手忙脚乱不说,引导服务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为了便于管理,同时突出服务先行,江语海小区对点位垃圾桶全部重新规划,最终合并成3个定时投放点,管理更方便,服务质量也有所提升。如今,在这3个固定点位每天的投放时间段内都会安排专人值守督导。

在江语海小区里,经常会看到“垃垃车”正绕着居民楼缓缓行驶,车上载有四个分类垃圾桶,车身展板上印着垃圾分类的宣传语,小箱子里装着水桶,挡板上挂着毛巾和伞架。此外,车把手上还挂着一只小喇叭,循环播放着“垃圾分类正式开始了,请大家在家里分好类,我们采取定时定点投放”,“垃垃车”在每个点位分别逗留20-40分钟。这种流动模式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垃圾的投放体量上,都是对固定厢房的补充。另外,由于所有小区的规定投放时间段都差不多,环卫清运压力较大,而这种车辆还可以起到临时驳运的作用,万一环卫车有延误,可以将满溢的垃圾桶运走,小区环境也会更好。

试点工作启动后,社区对江语海小区原有的垃圾厢房进行了大改造。改造后的垃圾厢房变身成了“高颜值”的“美加净”:外观“美”了,还“加”装了雨篷、照明,厢房也洁“净”卫生了。

江语海小区作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之一,垃圾分类自觉程度高,这离不开技术的助力。社区目前已在江语海所有投放点位安装监控摄像头及投放语音提示,更好地帮助培养居民自觉分类的习惯,减轻人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将垃圾分类指导员从垃圾桶旁解放出来。现在的小区垃圾房,关门不乱丢,开门分类丢,一片井然有序。

2】预约回收新尝试

“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地解决垃圾分类瓶颈”是社区在垃圾分类实战中总结出的“制胜法宝”。“没车运”“没地放”是可回收物“无处安放”的症结所在。为此,社区从源头入手,采用了“线上上报、线下上门回收”的联动方式,成立“回收小哥”专业队伍,探索并实践小区再生资源回收、清运、处置“一条龙”服务,规范回收市场的同时破解小区再生资源无处安放的难题。

现在,居民们只要在家动动手指,通过“收呗app”预约回收,村口“回收小哥”就能跟“快递员”一样2小时内上门到家,服务涵盖了常见的纸板、泡沫、玻璃、金属等可回收物。不同于以往废品回收随意叫价的模式,村口“收呗app”价格公正透明,任何可回收物的交售价格都一目了然。这种预约回收新模式,不只更新了我们的观念,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根源上解决了小区内无处堆放可回收物的难题。

3】绿色积分“当钱花”

从“想做”到“会做”,再到“坚持做”“下意识做”,还离不开“外部引导”。这里有两大关键,一是用严格的制度法规对乱扔乱丢者予以惩戒;二是用即时的奖励强化人们的新习惯。从实践经验看,后者的操作性更强、群众认可度更高、实际效果也更好。在江语海小区,居民只要将家里的垃圾按照其他垃圾、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及可回收物正确分类,并投放至社区指定的垃圾投放点位,就能在自己的绿色账户积分卡上享受相应的积分,累积满一定积分,还可以在村口驿站、村口商盟等指定地点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这些奖励看似不怎么不起眼,却给予了参与者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让市民能更好地坚持下去,促成“主动分类、获得激励、强化分类”这一良性循环。此外,社区不断探索绿色帐户与其他环保、绿色行为的激励机制的对接,最终成为记录、激励居民环保行为的“环保档案”。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