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江津这个文化新地标 引发市民追捧!

江津这个文化新地标 引发市民追捧!

时间:2021-06-25 20:13:06

相关推荐

江津这个文化新地标 引发市民追捧!

守教育初心 绽青春芳华

自全国首个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

(以下简称中师陈列馆)

在9月28日开馆后

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祝贺

中师陈列馆一览 记者 苏盛宇 摄

在这个国庆节

中师陈列馆吸引了

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师生校友

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前往参观留念

中师陈列馆这个展示中师生历史发展脉络的江津文化新地标,在国庆节“火”啦!

社会各界线上线下齐送祝福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发来的贺词

江苏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发来贺信

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发来贺信

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李方发来贺词

福建省原师范处处长苏文锦送来祝福,并转发分别由刘彬根(原福建省建阳师范学校校长)、巫灿伦(原福建省龙岩师范学校老师)为中师陈列馆写的诗词。

感江津“中师”纪念馆落成并忆“奉师”

辛丑仲秋

(张学敏)

西学东渐废科举,

新式学堂师范兴。

百年才子乡乡有,

南北先生县县行。

白沙有教连烽火,

鱼复办学耀魁星。

难得特立独行起,

留取中师万世名。

奉节师范学院81级学生,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敏为中师陈列馆写的诗词

基础教育专家、深圳市原招办主任、原江津师范校学生、教师熊开明在中师陈列馆开馆之际,创作诗词《你好,中师生》(点击诗词名,看诗词原文,听诗词朗诵),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校长郭云峰对中师陈列馆开馆发表感言

全国网友纷纷在网络各平台留言热议中师陈列馆开馆

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及家属

齐忆中师精神

10月1日当天,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荣誉会长、原江津师范校党总支书记刘培鼎和原江津师范校82级5班的学生、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白沙西学区管理中心原副主任周游放弃休假,一起担任了中师陈列馆的义务讲解员。

刘培鼎(左一)和周游(右一)在中师陈列馆讨论讲解重点 记者 施婉莹 摄

“刘书记父亲从1950年开始在江津师范校教书,他从小长在江津师范校,后来又当了江津师范校的老师,大半辈子都在江津师范校度过。”周游笑着说,72岁的刘培鼎书记就是江津师范校的“活历史”,能和老书记在国庆节这天一起来中师陈列馆做解说,感到非常荣幸,仿佛又回到了孜孜求学的少年时代。

“我从最开始就参与到了中师陈列馆的筹建工作中,中师陈列馆就是我的‘亲儿子’。在馆里来当讲解,也是尽一份绵薄之力。我看到了我的老同事、教过的学生纷纷前来参观,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刘培鼎感慨道,刚开馆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但是看到前来参观的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悬在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天啊,我居然在这里找到了我父亲年轻时的照片!”白沙镇党政办主任王顺琴搭着板凳,经过仔细搜寻,在中师陈列馆一整墙江津师范校毕业照中找到了自己的父亲。

王顺琴正在找父亲的毕业照 通讯员 何平 摄

“根据中师陈列馆整理的学生档案,我查到我父亲是原江津师范校67级1班的学生。我听刘培鼎书记介绍,中师陈列馆收集了江津师范校开办以来100余个班的毕业照,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没想到还真把父亲找到了!”王顺琴不住地感慨这一桩“奇遇”。

“我父亲王兴华曾经是原江津仁沱区和平乡中学的校长,我也曾在我父亲任教的学校读书。父亲在我16岁的时候就过世了。我对于父亲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我只记得他是师范生,写了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也特别喜欢体育运动。”王顺琴激动地说,家里都没有父亲少年时的照片,当看着老照片里十几岁青涩的父亲,眼泪一下就从眼眶里涌了出来。

最后一排左四为王顺琴的父亲王兴华

原江津师范校86级3班学生,江津区三口小学语文教师彭万春也在国庆节带着自己12岁的侄儿于声浩来到中师陈列馆参观。

“我也在姨父教书的三口小学读书,平时姨父在学校里都是很严肃的,原来他读书的时候这么活跃。”于声浩笑着说,看到姨父意气风发的毕业照,发现了姨父与众不同的一面,觉得和姨父的距离又贴近了不少。

彭万春(右一)带侄儿看自己的中师毕业照 记者 施婉莹 摄

在重庆市南开中学任教的刘彦君专程驱车来到中师陈列馆参观。刘彦君对中师陈列馆精心的布展、生动详实的展品、厚重的文化底蕴赞不绝口。

刘彦君(右一)在中师陈列馆合影留念 记者 施婉莹 摄

“我中考的时候遗憾落榜中师,后来读大学依然填报了师范院校,毕业后走上了教师岗位。在大学期间,和中师保送生同窗时,他们扎实的‘三字一画’基本功和优秀的师范素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再过二十年,中师生们将全面退出教学一线,但较早地选拔优秀人才,明确目标再进行严格培养,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师生培养历程,值得我们铭记,更需要分析和借鉴。”刘彦君激动地表示,中师曾是自己的梦想,走进中师陈列馆就是走进自己梦想的殿堂,圆梦白沙,不虚此行!

游客纷沓而至

齐夸中师陈列馆魅力十足

对于不熟悉中师历史的游客来说,来到中师陈列馆,无疑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上了别开生面的一课。

作为摄影爱好者的王丹,在国庆期间带着上五年级的儿子周楷茗来到了中师陈列馆度过了特别的假期。

摄影爱好者 王丹 拍摄

“中师陈列馆是个很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建筑风格古朴大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主题鲜明的展厅设计。当我按下快门,将这一件件饱含温情的展品以照片的形式分享给亲朋好友,我感受到中师的历史又以另一种形式活跃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王丹兴奋地表示,中师陈列馆是节假日游玩打卡的好去处,回去后一定将这个“宝藏”去处推荐给亲朋好友。

摄影爱好者 王丹 拍摄

“我是从中师陈列馆第一次了解到中师教育这段历史,这和我在书本上阅读到的知识很不一样,这里的一切都非常生动有趣。”周楷茗高兴地说,自己将把这段游记写在假期见闻里,回到学校把游览故事讲给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听。

“我其实不太了解中师教育的历史,如果中师陈列馆没有建立,我可能一辈子都和这段历史没有交集。是中师陈列馆的修建人让很多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能够接触到这段历史。”游客周平表示,中师陈列馆的修建是一件大好事,向大众科普介绍了这一段特殊的历史,充实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个人是个历史爱好者,很喜欢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博物馆等等。江津建立了这么有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的陈列馆,我感到非常开心。”游客李尚书说道。

白沙当地群众齐齐欢迎

中师陈列馆“落地”

白沙当地群众对中师陈列馆“落地”白沙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表示这是为白沙增光添彩的大好事情,白沙的魅力值又翻了一番。

白沙镇居民张德容穿着自己精挑细选的旗袍,在国庆第一天就带着小孙女来到中师陈列馆拍照留念。

张德容和孙女在中师主题文化街区合影 记者 施婉莹 摄

“中师陈列馆的建成,丰富了白沙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内涵,也符合白沙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小城市的定位,我能明显感受到,现在不管是白沙本地居民也好,江津群众也好,甚至是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愿意来到这儿打卡,这种文旅融合发展方式对我们社区来说,肯定是好处多多。”白沙镇公园路社区(中师陈列馆选址所属社区)副书记周家华由衷地表示。

中师主题文化街区 记者 苏盛宇 摄

“中师陈列馆在修建时也一并将我家房屋做了修缮,让我的房子跟整个陈列馆、整条街道都搭调起来,没想到这么大岁数了还能赶上一场‘文化时髦’。”住在中师陈列馆附近的百岁老人刘阳玉表示自己一直想把老屋翻新,今年终于借着中师陈列馆落成,了却了自己的心头大愿。

中师主题文化街区 记者 苏盛宇 摄

“我是一直看到中师陈列馆建成的。原本这一片年代久远,卫生环境不太好,邻里邻居很多都搬出去了,冷冷清清的。现在中师陈列馆建好了,周边的停车场、休闲凉亭等等都建起来了,人也多起来了,感觉整条街又‘活’过来了。”中师陈列馆附近居民王贞坚表示,自己现在居住的街道整个焕然一新,街面干净整洁,墙面清新靓丽,每次外出散步都心情舒畅。

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

共同关注中师陈列馆建设发展

中师陈列馆的开馆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欢迎,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全国各地的中师生校友和关注中师教育的社会人士踊跃捐款捐物。从筹建至今,中师陈列馆共收到159个单位、97个班级、2617位校友及爱心人士捐款500余万元。

记者从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获悉,在中师陈列馆开馆之际,重庆拓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向中师陈列馆捐赠了300万元。

“在网上获悉中师陈列馆开馆的消息,心情异常激动,在同学群里和同学们热烈讨论起来,大家约好找个时间一起到中师陈列馆参观,并商量集体捐款捐物的事宜。”铜梁区旧县中学的退休教师夏明表示,自己对实地参观中师陈列馆充满了期待,也希望自己能尽一份力,为中师陈列馆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致捐赠者及游客朋友的一封信

游客朋友:

你们好!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以及各界人士特别是全国中等师范师生的关心支持下,“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已顺利建成开馆。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开展中师历史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继续搜集中等师范教育历史资料,丰富藏品、优化布展,打造一代中师师生精神家园,努力将中师陈列馆建成重庆乃至全国知名的教师教育培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励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奋勇前行!

期待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全国中等师范师生以及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人士,继续关注和支持中师陈列馆建设,通过捐赠史料和自愿捐资等形式,帮助我们进一步丰富馆藏、完善提升。在此,向大家致以诚挚的感谢!

捐赠藏品方式:①网上送达:邮箱1282987615@;②邮递送达和现场送达:地址为重庆市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江州大道578号)联系人及电话:谭老师13500384138,周老师13608313910。

捐赠资金方式:捐赠资金可通过重庆市江津区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专有账户进行。户名:重庆市江津区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开户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江津分行账号:1501010120010023604 联系人及电话:袁老师13500383616,周老师13983464998。

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

全媒体记者:施婉莹 何雨

通讯员:何平

编辑:田文睿 编审:吴 刚

值班副总编辑:袁孝椿

总编辑:罗玉江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猛戳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