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苏轼被贬黄州 写下人生孤独的一首词 开篇就是震撼人心

苏轼被贬黄州 写下人生孤独的一首词 开篇就是震撼人心

时间:2020-08-21 14:03:32

相关推荐

苏轼被贬黄州 写下人生孤独的一首词 开篇就是震撼人心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确切地讲,苏轼是一个文人,更是中国文人历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苏轼的老家,有这么一句童谣:“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苏轼与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三人同时名列唐宋八大家,历史上恐怕只有同样才名俱佳的曹操父子三人可以与之相比。

苏轼的一生,固然名满天下,但是仕途上却颇为曲折,可谓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他所生活的时代,牛人辈出,王安石、司马光等出色的政治家,让苏轼的官场之路黯然失色。而以王安石、司马光为首的新旧两党的争斗,则让夹在中间的苏轼里外不是人。

除了弟弟苏辙之外,苏轼在官场之上一直被孤立。无论是新党粉墨登场,还是旧党卷土重来,都不会将他视为自己人。苏轼一生的仕途之路,就是在这样的左右为难中,随着新旧两党的轮换而跌宕沉浮。

苏轼这样的天才文人,几千年才出现一个。在诗、词、书、画方面,他都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苏轼在做文人方面的成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在文人之外,他还有兼济天下的官场抱负,正是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让他深陷在官场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险些惹来杀身之祸。

元丰二年,苏轼因为担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升迁为湖州太守。但是不久之后却遭受小人的无情陷害,酿成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因此险些丢了性命。在赴任湖州的途中,他向朝廷写了《湖州谢表》的公文,其中有两句话:

“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两句话,让“新进”成了人们心中的笑柄,也差点要了苏轼的命。

因为王安石发起的熙宁变法失败,王安石辞官回了老家,被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吕惠卿,则成了宰相。吕惠卿是小人,围绕在他身边的,也是李定、舒亶等一干小人。因为王安石的离开,这些人反而一跃成为当权派,就是苏轼在谢表中所说的“新进”。

谢表中所谓“新进”、“生事”等语,暗讽那些把持朝纲,蒙蔽圣听的小人。这些话,吕惠卿、李定、舒亶等人自然不爱听,苏轼成了他们的眼中钉。在他们的授意下,一位御史台的官员把他在谢恩表中这两句话单独挑出来,弹劾他蔑视朝廷。李定、舒亶也跟着落井下石,弹劾苏轼不忠于君,该当死罪。

就这样,苏轼被从湖州的官邸抓进了大牢。苏轼被押解入京师,关押进御史台。因为关押要犯的监狱旁边有大树,树上经常有很多乌鸦,所以御史台也被称为“乌台”,苏轼因言获罪的案子被称为“乌台诗案”。

所幸,当时的神宗皇帝并不昏庸,他不想要了苏轼的命。在司马光、范镇等一批元老的搭救下,王安石也站出来为苏轼说话,最终神宗皇帝赦免了苏轼的死罪,把他贬到了黄州这个地方,充任团练副使。

元丰三年的正月,除夕节刚刚过去。苏轼从狱中被放出来之后,官方的命令是他必须马上离开京城,一刻也不能停留。她和长子苏迈顶风冒雪,黯然离开,先行前往黄州赴任。

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苏轼和长子苏迈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偏远的黄州。而直到五月份天气变暖之后,他的弟弟苏辙才护送着家眷到达黄州,一家人得以团聚。

离开了官场,同时也远离了权力之争。在黄州这个地方,苏轼的团练副使,其实就是一个挂名的虚职,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事务需要处理。日子过得很清闲,但是薪水也少得可怜,为了养活一家老小,苏轼不得不从一个文人,当起了农夫。

在元丰四年,他在黄州城东不到半里远的山坡上,开垦了一片十亩左右的坡地,自称“东坡居士”,开始了自耕自足的生活。坡在黄州期间,游山玩水,苏轼访僧问道,留下了很多传唱千古的名作。

我们在课本上所学的一些词作,比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月夜泛舟的《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还有一篇《记承天寺夜游》的小短文,都是创作在这一时期。

在这些词作中,其中少有人知的有一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非常恰当地表达了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境。原文如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据考证,这首词写于元丰六年初,此时距苏轼来黄州,已经过去了三个年头。仅仅44个字,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乐观、豁达之外,孤独的苏轼。苏轼在黄州期间的词作,尤其以《定风波》和《赤壁怀古》最为知名。也因此,后世之人给苏轼寓居黄州时期的生活定下了一个潇洒、散漫而自由的基调。

但是殊不知,十年寒窗苦读考取功名的苏轼,在远离官场之后,内心充满了孤独寂寥与无法排遣的一腔壮志。在黄州期间,虽然苏轼凭借着自己的豁达与乐观,率领家人自耕自足,克服了生存的困境,但是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却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这种孤独感,最终凝练成了这首《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开篇短短10个字,就营造了一种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在计时的漏壶的水即将流尽,已经是夜晚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又是一个多么孤寂的夜晚呀!

微弱的月光,从梧桐树稀疏的树叶间漏进来,一轮缺月,像是挂在了梧桐树的枝桠间。寥寥两句,犹如国画一般,渲染出一种孤独清冷的意境。作为铺垫,烘托氛围,引出下一句中的“幽人”与“孤鸿”。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里的“幽人”与“孤鸿”,显然是作者的自况。在这样一个宁静幽寂的夜晚,又有谁像我这样在月光之下独自徘徊呢?独来独往、心事浩渺的苏轼,此时就像一只孤单地飞过天穹的鸿雁。“幽人”独往来,“孤鸿”轻盈灵动,两个意象相互映衬,不仅充满了诗意,也让作者的孤独更加具体感人。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直抒胸臆,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作者深陷孤寂的环境中,突然惊起回过头看,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其实何止“无人省”,身边连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

黄州是个小地方,朋友都在京城相隔万里,就算是写一封书信也要十天半个月才能送达。这一时期的苏轼,与僧道之人来往,与农夫闲谈,其实都是为了排遣内心的孤独。但是这些凡夫俗子,又怎么能够理解苏子的心境呢?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结尾的这两句,则是苏轼志向的表白。即使遭遇了误解与不幸,但却孤高自许,不肯向流俗低头。就像徘徊的孤鸿,在寒冷的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却不肯栖息。最后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寒冷的夜晚。

遭遇不幸的“孤鸿”,其实就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遇贬谪的真实写照。虽然“乌台诗案”已经过去了四年,但是苏轼还困在黄州这个偏僻之地,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拣尽寒枝不肯栖”,其实也反映出了苏轼内心的孤傲与蔑视流俗的心境。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 写诗最注 重讲究“炼字”。“炼字 ”即诗人 运用简练、 生动、含蓄、优 美的字词进 行 锤炼与搭配,从而 使诗歌的 意境更加 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 画得更加入木 三分。

很多父母 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 得古典文 化里 有太多的营 养,能锻 炼孩 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 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 的气 质;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如今新教改的 内 容变动, 也足以说明 这 一点。高考各科题 目阅读 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 度也在 悄 悄上升。特别是古诗词的 分量,增加5 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 古诗词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 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 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 诗词本身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 生平 等等的 延伸 知识更加重视诗 词整体的考察。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 孩子的 是 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 的诗词介绍比 较无聊,孩子 看不进去,有些 地方 也理解不了。

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家 长和热爱古诗 词的朋友们推荐 这套《中国诗 词大会》,这 套书可以对孩子 进行古诗启蒙, 高年级的孩子可 以通过这 本书对古诗 的理解,来搞 定语文题!

并且《中国 诗词 大会》正式 与现 行中小学通用《语文》 课本接轨;教育 部官方网站倾情 推荐!教育部、国 家语言 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 联 合主办 !融合了一百多 位名师的翻 译和考题预测。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所有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 详细梳 理了大 赛选手 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 统地凝 结在书中,供喜爱 节目、喜爱 诗词的读者翻 阅、梳理。此 外,书中 还添加了 与每场主 题相关 的画作和 同 主题诗词 拓 展,可见 古人留下的 瑰宝,节目 中展现的只是万 分之一呢!

除了文 化上的干货、硬货以 外,董 卿、王立群、康 震、蒙曼、郦波为 书籍精心撰写的推荐语,众 多节目打造者的良 苦用心 都收录书中,与读者 分享诚 意之作 的诞生。

现在全套《中国诗词大会》8册只需99元,平均一本不到15元。

这是兼顾知识性、趣味性的 诗词书,读者们不 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也可用收录的题目自测对 诗词掌握程度,将自己慢慢修炼成真正 的诗词达人!

大家若 想加 深 诗词知识,或 者享受徜 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好,或者在 接下 来的第 七季中大展身手,或者作为诗 词积 累,或 者当 作写诗启蒙,入 手一套《中 国诗词大会》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非常不 错的选 择哦!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

如果你需要,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