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弘扬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庆三八·助创城”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展(一)

【弘扬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庆三八·助创城”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展(一)

时间:2023-01-26 10:11:11

相关推荐

【弘扬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庆三八·助创城”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展(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家庭美德、传播良好家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妇联开展了“庆三八·助创城”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活动得到广大家庭和个人的踊跃参与,共征集“好家风”故事、“好家训”10328个,经过组织专人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父亲》《书香中的家风》等“好家风”故事85个,“好家训”59条,这些家风家训饱含深情地描写了作者难忘的经历、感人至深的家庭故事,展现了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爱岗敬业等家庭美德,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近期,市妇联微信公众号将分期展示分享“庆三八·助创城”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获奖作品,让我们一起来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共建幸福和谐美满家庭。

“好家风”故事

父 亲

武威市公安局机关纪委 赵伟红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共产党员。

11月的一天清晨,我在睡意朦胧中接到远在广州的父亲打来的电话,“你今天记得去找我们局退休老干部王主任,把我的党费交一下。”我迷迷糊糊中连连答应,心中怨怼:这么早,不远千里打电话就为交党费!打开手机微信,原来昨晚发了信息,要我给王主任交党费云云。不见我回复,性急的父亲一大早打来电话特意嘱咐。。

父亲,今年67岁,头发花白、精神矍铄、满面红光、说话瓮声瓮气、脚步干净利落,浑身还透着当年在部队时的精气神。尽管退休在家,每天还坚持晨练。一大早必然穿戴整齐,身背太极剑,准时前往公园广场练剑。几年前,小孙女降生,又转战广州,晨练的习惯还是不变,很快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区晨练爱好者的“领剑人”。

1969年,武威新鲜公社社员在雷台南部开挖战备地道时发现一间用青砖砌成的汉墓,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土。这一年,父亲16岁,与同龄人站在一起还是个“小不点”,显得刚上身的军装十分肥大。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踏上了从军之路。面对前来送行的父母、兄弟姐妹的哭哭啼啼、恋恋不舍,父亲十分反感,怒怼,“哭什么,我是去参军,又不是不回来了”。弄得姊妹几个都不知所措,爷爷无奈,“嘿,真是个贼骨头,没血贼!”父亲家里兄弟姊妹多,和当年的大多数中国普通农民家庭一样,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好不容易活了下来。在学校里没待几天,几乎目不识丁,早早在家务农,因为年轻气盛,农闲时少不了惹是生非,时常因琐事与人头破血流,成了“混世魔王”。父亲如愿参了军,生平第一次登上列车、踏上了西行之路,无意中、有幸成了赫赫有名的“王胡子”王震将军的一名士兵。后来,每每与我们讲起往事,父亲还时常感叹,要不是当年参了军,可能早就进了监狱。感谢人民军队、感谢共产党!

军队是一所好学校。在军营里,父亲第一次知道,还有“背心”“裤头”“袜子”这些行头;学会了用“枪”、学会了用“笔”;给部队首长当过勤务兵、做过部队通讯兵、到过“昆仑山”、守卫过“班公湖”。后来,每当我们一起看“花儿为什么那样红”时,能看见父亲眼中“满是星星”。

参军5年,父亲第一次探亲,一身橄榄绿、身材魁梧、面庞清瘦、目光炯炯。从一进村,就礼貌地与人打招呼,童叟妇孺都十分周到。村里人发现,父亲真正地脱胎换骨了。嫁到同村的大姨眼前一亮,赶紧回娘家找姥姥聊天去了。

1979年秋天,我呱呱坠地,不知道中国大地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已经退伍回村,成立一名武装干事。母亲也一边忙着挣工分、一边打算着今年的那块责任田该怎么种。至今父母还存着一张我们3个人的合照,照片上我身旁的父母,“衣着朴实、面庞清瘦、目光炯炯”,那是只有那个时代的人身上才有的光彩!

我一天天成长,作为父亲的第一个孩子,备受关爱。早早看画报、学写字、练作文、学红歌,甚至为了强身健体,时常跟着父亲有模有样地练武术,父亲倾其所有、努力培养。下班回家,晚饭后是我们一家人最温馨的时刻。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小方桌前,一盏煤油灯,母亲在一旁缝衣服、纳鞋底,父亲边看书、边教我写字。记得曾经为了能端端正正写个“8”,父女俩真正僵持一晚,这在后来时常被母亲当做笑谈讲给孙辈们听。

我周围的小伙伴,要么早早辍学、要么进工厂、进银行,每当我求学路上“军心”动摇的时候,父亲总是一句话:别想走捷径,别想靠老子,好好读书、自强不息!事实证明,父亲说得对,知识改变命运,以致后来不管是面对求学、还是求职的各种考试,我都老老实实地准备、认认真真地应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成为一名公务员,也算是继承他的“衣钵”。

终于考上工作了,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可是,父亲还是不时在旁敲打,“要抓紧学习,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要老老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

如今,我也年逾四十,为人父母,经历阅历也有了一些,才发现:父亲的话尽管朴实,却充满智慧,很有道理。如今,父亲霜染两鬓,尽管身体硬朗,满面红光。父亲,老了!现在的他,整日含饴弄孙,嫣然一个“孙儿奴”,给大外孙当“书童”、给小孙女教儿歌,不亦乐乎。嘴边时常挂着一句话:跟富人比,我没钱;跟当官的比,我没有权;可是我的一双儿女,有出息,没有让我操心。这是最好的时代,我是借了共产党的光!愿父亲健康、快乐!

最简单的家风——孝顺和勤俭

武威新城区第一小学 王秀婷

大诗人泰戈尔有句名言:“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我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没有教过我什么大道理,但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孝敬老人,勤俭持家,和谐相处等做人的美德,让我受益终生。

在我的成长的记忆中,父母一辈子没和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要。我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任劳任怨、勤劳善良的农民。

百善孝为先——这是我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母亲兄弟姐妹多、家庭条件差,作为老二的母亲,没有进过学门,带大4个妹妹、做繁重的劳力是她青春的全部,一身嫁衣是她全部的她家当。母亲用她的善良、爱心做好女儿、儿媳的赡养义务。有好吃的,首先想到老人。外婆年纪大了,子女们为了生计都在外奔波。所以母亲平时一有空就会去陪伴,交通不便,路途遥远,每次都得骑自行车去,等回家满身都是疲惫。记得一次,我不理解问:“不是有其他姨妈吗?你不会少去几次吗?”妈妈说:“那是我妈。人老了,看一次少一次”。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又是多么深情的一句话。

奶奶在我8岁时瘫痪,卧床七八年,生活无法自理。一直侍奉左右的是母亲,母亲用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奶奶的无理,给奶奶讲卫生,端茶供水直到奶奶离世。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侍奉公婆、赡养父母贵在平时用心。因此,我现在跟公婆同住,享受天伦之乐;父母和弟弟同住,我经常打电话问候,每星期看望,逢年过节,会和爱人、孩子一起去看望他们,为父母做饭,静心听听他们的唠叨。我们的一点点孝心都会激发老人无限的满足感,看到老人开开心心的生活着,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蓦然回首,我还清楚地记得在2001年我和弟弟同时考上大学。看到录取通知书时父母满眼的笑意,但看到两个人的学费时,父母不断地踌躇、犹豫。我知道对于靠天吃饭的父母来说,一年2万多的学费是一笔庞大的数字。后来父母为了让我们姐弟俩人上得起学,拿出所有的积蓄,把家里的粮食卖了,为我们凑齐了第一年的学费。以后的日子中,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种地,养牛养猪......拮据的生活让父母更加节俭,舍不得添衣舍不得吃好一点,直到我们工作成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父母生活依然勤俭。我常想,父母都是淳朴憨厚种地的农民,家庭生活并不富裕,靠着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幸福和快乐,父母真的是很伟大!虽然日子过的平平淡淡,但一样过得温暖、幸福!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做人处事的态度、方法,都会让孩子终生受益。

我想就是在这种孝顺、勤俭、踏实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我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温馨的工作环境,我也在享受着这份幸福。而这种孝顺、勤俭、踏实精神,我也正在用我自身的力量向我的孩子传递。

好家训

“好家风”故事

城南旧事---缅怀外公张子敏

武威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 刘艳

我的外公张子敏,19出生在山西浑源恒山脚下一个叫鸽子峪的小山村。虽为医学世家,但命运坎坷的他十二岁独自一人就到太原的药铺去做小杂役,至此再也没有回到过故乡。后经过自己努力在太原川至医专学习西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尚未完成学业的外公怀揣报国理想应召入伍,随后跟随阎锡山部前往新疆的途中在凉州山西会馆老乡的挽留下,筹措资金创办惠西大药房(今浙大处)。抗日战争结束,又与山西强氏兄弟一同创办了众强诊所。他给儿子取名为振恒,保恒,孙辈为晋炜,晋卿,淡淡的乡愁像一根浅浅的风筝线,一头是外公,一头是他眺望中的故乡。

1949年外公在担任武威医师协会会长时,与8师后勤部山西老乡白雪峰部长商榷后,通过赎买方式,倾尽家财与商会交换物资,以供军需,为部队的后勤保障贡献了绵薄之力。1952年外公进入当时的基督教会创办的天恩医院(即现在的武威市人民医院的前身)为医。万贯家财散尽的外公荣辱不惊的开始了新的行医生涯,以一己之力保全一家八口人的生活所需,携家眷前往张掖专区皇城大草原支援医疗工作。今天的我们已无法想象发山洪暴发时,摔断两根肋骨的外公如何在颠簸的马背上不眠不休的坚持为牧民奔波诊疗。后来外公下放农村,十年时间往返于条件艰苦,环境简陋的高坝卫生院。直至七十五岁高龄,依然在武威地区医院从事繁重的内科门诊工作,无怨无悔工作在医疗卫生一线,直到退休。

1951年外公入住位于钟鼓楼下县府巷的老宅,我的母亲就出生在这所土木结构的四合院。这里是她和兄弟姊妹们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见证,也是我童年时代的乐土。高大,宽深的廊沿,留下了夏日的炎凉,冬日的暖阳。院子里挺拔的白杨树总是指引着我小舅的那群信鸽带着清亮的鸽哨划破天际,在房檐下咕咕吟唱。我虽为外孙,却也和嫡孙一样承欢膝下,期盼下班回来的外公带来冰爽的雪糕。除夕夜里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包起鸡蛋韭菜饺子,连不屑厨房之事的大舅也会挽起袖笼秀一下自己擀的又快又圆的饺皮。欢声笑语中的这一幕幕,像蒙太奇电影一样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

大家庭的和睦,外公对医学事业不求回报的奉献,宽厚待人的处事风格,是传承,也是继承,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后辈。从这里,父辈,孙辈两代人继续怀揣对医学事业的情怀,陆续走上了从医的道路,至今都工作在医药卫生事业的临床一线,并且取得骄人的成绩。

外公因病逝世于武威市人民医院,至今我仍保存着一份他当时的动态心电图,高高低低的曲线行云流水般的划过时空,却固若磐石般镌刻在我心里,后依然音容宛在,笑貌长存。

清明时节将至,焚一炷青香,告慰他老人家,我们现世安好,请您且自珍重!

夫妻恩爱,尊老爱幼

凉州区金塔镇九年制学校 李明

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她与丈夫在金塔镇中学相识,从城市长大的她,毫无世俗的偏见,与来自农村家境贫寒的丈夫走到了一起,房子是按揭的,她从不抱怨,而是和丈夫一起风雨同舟共筑温馨的家庭。她常说:“金钱与幸福不是成正比的,唯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付出,才能共筑幸福的家庭”。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结婚近十年来,夫妻俩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爱相扶,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候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交流。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同事、亲朋的羡慕和称赞。,丈夫参加省考成了兰州市民政局救助管理站的一名职工,残酷的选择考验着她,是成就丈夫的事业选择两地分居,还是让丈夫留在自己的身旁?尽管有万千的不舍,但她依然选择了成就丈夫的事业,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照顾双方年迈的父母,教育一双年幼的子女,因为她明白,生活中没有娇气,人活着得有追求,得有责任。

敬老爱老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更是我们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金塔中学拥有“好媳妇”称号的李明,多年来始终无怨无悔地侍奉于父母的身旁,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父亲李登峰在2月查出胆管癌早期,母亲从3月份上兰州陪父亲在兰大一院接受治疗,一去近半年时间,家中的重担便压在了她的身上。当时,在农村上班的她,每天既要坚持按时上下班,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又要给上高三的妹妹做好一日三餐。每天上班前,她都早早起来,给妹妹做好早餐,把午餐准备好放到冰箱里,待妹妹中午放学后回家一热便可以吃,尽量让妹妹腾出时间来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妹妹在她的悉心照料、热情鼓励下,思想丝毫没受父亲生病的影响,在当年的高考中取得647分,全武威市理科第二名的好成绩,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没有姐姐的照料,我是不可能考这么高的。”妹妹说。父亲从兰州治疗回来,一直由她照料,至今身体健康,这与她的细心照顾、孝顺是分不开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不但孝顺自己的父母,而且孝顺自己的公婆。公婆身在农村,身体健康,暂时不需要接回城里照料,每周周末,她都会买上新鲜蔬菜、水果和肉,带上自己的孩子,和丈夫一起到农村去看公婆,帮着公婆做做家务,洗洗衣服,顺便到田里去做做农活,“我家的媳妇,比亲闺女还亲”这是婆婆逢人就说的话,村里的人都夸她是一个好儿媳。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对孩子影响很大,以身作则,轻说教、重引导,在生活上不溺爱,教导子女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树立远大理想。在夫妻俩的教导下,他们的儿子学习成绩优异,在生活上都以父母为榜样,诚信、踏实、孝顺、乐于助人。

存善心、种善果、得善报!家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这就是李明一家,一个平凡的小家,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小家,他们用质朴的言语和实在的行为,践行着父母、儿女、长辈和晚辈之间角色的内涵定义。我们深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我们身边一定会出现更多像李明一家一样的家庭,用心经营,有爱互助,宽容理解,尊老爱幼,那么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乃至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

好家训

原标题:《【弘扬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庆三八·助创城”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展(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