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天妒英才 英年早逝的两位诗人

天妒英才 英年早逝的两位诗人

时间:2023-10-17 05:19:38

相关推荐

天妒英才 英年早逝的两位诗人

在浩瀚的历史天空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毫不起眼的星辰,而有些人,却注定在这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注定永远被世人铭记。他们的一生,或许很短暂,如昙花一现,但却永远被世人传颂。

初识印象

在我的印象中,能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浮现的英年早逝的有两位英才,是唐代的王勃,还有李贺。一位被世人赞为“诗杰”,另一位被世人称为“诗鬼”。

这让我想起李清照的一首诗,完整地把“鬼”和“杰”融为一体。

夏日绝句作者:李清照 (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无论是从名气上还是诗歌地传诵客群、范围等方面,绝大多数人都会喜欢#王勃#,比如他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还有另无数人叹为观止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特别是我们在中学学过的《滕王阁序》,开篇气势宏大,“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更让我们惊艳的是,王勃写《滕王阁序》时才14岁!!!

我最初知道王勃,其实是因为它的另外一首诗《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旋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境外长江空自流。

他们去世的时候才27岁,实在是令人伤感和惋惜。

受赞“神童”

或许是因为古人的平均寿命比现代人来说非常的短暂,所以在一些很有名气的诗人呢,诗人呢,他们在年少时就往往表现出了神童的现象。

譬如王勃自幼聪慧好学,《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七岁时就已经写出了很好的诗词文章,七邻八乡都传颂他是个神童。

相传李贺年仅七岁就已阅读大量书籍,以长短诗歌名扬京城,附近人们都称赞他是“神童”。诗文大家韩愈在得意门生皇甫湜的陪同下,让让他当场作诗,并以他俩为题,李贺当即写了一篇《高轩过》,表达了对两位文学大家的仰慕,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高轩过》作者:李贺 (唐)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钜公。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从我的角度,古人为什么如此早慧?我觉得跟环境有很大关联,古代的书香世家都是以家族的形式传承,门规较严,家学渊源颇深,再加上古代不如当今耳目之欲的事物太多,因此,古代读书人或许早早就开始了有针对性地学习蒙学、家训、论语等等。

“诗杰”与“诗鬼”

王勃为何被称为诗杰?那是因为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是杰出诗人,年少成名具有不世之材,而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所以被称为“诗杰。”

无论是在唐代的诗人中,还是现代人,他人们对王勃的评价普遍是非常高的,不仅仅是因为其年少成名,更因为他14岁创作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

在现代看来,什么鬼神之说,大都是凭空想象和随意捏造的。但是在古代,鬼神之说也是非常盛行的。李贺的诗作和李白一样,想象奇谲辞采瑰丽,往往以空灵甚至诡异见长,结构上也不拘成法,常以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后人读起来往往流于晦涩险怪,缺少完整的形象和连贯的脉络。因此后人常称他为“诗鬼”,其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毛主席对李贺是非常欣赏的。据统计,李贺流传一世的诗有200多首,而毛主席批注过的足足有80多首,占据了1/3之多,可见毛主席对李贺真的是情有独钟啊,

其中大家口口相传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上半句其实就是毛主席引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死亡之谜

两人的死亡都成为一个谜底,在这种不信息不对称的时代,自然也就是传说比较更令人信服。

王勃生于公元69年,于公元676年,据说是去探望在交趾为官的父亲渡海时不幸溺水而死。也有说是因为被船夫捞起后不懂水性呛水昏厥,然后过度惊悸而死,大多数说法是因病去死。

李贺生于公元790年,做过三年奉礼郎这样的九品小官就因病去世,时年27岁。唐李商隐《李贺小传》说李贺之死乃上天建成白玉楼,帝遣绯衣人召李贺上天去作《白玉楼记》。

纵观王勃李贺的一生,虽如虽灿如星辰,却也难逃天妒英才,因而后人对于他们的评价呢,往往是赞叹文采更多一点,也为他们的命运而感到惋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