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陆游最“愤怒”的一首诗 堪称古今一绝 值得一读!

陆游最“愤怒”的一首诗 堪称古今一绝 值得一读!

时间:2023-12-14 09:43:23

相关推荐

陆游最“愤怒”的一首诗 堪称古今一绝 值得一读!

愤怒出诗人。处于时危世乱、国玻家亡的南宋之际,目睹当权当国者妥协苟安腐败现实的陆游,就是一位从忧愤中诞生的爱国诗人。恢复中原、报仇雪恨的民心民气激发起陆游一腔忠烈、满腹激愤,“悲愤积于中”而发为一首首爱国诗篇。故而他的不少诗即以“愤”为题,抒写忠愤、忧思之情。《书愤》是其中传诵甚广的一首。

淳熙十三年,诗人62岁。他被劾免职,赋闲家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已六年,但老骥伏枥,壮心未已,抗敌救国的决心,恢复中原的夙愿,仍不减当年,因而援笔写下此诗,抒发郁积内心的悲愤。

书愤宋代: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诗一开箝,劈头一句“早岁那知世事艰”,警动醒豁,既 引出往事的追忆,又寓含人世沧桑的体验和喟叹。“世事艰” 三字,写的沉痛,真切。诗人早年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但屡遭阻挠、破坏。

隆兴二年,他正值不惑之年,在镇江府通判任上“力说张浚用兵”,反攻雪耻,竟以“交结台谏, 鼓唱是非”论罪罢官。乾道八年,他在南郑任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宫,提出收复长安的方略,但王炎被召回朝,他也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恢复中原的理想又成泡影。

一个“艰”字,集中概括了诗人奋斗的艰辛、经历的艰难和遭际的艰险“那知”二字,似有自责、自悔、自解之意,责怪自己年轻幼稚,涉世浅嫩,不知世事维艰,追悔和辩解当时血性刚烈、意气行事的举动。

但紧接“中原望气如山”一 句,逆挽一笔,声情陡变,不但将上句引致的自责、自悔、 自解的错觉扫除一空,而且平添一种自强、自勉、自豪的派勢。中原沦陷,朝廷南迁,诗人身居南地,翘首北望中原, 不由得义愤填膺。此时,诗人抵御侵犯的正气如山岳般庄严, 抗金杀敌的怒气如山岳般冲天,恢复中原的豪气如山岳般雄壮。这两句雄视一切,气壮山河,表达出诗人早年报仇救国的阔大气槪。

三、四两句拈出早年两处值得永志纪念的旧游之地:一是位于东南长江边上的瓜洲渡,一是处于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大散关。瓜洲,即瓜洲镇,在今江苏扬州市南,是当时军事重镇。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的大散岭上,是当时宋、金分界的要塞。

“楼船”句指绍兴三十一年冬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至采石矶渡江未遂,又占领瓜洲镇,直逼建康(今江苏南京),企图由瓜洲渡江。宋朝军民奋起抵抗。寒冬之夜,宋军高大的战船冒着纷飞的大雪竞发,声势浩大,在瓜洲渡口与金兵鏖战。“楼船夜雪瓜洲渡”,重现了当时水路进攻的英姿。

后金兵失利,金主完颜亮在哗变中为部下所杀。完颜雍在燕自立为帝,金兵北撤。这一战大振军威、大快人心。诗人当时任枢密院编修官,未及亲历战役。后来他入川和出川都行经瓜洲、采石,曾有“快心初见万楼船”的感慨,可见“楼船”句当是当时传统的艺术概括。

“铁马”句指绍兴三十一年秋,金兵侵占大散关,宋将率部争夺,披铁戴甲的战马迎着万里秋风挺进大散关,与金兵激战,“铁马秋风大散关”,展示了宋军陆路出击的雄风,次年春,宋军收复大散关。这一仗,显示了宋朝军民抗敌的决心和克敌的威力。 乾道八年,诗人在南郑任幕僚官时也曾亲身参加大散关遭遇战。“铁马秋风大散关”,当也是诗人戎马生捱的一个缩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六个名词代表六种景物,构成两幅鲜明生动、威武雄壮的出师图。由于楼船、夜雪、铁马、秋风等词的绪构均为“限定词加名词”,而其限定词又都是名词,所以仍能唤起人们对特定名词所产生的具象感,如楼的高峨、夜的幽秘、铁的坚硬、秋的悲壮。诗人通过六种景物的排列组合,不但使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了然在目,而且“音韵铿锵,意象具足”。

五、六句语转悲怆,折入对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慨叹。这里诗人自许为足能捍卫国家、抵御敌人的将材。他曾自称“胸中磊落藏五兵”,然而满腹经纶韬略,一直未受重用,搅镜自照,鬓发稀疏,日见斑白, 而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惨状却丝毫无改。

一个“空”字,传出诗人至为沉挚哀痈的心曲。他不止一次地发出;“国仇未报 壮士老”的遗恨,“报国有心空自信”和“人身报国有万死,双鬂向人无再青”的感慨。将个人的生死与国家社稷的命运连为一体,这正是诗人的伟大。

末两句忽以推崇诸葛亮的《出师表》作结,含蕴微妙。原来诗人推崇诸葛亮及其《出师表》,正是以诸葛自许,他自信在北定中原、还于旧都的决心和气概土,都与诸葛并无二致。另外,赞美《出师表》,就是谴责南宋朝廷不出师,诗人的忧愤盖出于此。

陆游以七律见长。这首七律除了以磅礴的气势,充沛的爱国激情打动古今千百万读者外,其章法之妙尤值称道。前四句追述早年北伐抗敌的豪情壮志,有豪视一世之概;后四句转入悲怆,抒写晚年报国无门的忧思和悲愤,极尽沉郁顿挫之妙。前后两部分又围绕“愤”字着笔;“世事艰”的感叹中寓有对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愤慨,“北望中原”的咏志中包含对金兵入侵国土的愤怒,搅镜自照的叹息中蕴蓄对自己有志难酬的愤懑,“谁堪伯仲间”的赞美中暗藏对朝廷内外无人出师北伐的愤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