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晚唐才子落魄潦倒 有感而发写下一首诗 却道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

晚唐才子落魄潦倒 有感而发写下一首诗 却道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

时间:2023-04-30 21:55:57

相关推荐

晚唐才子落魄潦倒 有感而发写下一首诗 却道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

一曲老歌悠扬婉转,令人百听不厌;一首古诗立意深远,让人咀嚼不尽。每次吟诵李杜的经典诗篇,都会受益匪浅;每次默读苏辛的不朽词作,也感到思绪万千。

诗人创作时都是有志欲明,有情要抒,更是有感而发。读者阅读时也不能只看作品的字面意思,而要细心思考、沿波讨源,这样才能探求诗人希望表达的原意。

比如白居易的《草》,看似描写原野上小草的冬枯春荣、生生不息,其实作者是想抒写一种惜别的绵绵之情。再如李商隐的《嫦娥》,表面上展现了嫦娥在月宫里的孤寂之情,其实却彰显了作者的自伤和惆怅、以及思念故园和亲人们的复杂情感。

还有一位诗人,一生遭遇坎坷,偶然一次遇到一个卖松人,立刻觉得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下面介绍的是晚唐才子落魄潦倒,有感而发写下一首诗,却道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

赠卖松人

唐代:于邺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于邺出生于唐懿宗咸通年间,虽然勤奋苦读,却在唐宣宗大中年间举进士不第。伤感之余,他绝意功名,一边携琴书四处漂泊,一边卖卜为生。他曾往来于商洛、巴蜀之间。诗人还曾流落至潇湘并打算隐居于此,但最后还是终老故园。

唐代的京城长安是贵族聚集之地,那些王公大臣以及豪门子女都竞相追逐奢华的用品,购买鲜花也是一种时尚。很多贫苦百姓为了生活,就投其所好,种植一些名贵的花卉卖给他们。另有一些人竟然将松树拿去售卖,诗人嘲讽其不合时宜,也委婉地叙述了自己内心的酸楚。

一个老翁身体瘦弱、家境困难,为了生计却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他看见别人卖花可以赚钱,可是自己年老体衰,又不懂种花的技巧,于是就在山中伐了一些寒涧松,准备到长安去卖给富家子弟。

开篇就表达了作者的怜惜之情,“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虽然同样是逐利,但是作者认为老翁是不得已而为之,情真意切,值得同情。一个“真”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其认可,也抒写了一份人间的真情。

接下来点明人物和事件,“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但是翠楼人并不喜欢松树,因为它没有玫瑰的娇妍,也没有牡丹的妖娆,松树挺拔不屈,却无法取悦于人。

老翁寄予厚望的东西却不为人赏识,只有让它蒙尘遭垢。卖松人辛辛苦苦攀山越涧,寻树挖苗,又匆匆忙忙赶入长安闹市,东奔西走,口口声声叫好,到处求售,最后只能凄楚地流落街头,无人光顾。

诗人写到这里,读者也会责怪这老翁有点不识时务。作者似乎也有此意,于是马上又顺其自然地阐述了老翁这次行动失败的原因,“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松叶窄长、历尽风霜,淡花开放、难见春意。

松针枯瘦,无丰腴之态,也不见油润之泽。但松树曾傲霜斗雪,经冬不凋,其品格高尚,也是世人共知。所以诗人其实是明贬实褒,委婉地赞美松树的高洁品格。

最后两句一语双关,“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京城中只喜欢桃红李白,可怜这些松树,只能白白地染上长安街道上的尘土。但作者却在内心深沉地叹息,松树不以艳色媚人,却以清品立世,那种迎春而艳、经风而谢的时花,岂可与之相比。

在作者的心中,松树即是卖松人的象征,更暗喻作者以及很多才不经用的落魄学子。人也蒙尘、松也蒙尘,而翠楼中桃李灼灼、六街上苍松黜黜,岂能不令人感慨?

于邺的这首诗用词委婉,寓意深刻,作者同情那些外朴内秀的读书人,也正如这位卖松人,诗人自己又何尝不是染了六街尘的卖松人。诗人巧织多意于诗内,读者循经纬而得多意,也就觉得蕴含无穷。

松树投错了门路,作者也感怀生不逢时,而那些绚丽芬芳的桃李芍药,虽然价格高昂,却又难以斗霜傲雪。如此矛盾复杂的局面,其实很多读者都非常熟悉,这首诗也道出了无数人的心里话。不过抱怨不能当饭吃,只有一方面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耐心地等待时机,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