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元朝诗人一首诗 诗境缥缈奇幻 构思新颖独特 被收入《全唐诗》

元朝诗人一首诗 诗境缥缈奇幻 构思新颖独特 被收入《全唐诗》

时间:2023-05-18 03:34:30

相关推荐

元朝诗人一首诗 诗境缥缈奇幻 构思新颖独特 被收入《全唐诗》

是的,你没看错,小编也没写错。元末明初诗人唐珙(字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一诗,因构思新颖独特,诗境缥缈奇幻,即使放在辉煌璀璨的大唐诗篇中,也绝对是上乘之作。所以,在清朝康熙年间编写《全唐诗》时,编写者竟把它误作一首唐诗,收录于《全唐诗》。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首诗的大意是:秋风劲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许多,一夜愁思,湘君也应多了白发。醉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清朗的梦中,我卧在天河上。

诗题中的“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诗题中说“青草湖”,诗中写的却是“洞庭”,这是因为两水相连,很多时候将二者看为一体。

前二句:“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诗人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秋风吹起来了,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缥缈苍茫。诗中用了一个“老”字,巧妙地传达出这一切,幻化出无限的境界,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诗人悲秋之情已然而出。但他却不直接表达,而是塑造了一个白发湘君的形象,发人深思。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从而成为千古的悲愁形象。在诗人笔下,洞庭湖上萧瑟的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白发。这种构想,实在是出人意料,新颖独特,令人称奇。洞庭秋色是如此的触目惊心,诗人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自然尽在不言中了。一个“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谓达到神化之地步。

后二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入夜时分,风停了,水波不兴,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湖中小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开怀畅饮,怡然自乐,渐入佳境,醉入梦乡。醉梦之中,诗人仿佛已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船,而是在银河之上泛舟,小舟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诗人将梦境写得如此美好诱人。然而,美梦虽好,终有梦醒之时。梦醒时,留在心上的只是无边的怅惘。这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合,显得真实可信;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重量,却用“压”字来表现,把幻觉写得如此真切;从梦境的清酣,不难觉察出诗人这难得的暂时的轻松和摆脱尘嚣的愉悦,记梦而兼及感情,又有传神之妙。古代写梦的诗不少,但像这首诗这样清新奇丽而又含蓄丰富,并不多见。

诗的前两句写悲秋,未必不伴随着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前后看似情趣各别,其实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这首诗深得后人喜爱,被称为"长久湮埋在沙砾中的明珠"。全诗笔调十分地轻灵,写景记梦,虚实相间。构思之新颖独特,诗境之飘渺奇幻,是古诗中的上乘之作。而充溢在字里行间的那极富浪漫的色彩,也在后人的诗文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

《全唐诗》误唐温如为唐人,关于这个问题,陈永正先生一九八七年作了考证,其文章《〈全唐诗〉误收的一首七绝——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翔实可征。为什么将这首诗误入唐诗呢?毋庸置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首冠绝古今的七绝,深得唐诗的精髓,富有唐诗的品格。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