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百家讲坛》-唐宋咏春诗赏析-程郁缀

《百家讲坛》-唐宋咏春诗赏析-程郁缀

时间:2018-10-10 07:59:57

相关推荐

《百家讲坛》-唐宋咏春诗赏析-程郁缀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我们这个唐宋诗词可以说是我们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瑰宝。

今天我想我跟同学们一起到唐宋诗词的园地中去领略一番,在我们唐诗宋词的园地中,以说是争奇斗艳,百花盛开,就像是如行山阴道上,这个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我今天主要演讲的这个咏春诗可以说是这个园地里非常靓丽的一丛。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规律。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道,说“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春天它是一年的开始,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大自然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百草吐绿,百花争艳,百鸟欢鸣。春天它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春天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一个季节,因此春天在这个古往今来的人们的心目中总是充满了浓浓的诗意。人们总是把美好的情感和美好的语言来形容春天,人们总是喜欢用比喻这个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人物或者美好的情感的时候,用春天来做比喻。比如我们讲一生中最美好的韶华时光,比喻为青春时期,我们把真诚的情感,特别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比喻为春心。比如像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另外我们用春风来比喻师长或者长辈的一次谆谆教导,我们经常说,春风化雨,如沐春风。我们把母亲对我们的博大深厚的爱比喻为春晖。中唐诗人孟郊,他《游子吟》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下面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像是小草无法报答三春的恩德一样,子女永远也没有办法报答父母的恩德。

另外我们用春华秋实来比喻文采和德行,比喻学问和操守,我们平时高兴的时候说是满面春风,得意的时候说是春风得意。像孟郊有一首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们把新的事物蓬勃发展,我们形容说雨后春笋,我们把医生医道高明说成是妙手回春。所以我们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我们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

人们喜爱春天,喜爱春风、春雨,喜爱春山、春水,喜爱春花、春草。古往今来人同其情。因此在历代诗人,特别是唐宋诗人的笔下,留下了无数赞美春天的诗篇。我这里想举一些最脍炙人口的诗篇,跟大家一起来赏析。

为了讲述的方便,我想按照这个春天的发展的顺序,就是初春,初春又叫做孟春。然后是盛春,盛春又叫做仲春,然后是暮春,暮春又叫做季春。我想为了讲述的方便,我想就按照这个顺序来给同学们一起讲一讲。

第一个,我们讲一讲咏初春的诗歌。初春的诗歌当中,它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情感状态,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惊喜。初春之际对物候变化最敏感的诗人,非常惊喜的发现,在大自然中最新引起变化的是杨柳。杜甫他写,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大诗人杜甫非常善于锤炼字句,漏泄这个动词锤炼得非常好,漏泄就是仿佛是偷偷的悄悄的把春的信息从柳条上泄露出来了。另外像宋代诗人张耒,他写,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这个偷字用得也很形象,就是那种悄悄的暗暗的从柳梢上春天回来了。

当然在歌颂春天歌颂初春的诗歌当中,最有名的还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首咏柳,同学们可能也都能背上的就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歌写得非常精彩,他开始写春天到来以后,写这个柳干,像碧玉装扮而成高高的一树,然后从柳干洗到柳条,说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垂下像绿色的丝绦,用绿色的丝绦、碧、绿这是生命最富有生命力的颜色来形容春天,所以写得非常好,然后下面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那一排排整齐的鲜亮的透嫩的绿叶,是谁把它剪裁出来的?上面回答是大自然的能工巧匠,二月春风是剪刀。二月的春风就像一把剪刀一样,剪裁出那一排排整齐的鲜嫩的透亮的绿叶,所以这首诗写得非常好。这个这首诗好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层次非常清楚,它从柳干写到柳条再写到柳叶,层次非常清楚。第二个它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他歌咏的是绿柳,但是实际上歌颂的是春风。

我顺便讲宋代有一首歌咏春天的诗歌,它也是咏柳,也是七言的绝句。我想把这首诗歌给大家讲一下,然后比较分析一下。曾巩写过一首诗歌也叫《咏柳》,他写,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青霜。这也是咏柳,可是我们看这首咏柳的诗歌,跟刚才贺知章的咏柳的情绪迥然不同,他说乱七八糟的柳条经过冬季以后,还没有改变它最初的鹅黄色,那么东风一来以后,倚仗着东风便疯狂地飘舞起来,解把,他想用想用飞花,飞花就是柳絮。想用漫天的柳絮把太阳和月亮遮起来,你不要得意的太早了,不知天地有青霜,当秋风一起,青霜一降的时候,你就不要得意了,你又会黄叶飘零。所以同学们看这首诗歌它也是咏柳,但是他不是用那种非常热烈的情感来体现春天到来的喜悦,而是把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某一种哲理,通过杨柳这个形象把它表露出来。就是它实际上是一个哲理诗,而且它所刻画的形象一点也不美,是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形象。

所以我们看这首诗歌,如果说跟贺知章的诗歌进行比较的话,我们可以有时候看出唐诗和宋诗的总体的特色。唐诗的特色它是重情趣,它以一种热烈的情感来感受生活,来感染读者。而宋诗的特色是重理趣,他把这个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种哲理,通过物化外露的形式把它体现出来,给人以一种启迪。所以我们曾经说读唐诗如饮美酒,美酒热烈兴奋。而我们读宋诗的时候如品名茗,就像品名茶一样,可以慢慢地咀嚼,给人回味的余地。如果说贺知章的诗歌是一诗双咏,歌咏了春,歌咏了绿柳。

那么中唐诗人韩愈有一首诗歌,他也是一诗双咏,但是他歌颂的是春草和春雨。韩愈说道,天街小雨润如酥,天街就是京城中的街道,润如酥,酥是酥油,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比拟,像酥油一样。说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千古咏春的名句,就是草色,草的颜色,遥看则有,近看则无,就是遥远的看到有绿绿的一层,走近了看就没有了,遥看则有,近看则无。

下面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就是初春的时候,它比那种盛春烟柳满皇都更加令人喜爱,所以这首诗歌可以说是用春雨来显示出春草,用春草来衬托着春雨,可以说也是相得益彰。贺知章那个如果说春风和杨柳,那么这是春雨和绿草。

另外像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这个人是才如江海,这个人是我们中国古代诗人中最有才华的一个诗人。他的散文跟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他的诗歌跟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根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绘画、他的音乐、他的书法都非常精通。他有一首小小的题画诗也写得非常好,说这个,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歌写初春的情景写得非常生动。

据诗话记载,明代有一个人他瞧不起宋诗,说宋诗不好,苏东坡的诗歌也不好,他的朋友就跟他说,你不能一概而论,苏东坡的诗歌也有好诗,你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有什么好?这天然的好诗,最好的诗歌,这有什么不好?他憋在那憋了半天,说也不好,说为什么鸭先知,为什么不能鹅先知呢?这当然是一种抬杠子了。初春的诗歌,我想跟大家一起就欣赏到这。

下面我们讲第二个,讲一下咏盛春的诗歌。盛春的诗歌在情感色彩方面,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兴奋。如果说初春给人以惊喜,那么盛春给人以兴奋。这个盛春时节那种浩浩的春风,蒙蒙的春雨,融融的春水,一起很快的掀开了春天的帷幕,无限的春色一起涌向大地!

像这个唐代诗人韩翃,同学们都知道这个诗人。他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像宋代诗人朱熹,他写万紫千红总是春,蓬蓬勃勃的春天,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盛春正是诗人们驰骋才情的最好时机。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都是以他全部的才情来歌颂盛春。

比如像这个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忆江南》,同学们都能背上的,就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抓住了盛春的那种景象。

宋代诗人宋祁曾经写就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句子,同学们都知道的,这个“闹”字化静为动,把春色拟人化,就是争奇斗艳盛开在枝头的杏花仿佛是在逗闹着一样,把它拟人化情感化。所以咱们清华大学历史上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先生,他的著名的词话《人间词话》,非常推崇这首词,这首《玉楼春》,王国维先生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这里顺便说一下,同学们以后要是写诗的时候,锤炼字句,名词、实词不要锤炼,主要锤炼动词、形容词、虚词。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像杜甫的阴阳割昏晓的“割”字,这些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里想那个说一下红杏,这是盛春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花,红杏它逗出了诗人非常多的可爱的佳句。比如像唐代诗人吴融他写,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前行人正独愁。后来南宋的大诗人陆游,我想肯定是他看了吴融的诗歌,他说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一个字都不改地把它搬过来用,这是写得非常好的。

当然在红杏的诗歌当中,写的最脍炙人口的还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游小园不值》,这个不值就是不遇的意思,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后面这两句“关”字用得非常传神。它仿佛是整个园贮满了春色,春色贮满了快溢出来了!春色它不愿意被人们关在小小的院落当中,所以竭力地挣脱院墙的束缚,于是从墙头出来。这里面他是实写了一枝红杏,虚写的满园春色。以一枝红杏写尽了满园春色,而且这个出墙来比前人的出墙头要好得多,墙头是一个静止的事物,而出墙来是动态中的东西,这个“来”字把杏花拟人化,杏花仿佛是一个天真的少女,她不愿意受到束缚,非常调皮地要爬出墙头,从墙头出去,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里我想附带着介绍一下,清朝有一个女子叫做骆绮兰,罗绮兰她写过一首诗歌,这首小诗它说,寂寂园林日未斜,一庭红影上窗纱。寂寂的园林没有人在很寂寞,日未斜,一庭红影上窗纱,就是千叶桃盛开,主人难免花枝笑,如此春色不在家。如此美好的春色不在家里面,辜负了如此大好的春光。

我曾经有感于此,我看那个春色浓浓的时候,北京大学的图书馆里,学生们高朋满座,座无虚席,在那里孜孜读书。我一方面为他们的勤奋读书感到赞叹,一方面也为他们辜负了大好春光感到惋惜。所以我模仿这首诗歌,我自己写了一首诗,我说,不疑春风遍天涯,姹紫嫣红满京华,书生难免花枝笑,如此春色却在家,如此春色却在家里读书。

在盛春里面,最好的季节就是清明,古往今来写清明的诗歌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我想从唐宋的诗人当中摘出一些歌颂清明的诗歌,跟同学们一起欣赏。清明总是跟雨连在一起的。像南宋的诗人赵师秀,他有一首《约客》,写这个,清明时节家家雨,春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首诗写得非常好,是以动来写静,闲敲棋子咚咚咚的声音,于是有这个声音,于是显出深夜的寂静,于是写出朋友不来的寂寞。

当然在这个歌颂清明的诗歌当中,最脍炙人口的还要说杜牧的诗歌。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诗歌叫做《清明》,同学们都能够背上的,清明时机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歌写得非常好,是歌颂清明诗歌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歌。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个纷纷才是春雨,哗哗就是夏雨了,夏天的雨。所以纷纷的春雨正像是杜甫有首诗歌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还有像唐代诗人写细雨湿衣看不见,这个雨看不见把衣服就湿透了。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还有像宋代释志南,这个和尚他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也是抓住了春雨和春风的特色。这是第一句,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这是中国古体诗歌中经常用到的一个词,就是指感情的极度的兴奋,或者极度的悲哀,极度的悲伤也叫断魂。极端的高兴也叫做断魂。今天晚上咱唱卡拉OK真销魂,销魂就是断魂,真断魂。极端的悲伤也叫断魂,我以为这里面是指的悲伤的意思,清明时节纷纷的小雨,诗人客居,旅居在外,怀念家乡,于是引起了乡愁,引起了思乡的愁怨,所以才想着如何来解愁呢?就想着要喝几杯酒。所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第三句牧童只做一个手势,不做语言回答,这个更富有形象性。这首诗歌像一幅清明春雨图,朴素淡雅,在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春意。

今人周汝昌先生,他曾经写一篇文章,他说这首诗歌最好的好在一个“遥”字,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个遥不能理解为非常遥远,不能这样理解,如果非常遥远的话,就引不起人的联想了。也不能理解为很近,这个遥是在若有如无,那个酒旗飘在树梢上面若有若无,时隐时现。这样才传神。周先生这个观点是非常好的。

但是我认为这里面更好的,“遥”字固然很佳,但是更好的是牧童这个意象选取得好,跟整个画面非常和谐,可以说是水乳交融。牧童就是在乡村中放牛的孩子,这是在春天的原野上,最常见的一幕就是牧童横笛牛背,悠然自得,天真无邪的牧童和淳朴无华的大自然,可以说是浑然一体,确乎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当然后来有人曾经说,杜牧这个诗歌写得好是好,但是不怎么精炼,说何以见得呢?说这首七言绝句可以把它改成五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那么清明雨纷纷就行了,说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可不就在路上吗,行人欲断魂,说借问酒家何处有,就是酒家何处有,说牧童遥指杏花村,是遥指杏花村。同学们看怎么样?前面三句还差强人意,最后一句是最不能改的。最后一句一改以后,整个诗歌黯然失色,索然无味,只有牧童跟整个画面和谐一致,我们可以同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把牧童改成书生遥指杏花村,太书卷气了。如果写成老人遥指杏花村,太沉闷了。如果说征人遥指杏花村,太可怕了。如果说红袖遥指杏花村,太香艳了。只有牧童好,牧童遥指杏花村,跟整个和谐一致。

宋代人说,如果说删掉两字不太合适,但是宋词兴盛以后,我可以把它重新断句一下。

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个没有什么意思上的变化。

下面讲一下歌咏暮春的诗歌,暮春的诗歌也有很多很多,在情感方面,我们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这就是惋惜。如果说初春的惊喜和盛春的兴奋,那么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暮春诗歌的情感特色,那就是惋惜,惋惜和依恋。春天虽然很美好,任何美好的事物总是要过去的,这是没法克服的一个悲哀。

暮春三月春将归去,引起了人们无限的惋惜和依恋之情,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弥漫在整个暮春诗中,一种感伤之情弥漫在整个的暮春诗中。人们不愿意春归,春天也不愿意归去。所以韩愈写过一首诗歌,他说这个,草树知春不久归,草树知道春天不久要回去了,所以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快要回去了,所以开得更加热烈,更加火红。抓住春天的一点点时光更加好地开放,百般红紫斗芳菲。说扬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满天作雪飞。这里面讲草树人格化,说草树知春不久归去,所以争分夺秒地开花,互相争奇斗艳,最后的想展示一下自身的美,所以写的是春花,表达的却是春天中的人不愿意春天归去,这样一种心情。

但是你不愿意春归,春天毕竟要归去,毕竟还是要花开花落,所以唐代诗人李贺有一首南园诗,他说,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这里诗人一反时习,我们中国诗歌中经常有用花来比喻美女,用花来形容女子的美丽。但是这里面他用女子来比喻花,把花落比作是女子出嫁,而且嫁的对象是东风,而且还是自由恋爱,不用媒妁,嫁与东风不用媒。所以这个也可以说是出奇制胜,令人耳目一新。宋代欧阳修有一首诗歌,也是写的暮春时期,他写,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游人惜春,流连忘返,一直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还不能回去,还要欣赏春光,往来踏花,如痴如醉。似乎要执意的把春花挽留住,不肯放春天走。

暮春时节,绿肥红瘦,所以在暮春的诗歌当中,歌咏最多的是落花。绿肥红瘦,这是谁的词?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咏落花的诗歌很多。

我跟大家介绍有一个唐宋诗人,有一个非常巧妙的构思,就是对春风一方面赞扬,一方面批评。宋代无名氏写一首诗歌,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好在哪里呢?不得春风花不开。恶在哪里呢?花开又被风吹落。这个话花谢花飞,红消香断,令人感伤。但是正像清代有一个著名的诗人龚自珍,有两句非常好的,一反常人的思维的一番惋惜之情的两句话,叫做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它落下去了,它还要继续为花贡献力量。

在暮春的诗歌当中,我非常喜欢的是清代的一首小诗,这首小诗它说,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得根蒂在,岁岁有春风。不要埋怨春回得那么早,只剩下孤零零的几朵小花了,花余几点红,说只要是花根还在,那么岁岁有春风,等到每年春风又起的时候,还会是繁花满枝,一片火红。所以这句诗歌它显然是受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歌的启发。白居易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棋棋满别情。这里面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得根蒂在,岁岁有春风。

同学们朋友们,自然界不会永远是春光明媚,风和日丽,人生也何尝不是如此,人生的道路上也不会总是一马平川,风平浪静;不会总是月白风清,良辰美景;不会总是成功的欢乐,动人的微笑,甜蜜的絮语,悦耳的歌声。所以当您的人生中碰到“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谁的诗句?李白的诗句,碰到这种举步维艰的时候,当您的人生“无边落木萧萧下”,“黑云压城城欲摧”,那种困难重重的时候。当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天寒地冻的时候,请您不要气馁,不要退缩,不要一蹶不振,不要急流勇退。要相信当冬天到来的时候,春天还会远吗?

所以我最后给同学们朋友们送两句话,一个是,“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一个是,“留得根蒂在,岁岁有春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