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佛学与审美的有机结合 王维诗歌中的禅宗思想

佛学与审美的有机结合 王维诗歌中的禅宗思想

时间:2023-11-30 17:45:49

相关推荐

佛学与审美的有机结合 王维诗歌中的禅宗思想

唐诗有很多代表人物,他们都有自己的雅号,譬如说“诗圣”杜甫、“诗仙”李白,有仙就有佛,王维就是诗中之佛。佛教在中国隋唐时期发展到顶峰,产生了许多分支,禅宗就是其中之一,王维精通佛学,他将佛学与审美有机结合,许多田园诗中都体现出了佛教的“空”、“寂”思想。王维隐居在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留下了不少杰作,我们很熟悉的有《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禅宗的境界中,“空”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王维的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这一点。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空山”也是诗人内心精神境界的一种写照,在简约的景物描写中透露出一种空明恬淡的美。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这是很多人所崇尚的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

王维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在终南山下写了一首很著名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充满了禅机、禅意。有学者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过程中,一直勇往直前奔向理想的目标,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另有通途。

王维将自己领悟“空”、“寂”充分融入到诗句中,人们在欣赏绝美诗句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悠然自得的情绪,譬如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不难发现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