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考点精析(一)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考点精析(一)

时间:2023-02-12 14:16:16

相关推荐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考点精析(一)

一、人称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的,不同人称的使用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第一人称是指代自己的代词,如“我”“我们”等:第二人称是指谈话时在场的别人的代词,如“你”“你们”等;第三人称是谈论的不在场的他人代称,如“他”“她”“它”“他们”等。

第一人称“我”往往是文中的见证人、线索人物、重要人物或主人公等,作用是真实可信,亲切自然,便于抒情。第二人称“你”比较少用,一般在书信、赞颂或悼念的文章中出现,作用是亲切自然,感情强烈,拉近距离,具有拟人化效果。第三人称是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用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人物或事件,作用是客观公正,灵活自由,不受时空限制。

二、顺序

叙述方法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通常按叙述的先后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在文章中,不同的顺序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顺序是现代文阅读理解中的重要考点之一,尤其是插叙的考查频率最高,倒叙次之。

顺叙也称正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它是记文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记叙方法。它又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重要、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采用倒叙,能增强文章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同时还可避免叙述呆板和结构单调。

插叙是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在不改变中心的前提下,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入的内容去掉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插叙可以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入的内容是中心事件发展的有机环节,可放在篇中,也可放在篇末,但去掉后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三、线索

线索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是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连接成统一整体的主线。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可以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只有一条线索被称为单线,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的被称为复线。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的作品中,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一条,这条通常被叫作主线,其余的就是绕主线展开并为主线服务的副线,副线可以贯穿全文,也可以局部点缀。

文章的线索可以是人物、事情、景物、时间、地点、感情、行踪等。同时,线索还可以分为明线和暗线。暗线一般指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变化,其他的多为明线,在明线,暗线都有的文章里,两条及多条线索会交织发展、并行发展,处处关联,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文章的几种常见线索。

(一)景物线索

在叙事过程中,某个具体景物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甚至贯穿全文,同时,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二)人物线索

在叙事过程中,某个人物反复出现,并通过他的见闻来组织文章材料,推动故事发展。

(三)事件线索

以中心事件贯穿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全过程,这个事件就是文章的线索(四)地点线索文章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

(五)时间线索

故事的发展是以时间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六)情感线索

文章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为主线来组织材料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就是文章的线索,线索具有贯穿全文和标志性文字反复出现两个特点,它的作用是可以使文章层次清、严谨完整,成为一个内部有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推动情节发展:表现文章主题,只有把握文章线索,才能更好地梳理文章思路、解读文章含义、探知文章主旨。 (未完,待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