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淮北平原的一座古城 深厚的文化底蕴 悠久的民间技艺传承文化

淮北平原的一座古城 深厚的文化底蕴 悠久的民间技艺传承文化

时间:2023-08-15 13:31:27

相关推荐

淮北平原的一座古城 深厚的文化底蕴 悠久的民间技艺传承文化

阜阳地区属于淮北平原,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技艺传承悠久。这次我们要说的就是有着悠久传承技艺的民间文化,阜阳的非遗文化传承之一(阜阳剪纸)。阜阳地区庆祝节日的形式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区别不大,只是在庆祝的方式上更具有地方特色。

阜阳剪纸是阜阳地区的一门古老流传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剪纸的形态多以寓意着吉祥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鱼(余)等美好愿望的祝福,也是以民间题材为主题。情趣丰富多彩,装饰美观,具有南北剪纸的艺术文化特色,从粗犷之中蕴纤巧,质朴之中见秀丽,刚柔皆兼备,情趣喜庆味更浓。剪纸的作品之中有单色、填色、还有染色等多种形态。

阜阳市是安徽省管辖的一个地级市,阜阳的剪纸,应用范围很广泛。这是一种在喜庆节日的时候,使用红色纸剪成各种美观的图案,用来装饰着节日的喜庆氛围,如窗花、门笺、灯花、喜花等精美图案,内容也是多为象征吉祥与喜悦的美好寓意。也可作为鞋巾冒、围嘴、兜肚等儿童服饰上的刺绣底样,取材也是一般为花卉、鸟、动物等。

阜阳的剪纸善于运用粗细线组合,阴阳刻交替的手法,融合了我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纤巧秀丽的风格,形成了具有刚柔兼备、节奏和谐、朴实优美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习俗。

阜阳地区人们对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日立春是相当重视。立春的前一日,各地儿童穿着锦绣的服装,有着精美的剪纸刺绣。人们欢聚一堂庆祝节日的喜庆,到处都是彩旗飘扬,锣鼓之声震天响,人们在宽阔的场地中进行各种活动庆祝,男女老幼在此杂耍追逐围观喝彩。

这是阜阳地区人们迎春仪式的真实写照。迎春仪式上所用的服装,都绣着象征吉祥幸福的图案。立春当天,人们在家里,就要把提前用布缝制绣有图案的春公鸡,缀在小孩子的衣袖上,有着辟邪吉利的寓意,寓意打春时别把小孩打哑了。

阜阳的春节是剪纸图案大全创作和选用的一个旺季。每年的“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门神(印有传记中神荼、郁垒的像的刻版纸画)、贴窗花,门上通常贴有四幅剪纸门签,一般都是“鲤鱼跃龙门”、“六畜兴旺”等幸福吉祥的题材。

还要摆香案焚香,插上辞岁杆(用黄表、柏叶、芝麻杆做成或用黄表、麻秸做成的)。除夕夜,全家人祭天地、接灶神、拜祖宗。春节的当天,早晨还要放开门炮。早饭后(一般多为素饺),晚辈们三五成群的结队去给村里长辈们拜年,然后四周邻居之间也互相去拜年。这一天忌打骂、忌喊叫、忌荤食、忌扫地、忌泼水、忌动刀杖,忌说不吉利的话语等。

到了初二的时候,人们开始走亲访友拜年了。初三,拆彩棚,收辞岁杆,送年。阜阳有些地方,要在门前放根木棍,叫做“拦门棍”,寓意就是拦阻“年”不要让它走,天天过大年。初三后,集市开始搭台唱戏,庆祝新年一般多为十多天。

农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也叫灯节,有吃元宵和玩灯的习俗。清道光九年《阜阳县志》记载着:“(上元夜)门户、碓、井等备设灯,谓之照耗”。根据记载我们可以得知,玩灯有着驱秽逐邪的功能。吃元宵和玩灯的活动都是在晚上进行。元宵使用糯米做面,糖做馅。玩灯一般要进行三天,正月十四这天叫做试灯,十五叫做正灯,十六看的是残灯。灯笼各式各样,都离不开剪纸的装饰,家家门前悬挂。除了举行灯展外,还举行了龙灯、狮子灯、小黑驴、旱船、高跷、花挑等民间舞蹈表演。各种精彩表演真的好热闹。

阜阳的端午节沿袭了传统的各种风俗,尤其重视防病除害的活动。各家各户多为悬挂钟馗像,寓意着打鬼驱邪。外祖母和舅妈们用象征太阳光的黄布缝制绣有虎头和“五毒”的肚兜、黄鞋给外孙和小侄子穿戴,保护孩子们不生病,健康成长。阜阳的剪纸中很多剪纸都是反映这一风俗文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