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关于加快发展“大智移云”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发展“大智移云”的指导意见

时间:2020-05-21 14:24:13

相关推荐

关于加快发展“大智移云”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发展“大智移云”的指导意见

近日,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大智移云”的指导意见》,下面是详细内容。

《关于加快发展“大智移云”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

为全面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深入贯彻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推动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下简称“大智移云”)为核心的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全面提高我省信息化水平,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思路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坚定走加速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全面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云计算等重大部署,实施“大智移云”引领计划,推进“556”行动,实施大数据示范、云上河北建设、电子政务整合、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开放五大工程,增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经济社会智能化、政府大数据治理和信息惠民五种能力,建立完善体制机制、技术创新、发展政策、制度标准、人才队伍、信息安全保障六大支撑体系,推动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18年,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省各市城区家庭普遍具备100Mbps宽带接入能力,农村普遍具备8Mbps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到80%以上,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公共区域实现无线局域网(WiFi)免费全覆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基地服务器规模达到150万台。“大智移云”新型业态初具规模,网络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2800亿元(含通信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58%、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达到45%,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6万亿元。

到2020年,实现“四个大幅提升”,全省信息化发展指数从全国第17位,跃升至前10位,网络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我省主导产业,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显著增强,数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城市社区光纤网络覆盖率10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100%、4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85%。有条件的城市家庭具备1000Mbps的宽带接入能力,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2Mbps。全省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基地服务器规模达到200万台。

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大幅提升。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网络信息技术企业,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通信与卫星导航、太阳能光伏、应用电子、智能终端等六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形成新型显示、大数据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含通信业),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入围中国电子信息、软件、互联网、大数据等百强企业达到10家,京津冀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完成“云上河北”建设,政务服务实现在线化,教育、文化、旅游、民政、扶贫、医疗、交通、社保、安全生产、环保、住房等民生领域实现网上普遍惠民服务,政府大数据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工业云平台企业用户数超过万家以上,企业信息化应用指数、政府信息化应用指数进入全国中上水平,居民应用指数稳居全国中上水平。

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水平显著提高,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2%,建设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1500个,两化融合指数进入全国前10名;建成互联网小镇100个,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万亿元;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二、实施五大信息化工程

(一)大数据示范工程

加快大数据应用示范和协同发展。加强与京津大数据产业对接,推进京津冀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重点推进张北、廊坊、承德、秦皇岛、石家庄等5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廊坊京津冀大数据总部基地、张家口数据存储基地;建设张家口新能源、廊坊物流金融、承德旅游、秦皇岛健康、石家庄大数据应用等5个京津冀大数据应用示范区;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地理信息、旅游、大健康、教育、创新创业等领域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协同;将京津冀区域打造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应用先行区、创新改革综合试验区和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高地。

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在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保护等领域开发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建立数据采集、加工、处理、整合、交易等服务体系。推进廊坊、承德大数据交易机构建设。开展大数据创新创业示范,增强大数据领域创新创业能力,扶持大数据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引进、培育一批创新型大数据企业,提高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能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二)“云上河北”工程

面向全省政务管理、民生服务和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建立“1+14+N”云计算服务体系,建设“云上河北”,打造统一公共基础云平台。政务云应用以政务云服务平台为依托,推进政府部门横向和纵向网络互联互通,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实现政务系统间软硬件资源共享。工业云为工业企业提供市场调研、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云服务和云应用。人社云实现由“人社信息化”向“信息化人社”转变,加快就业、社保、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社会保障互助共济能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提供方便可及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为我省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社会保障。商务云为商务领域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政策咨询、在线办理、信息发布与共享、数据收集与分析服务,实现商务领域办事程序便捷化、网络化。教育云实现相关科研单位、学校、培训机构等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开展远程教育服务。交通云推动交通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为群众出行提供便捷服务。安全生产云实现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能力的全面提升,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提高安全生产公共服务水平。环保云实现对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要素监控全覆盖,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在线实时监测和控制。农业云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开展农业物联网、视频会商、应急指挥、电子商务、分析预警、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精细化和精准化农业信息服务。食品药品安全云整合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数据,实现全程感知、追踪和溯源。健康云实现医疗卫生、药品监管、养老等相关机构和企业数据资源共享,为居民建立数字健康档案并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综治云通过信息数据采集、案(事)件流转等方式,动态掌握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数据,与相关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关联比对,实现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数据资源互通共享。旅游云整合相关景区(点)、商务、交通、餐饮住宿等数据,为游客提供线路引导、电子导览、信息查询等服务,实现智慧旅游。扶贫云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目标,建立“云端扶贫”数据库,整合各方数据,为贫困群众提供信息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扶贫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构建大扶贫网络格局。根据应用需求,推进科技、信用等N个云应用系统建设。

关于加快发展“大智移云”的指导意见

近日,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大智移云”的指导意见》,下面是详细内容。

《关于加快发展“大智移云”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

为全面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深入贯彻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推动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下简称“大智移云”)为核心的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全面提高我省信息化水平,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思路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坚定走加速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全面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云计算等重大部署,实施“大智移云”引领计划,推进“556”行动,实施大数据示范、云上河北建设、电子政务整合、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开放五大工程,增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经济社会智能化、政府大数据治理和信息惠民五种能力,建立完善体制机制、技术创新、发展政策、制度标准、人才队伍、信息安全保障六大支撑体系,推动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18年,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省各市城区家庭普遍具备100Mbps宽带接入能力,农村普遍具备8Mbps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到80%以上,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公共区域实现无线局域网(WiFi)免费全覆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基地服务器规模达到150万台。“大智移云”新型业态初具规模,网络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2800亿元(含通信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58%、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达到45%,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6万亿元。

到2020年,实现“四个大幅提升”,全省信息化发展指数从全国第17位,跃升至前10位,网络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我省主导产业,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显著增强,数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城市社区光纤网络覆盖率10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100%、4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85%。有条件的城市家庭具备1000Mbps的宽带接入能力,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2Mbps。全省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基地服务器规模达到200万台。

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大幅提升。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网络信息技术企业,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通信与卫星导航、太阳能光伏、应用电子、智能终端等六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形成新型显示、大数据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含通信业),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入围中国电子信息、软件、互联网、大数据等百强企业达到10家,京津冀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完成“云上河北”建设,政务服务实现在线化,教育、文化、旅游、民政、扶贫、医疗、交通、社保、安全生产、环保、住房等民生领域实现网上普遍惠民服务,政府大数据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工业云平台企业用户数超过万家以上,企业信息化应用指数、政府信息化应用指数进入全国中上水平,居民应用指数稳居全国中上水平。

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水平显著提高,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2%,建设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1500个,两化融合指数进入全国前10名;建成互联网小镇100个,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万亿元;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二、实施五大信息化工程

(一)大数据示范工程

加快大数据应用示范和协同发展。加强与京津大数据产业对接,推进京津冀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重点推进张北、廊坊、承德、秦皇岛、石家庄等5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廊坊京津冀大数据总部基地、张家口数据存储基地;建设张家口新能源、廊坊物流金融、承德旅游、秦皇岛健康、石家庄大数据应用等5个京津冀大数据应用示范区;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地理信息、旅游、大健康、教育、创新创业等领域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协同;将京津冀区域打造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应用先行区、创新改革综合试验区和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高地。

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在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保护等领域开发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建立数据采集、加工、处理、整合、交易等服务体系。推进廊坊、承德大数据交易机构建设。开展大数据创新创业示范,增强大数据领域创新创业能力,扶持大数据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引进、培育一批创新型大数据企业,提高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能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二)“云上河北”工程

面向全省政务管理、民生服务和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建立“1+14+N”云计算服务体系,建设“云上河北”,打造统一公共基础云平台。政务云应用以政务云服务平台为依托,推进政府部门横向和纵向网络互联互通,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实现政务系统间软硬件资源共享。工业云为工业企业提供市场调研、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云服务和云应用。人社云实现由“人社信息化”向“信息化人社”转变,加快就业、社保、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社会保障互助共济能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提供方便可及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为我省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社会保障。商务云为商务领域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政策咨询、在线办理、信息发布与共享、数据收集与分析服务,实现商务领域办事程序便捷化、网络化。教育云实现相关科研单位、学校、培训机构等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开展远程教育服务。交通云推动交通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为群众出行提供便捷服务。安全生产云实现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能力的全面提升,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提高安全生产公共服务水平。环保云实现对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要素监控全覆盖,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在线实时监测和控制。农业云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开展农业物联网、视频会商、应急指挥、电子商务、分析预警、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精细化和精准化农业信息服务。食品药品安全云整合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数据,实现全程感知、追踪和溯源。健康云实现医疗卫生、药品监管、养老等相关机构和企业数据资源共享,为居民建立数字健康档案并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综治云通过信息数据采集、案(事)件流转等方式,动态掌握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数据,与相关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关联比对,实现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数据资源互通共享。旅游云整合相关景区(点)、商务、交通、餐饮住宿等数据,为游客提供线路引导、电子导览、信息查询等服务,实现智慧旅游。扶贫云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目标,建立“云端扶贫”数据库,整合各方数据,为贫困群众提供信息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扶贫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构建大扶贫网络格局。根据应用需求,推进科技、信用等N个云应用系统建设。

(三)电子政务整合工程

推进政务部门机房硬件资源整合。实施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各级政务部门不再新建实体机房和数据中心,推进省市县三级政务部门计算机机房硬件资源整合,实现省市两级政务云平台互联互通,对政务云已提供服务的相关软、硬件,各单位不再新购或自建,发展改革、财政部门不再给予应用部门安排相应资金。到2018年底,各级政务部门依托互联网或电子政务外网的应用系统(非涉密)基本实现云上部署。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保障有力、绿色集约的统一政务数据中心体系。

开展政务部门网络传输资源整合。加快电子政务网络整合改造升级,分步裁撤归并各级政务部门单独购置的专用网络传输通道,省市县分别整合建立基于一个传输通道的电子政务内、外网,实现电子政务内、外网传输通道集中管理。推进承载涉密业务的政务网络纳入省电子政务内网体系;推进承载非涉密业务的政务网络纳入省电子政务外网体系,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延伸至市县乡;推进承载社会公众网上办事的网络使用互联网服务。逐步整合分散的视频数据资源,依托电子政务外网,构建省市县乡四级贯通、高效便捷、资源共享的全省电子政务视联网。到2020年,形成全省统一、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实施政务部门应用系统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各级政务部门业务系统建设顶层设计,推进部门业务流程再造重组,实施业务应用系统整合和集约化建设,统一办公平台、统一对外服务门户,实现部门内部业务协同。推进不同部门之间关联业务应用系统整合,促进跨部门业务系统对接,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

(四)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按照需求导向、统筹管理、无偿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则,全面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统筹建立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共享体系,基于政务云建设完善对接互通的省市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到2017年底,企业法人和信用信息基本实现共享。以推行电子政务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进技术、业务、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加强信息资源统筹管理。统筹推进全省人口、法人、地理空间、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电子证照、城市管理等主题信息数据库建设,加强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汇聚。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编制省市县三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清单,建立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实现政务部门横向和纵向信息资源共享,满足政务业务协同需要。

(五)数据开放工程

稳步推进政府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坚持依法有序分级开放的原则,制定数据开放计划,明确部门数据开放的时间节点和开放的界限与范围,编制开放目录,构建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数据开放体系。依托政务云建设各级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开放平台,2017年底、2018年6月底、2018年底前分别完成省市县政府统一数据开放平台建设。优先推动交通、地理、医疗、旅游、农业、统计、气象、教育、科技等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开放。

加强社会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建立开放激励机制,推动全省公用企事业单位依托统一的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开放平台开放公共数据,引导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主动采集并开放数据,加强社会数据与政府数据的开放整合和关联分析。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等模式引进第三方大数据产业力量为政府部门提供数据挖掘分析等服务。三、增强五种信息化能力

(一)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宽带河北”建设,积极推动京津冀互联网交换直联点建设,增强移动互联网服务能力,到2017年,全省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1万G。推进无线局域网(WiFi)建设,建成布局合理、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公众感知良好的WiFi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公共区域免费全覆盖,在政务、商务、生活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加快中小城市和乡村基础网络建设,全面实施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推进冬奥会赛区第五代移动通信(5G)试商用,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加快下一代广电网络建设。推进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双向升级改造,建设全程全网、可管可控、有线无线卫星相结合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加快推进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完成全省地面无线数字电视骨干传输网建设。到2020年,骨干传输交换带宽达到1000G以上,接入网入户带宽达到50~100M。

推进“三网”融合。加强“三网”融合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建设,加快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完善网络电视(IPTV)和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推进“三网”融合业务发展,加快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IPTV)等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省网络电视(IPTV)用户数量突破800万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