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时间:2020-02-12 16:07:27

相关推荐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你知道历史成语故事有哪些吗?

鞭长莫及

春秋时,楚庄王派申舟访问齐国。从楚国到齐国,要经过宋国,按理应事先通知宋国。可是楚庄王自恃大国之君,不把宋国放在眼里,说:“不用通知宋国,只管过去就是!”申舟经过宋国的时候,宋国就把他扣留了。当时执掌宋国国务的华元对国君宋文公说:“楚国使者经过我国,事先连通知都没有,简直把我国看做已经亡了,成为它的属地了,这是不能容忍的!我们必须维护主权独立和尊严,不能受这样的侮辱!他们如果借此发兵,我们大不了也是亡国,我们宁愿战败而亡,决不可屈辱而亡!”于是,宋文公把申舟杀了。

楚庄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派兵攻打宋国,宋国急忙向晋国请求援助。晋景公怕不出兵会遭到天下人的耻笑,便准备出兵帮忙。晋大夫伯宗认为出兵援救宋国对晋国非常不利,就劝阻晋景公说:“古人说过,即使马鞭子再长,也打不着马的肚皮。如今,老天爷要让楚国逞强,怎么能和它相争呢?遇事要心中有数啊!河水可以容纳污浊的东西,山林之中可以隐藏毒虫,美玉也难免含有瑕疵(xiácī)啊。所以,我们要容忍一时的屈辱,不要因为不救宋国就感到羞耻,这是普天下的人都知道的道理。”晋景公听了这番话,于是只派了一位大夫叫解扬的,到宋国去安慰一番。

后来,人们引用“鞭长莫及”来比喻现有力量所不能办到的事,或者是虽有力量也难以办到的事。

如狼牧羊

西汉的时候,有一个叫宁成的官吏。宁成当过济南都尉,这个人非常狠毒刻薄,执行法律的时候非常严厉。当地的民众和富豪都怕他。

汉武帝即位后,宁成升官当了内史。由于被对手参了一本,结果被抓起来坐了牢。后来,宁成贿赂高官,从监狱里逃了出来。逃出以后,他在乡间买了一千多顷的田地,雇用了几千家的贫民为他耕种。没过几年,宁成凭着对农民所收的租子,很快发了财,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豪。

汉武帝可能还是比较欣赏他的,后来又想起用他当郡守。但是御史大夫公孙弘反对,他对汉武帝说:“我在山东当过小官,当时宁成是济南都尉,他这个人残暴无比,管理百姓就像用狼去牧羊。陛下不要让这个人去做官,否则百姓会怨声载道。”

汉武帝当时听从了劝告,没有提拔宁成。不过没多久汉武帝还是起用宁成为关都尉,出入关的百姓听说宁成到了那里当官,一个个都不寒而栗,说:“我宁愿去面对一只老虎也不愿意面对宁成。”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你知道历史成语故事有哪些吗?

鞭长莫及

春秋时,楚庄王派申舟访问齐国。从楚国到齐国,要经过宋国,按理应事先通知宋国。可是楚庄王自恃大国之君,不把宋国放在眼里,说:“不用通知宋国,只管过去就是!”申舟经过宋国的时候,宋国就把他扣留了。当时执掌宋国国务的华元对国君宋文公说:“楚国使者经过我国,事先连通知都没有,简直把我国看做已经亡了,成为它的属地了,这是不能容忍的!我们必须维护主权独立和尊严,不能受这样的侮辱!他们如果借此发兵,我们大不了也是亡国,我们宁愿战败而亡,决不可屈辱而亡!”于是,宋文公把申舟杀了。

楚庄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派兵攻打宋国,宋国急忙向晋国请求援助。晋景公怕不出兵会遭到天下人的耻笑,便准备出兵帮忙。晋大夫伯宗认为出兵援救宋国对晋国非常不利,就劝阻晋景公说:“古人说过,即使马鞭子再长,也打不着马的肚皮。如今,老天爷要让楚国逞强,怎么能和它相争呢?遇事要心中有数啊!河水可以容纳污浊的东西,山林之中可以隐藏毒虫,美玉也难免含有瑕疵(xiácī)啊。所以,我们要容忍一时的屈辱,不要因为不救宋国就感到羞耻,这是普天下的人都知道的道理。”晋景公听了这番话,于是只派了一位大夫叫解扬的,到宋国去安慰一番。

后来,人们引用“鞭长莫及”来比喻现有力量所不能办到的事,或者是虽有力量也难以办到的事。

如狼牧羊

西汉的时候,有一个叫宁成的官吏。宁成当过济南都尉,这个人非常狠毒刻薄,执行法律的时候非常严厉。当地的民众和富豪都怕他。

汉武帝即位后,宁成升官当了内史。由于被对手参了一本,结果被抓起来坐了牢。后来,宁成贿赂高官,从监狱里逃了出来。逃出以后,他在乡间买了一千多顷的田地,雇用了几千家的贫民为他耕种。没过几年,宁成凭着对农民所收的租子,很快发了财,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豪。

汉武帝可能还是比较欣赏他的,后来又想起用他当郡守。但是御史大夫公孙弘反对,他对汉武帝说:“我在山东当过小官,当时宁成是济南都尉,他这个人残暴无比,管理百姓就像用狼去牧羊。陛下不要让这个人去做官,否则百姓会怨声载道。”

汉武帝当时听从了劝告,没有提拔宁成。不过没多久汉武帝还是起用宁成为关都尉,出入关的百姓听说宁成到了那里当官,一个个都不寒而栗,说:“我宁愿去面对一只老虎也不愿意面对宁成。”

道不拾遗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宰相,对他言听计从。商鞅制定新法,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废除。这次变革,在历史上被称为“商鞅变法”。

商鞅主张,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为国家做出了一定贡献,就应该对他进行奖励。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使得朝廷赐爵以军功大小为标准。他鼓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大搞水利建设,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秦国的老百姓普遍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心甘情愿地为国家出力。老百姓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社会秩序安定,民风非常淳朴,人们晚上睡觉连门窗都不用关,在路上丢了东西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拾走。

从此,秦国越来越强大,别的诸侯国对它非常畏惧。

重蹈覆辙

东汉桓帝时期,宦官把持朝政,结党营私。老百姓在沉重压迫下不断起来反抗,世家豪族和文人们对此也强烈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司隶校尉李膺与太学生首领郭泰等人联合起来,表示反对宦官专权。但是,宦官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光凭一些文人和官员,又怎么能动摇得了呢?后来,宦官诬陷李膺等人结党诽谤朝廷,将他们捕入监狱,受到株连的人达到数百之多。这些人被称为“党人”。

汉桓帝皇后的父亲窦武,早就对宦官专权的现象反感,他给桓帝上了道奏折,说李膺等人被捕入狱是不公平的,宦官们祸国殃民,应该压制一下。

奏折中说:“今天如果不吸取以前宦官专权祸国的教训,再走翻车的老路,只怕秦二世覆灭的灾难会在我朝出现。像赵高发动的那种事变,恐怕早晚会在我朝重演。”

桓帝虽然昏庸,却认为窦武的话还是有道理的,就把李膺等人释放。可是宦官们不会放过他们,汉桓帝也就起了个折中作用,将李膺等人终身禁锢乡里,永远不许他们做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